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本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难点名称 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他为什么感到幸运。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感知巴迪成长过程中的爱要通过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来体会文中母亲充满感性的爱和父亲充满理性的爱比较困难。理解巴迪的幸运体现在哪里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因年龄局限,不能理解父亲的严格和母亲的鼓励都是对巴迪的爱,因此更不能理解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不能理解为什么父亲那么凶巴迪却感到幸运。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讲授法,让学生对难点进行理解,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2.通过朗读感受巴迪父母的爱,理解巴迪为什么感到幸运。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激趣导入 1.师:请同学们说说“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师:“极”表示非常、特别,j近义词可以是“透”。“糟糕”的反义词是“精彩”,可以说是水火不相容。可是有一天,这对反义词却形容了同一件事情,你好起吗?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3.出示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引导学生发现题目的特别之处。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题目和你平时学过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哦,这个题目有引号,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读完课文就知道了。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难度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想一想:课文究竟写了什么?请你用上课题中的词语来概括。 2. 汇报交流自读情况,解决生字词。 (1)教师出示词语并正音,强调誊的读音和谨的写法。 (2)了解作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究竟写了什么?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先讲了童年时母亲和父亲对“我”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再讲几年后我对这首诗的认识;最后讲“我”成年取得成就后,越来越体会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不同评价对“我”成长的重要作用。 四、以问促读,深入学文。 1.自由朗读课文第1-14自然段,分别用“ ”和“ ” 画出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的评价,用“ ”画出“我”的反应。想一想:父亲和母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生读第1自然段,然后畅所欲言,交流汇报。 师小结:作者抓住了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进行描写,写出了妈妈非常高兴、惊讶。主要表现在她的神态( “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她的语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和她的动作(“她搂住了我”“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妈妈作出这么高的评价,不是因为“我”的诗写得好,而是因为“我”在八九岁时就开始写诗,她为此感到高兴,她要鼓励“我”。这是妈妈对“我”的爱和鼓励。。 3.听了妈妈的评价,“我”有什么反应呢? 生:“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师:在这种既害羞又得意的心理状态下,“我”产生了怎样的期待呢?这种期待的程度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生读第2~4自然段,然后畅所欲言,交流汇报。 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明确: “我”产生的期待是:希望爸爸能读“我”的诗,并给予较高的评价。此时,“我”的期待很急切、很强烈。 表现在:“我”迫不及待地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在等待爸爸的时候,“我”把诗重新誊写一遍,还做了装饰,并满怀信心地把诗放到显眼的地方。这些语言、动作、心理上的描写,说明了“我”很渴望得到爸爸的表扬。 过渡:可事实上,巴迪等来了爸爸的表扬吗?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5.学生朗读第5~14自然段,思考: (1)巴迪等来了爸爸的表扬吗?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巴迪没有得到爸爸的表扬,反而受到了批评。当时,爸爸回来了,“我”紧张极了,他读了“我”的诗,认为这首诗糟糕透了。(“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教师适时强调动作、语言描写) (2)听了这样的评价,妈妈和“我”的反应是怎样的? “我”难过得跑到自己的卧室里失声痛哭起来。 妈妈和父亲争吵,希望父亲能鼓励“我”。 小结: 其实,父亲做出“糟糕透了”的评价,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严格,他考虑更多的是事情本身的质量。 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醒“我”、警示“我”。 7.自由朗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思考:几年以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几年后,巴迪承认了自己当时的那首诗的确相当的糟糕,他已经认识到了父亲的评价是对的,再加上母亲一如既往地鼓励,巴迪还一直在写作并把自己新的文章给父亲看。 父亲的态度也有了变化,虽然还带着批评,但没有全盘否定,而是在批评中带着鼓励,这在无形中给了作者勇气,让他有再写下去的动力。 8.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因为他的成长过程中既有母亲的赞扬和鼓励,又有父亲的警告和提醒。 9.最终作者成功了,在他成名之后,他体会到了什么?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10.“精彩极了”是一种怎样的爱? 慈祥的母亲一句鼓励的话“精彩极了”,饱含着多少爱呀!正是这种爱,使“我”有了写作的兴趣,写作的信心,写作的灵感。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呀! 长大后的巴迪有了巨大的成就,这个时候他体会到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有母亲那作为创作灵感和创作源泉的爱。 11.“糟糕透了”是一种怎样的爱 严厉的父亲一句警告的话“糟糕透了”,又饱含着多少爱呀!正是这种爱,使“我”时时看到不足,使“我”戒骄戒躁,使“我”永远向新的高度奋进,这是一股多么沉重的力量呀! 母亲赞美的爱给了他前进的力量,而父亲批评的爱给了他思考和反省的空间。这两种爱让巴迪在面对赞美和批评的时候保持了一颗清醒的头脑,最终他成功了。 12.正是这些赞美和批评使作者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同时他也体会到,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 13.从巴迪的经历中,你读懂了什么? 要谨慎地对待生活中的赞美和批评,同时也体会到父母用各自不同的爱在鼓舞着我们。母亲赞美的爱,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而父亲的爱则是鞭策着我们做得更好,不要骄傲。因此我们要珍惜和感恩父母的爱。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小练笔: 假如自己就是巴德,作为国际知名的编剧和作家,回想父母对自己不同方式的爱,你想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小结 教师小结,结束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懂得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父母的爱,也要懂得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赞美和批评。面对“精彩极了”的表扬时,我们不要骄傲自满;面对“糟糕透了”的批评时,也不要丧失信心。真诚祝愿同学们能够谨慎把握生活中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