数学教学设计之有效备课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教学设计之有效备课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07 07:4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如何有效备课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之
有效备课
新课程提出了 “以学论教、教促进学”的响亮口号。“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对策。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是上课前所做的重要准备工作,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
内容
1
2
3
备学生
备教材
备教学程序
内容
1
2
3
思考建议
发现问题
分析原因
章节
1
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01
处理教材缺乏创造性。
从备课本上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在备课时是边看教参边备课,过分依赖教参,很少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
02
03
制定目标过于笼统。
目标都来自于教学参考用书,教师未能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情况及时加以调整,阐述笼统,缺乏针对性。
以学论教流于形式。
很多教师能意识到备课要了解学情,要备学生怎么学,但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中的教师就不多了。
发现问题
04
设计教学过程简单化。
设计的教案大部分是直线型的,一问一答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大;对习题的处理大都要求学生按教材或练习册的要求完成,很少作调整或增补,无开放性、个性化设计。
05
教学反思空洞。
几乎每篇教案后面都有教学反思,但大都只有三四行字,多则七八行,内容大多是泛泛而谈,没什么价值。
章节
1
备教材
备教材
1、认真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评价一堂课,应该首先看这堂课目的定得是否合适,为完成目的所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得当,教学目的完成情况如何。
这就是说,一个数学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的,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的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明确教学目的,就必须学习并钻研教学大纲。
备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老师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体系,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案。
2、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和研究教材
备教材
3、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
抓重难点
确立目标点
抓住重难点
强化训练点
关键点
突出重点
亮出板书
突破难点
凸现方法
注重过程
备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4、创造性使用教材
钻研教材
备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备教材的顺序。
备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
教师要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同样,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深浅也要适中。内容太深,学生不能接受;内容太浅,又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使之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服务。对于那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素材,要注意用足、用够,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已经有所安排,但是教材中设计的教学顺序是最基本的,不可能太细。教学时,教师往往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更具体细致的安排。
整合资源
因材施教
突破创新
查阅资料
资源共享
整合资源
教师在备课时应参阅《教师教学用书》,查阅资料(数学史、数学专业知识),学习其他老师已有的探索和成功经验,特别是名教师的各种资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可以把收集的资料附在备课本上,进行比较、提炼、调整。现在许多青年教师十分崇拜名、特教师的教案,不是自己在独立钻研备课,而是在“复制”名师的课。但令他们苦恼的是往往事与愿违,“复制”的名师教案,用在自己的课堂上效果却很差。我们不能“复制”名师的课,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所改进,有所创新,因材施教。同样,对待集体备课也是如此。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发挥群体效应,实现资源共享,但别人的思想不等于你的思想,别人的教案必须进行修改,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适应自己的学生。按照康德说得那样——“自己思索,自己探索,用自己的脚站着”,使备课富有自己的思想。
章节
2
备好教学程序
01
教学环节
02
设计问题
03
注重训练
04
选择方法
1、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4、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
3、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2、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
备好教学程序
章节
3
备学生
走进学生
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理论也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
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备课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而不是象以往那样从备教材出发,这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即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走进学生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对每一节课如何组织、引导仔细加以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但不必写得过于细致。只要把教学的思路加以设计即可,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还学生思维的空间,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的不同认识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资源。
了解教学活动结束后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必须达到的状态。对这种状态的把握最终会转化为确定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的学习目标。只有当教师的心中对教学前和教学后这两种状态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数时,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真正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
了解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一水平标志着学生已经能做什么、说什么、想明白了什么等,这是学生掌握新学习任务的起点水平。
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才能做到准确、恰当的预设,才能确保有效教学的开展。在备课时,想一想,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等,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现实学情,才能设计出实用的、有价值的学案。
教师
1
2
3
备学生
了解学生
有意识地结合每次教学,解决一两个学生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因材施教原则
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
依据大纲
解决个例
提升反思
01
Options
02
Options
03
Options
04
Options
教师的教学机智,失误分析及调整设想。
学生灵感和创新思维记录。
教学目标达到没有?表现在哪些方面?
写下“再教设计”。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是教师自身发展和逐步培养学生的需要。
提升反思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公开课,听课的一位老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确实,从某种角度看,教师的工作除了真正课堂上的教学以外,其为教学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可看作“备课”,除已有“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以外,要从提高专业素养、开展学习互助、挖掘课程资源等更高的视角来“备课”,为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全面、深入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