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7 21:0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山水田园诗鉴赏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诵读经典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跟着歌声,我们一起回到童年,回到春天;回到放风筝的那片田野。

认识山水田园诗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由晋代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通过描写田园风光表达隐逸情怀,由南朝(宋)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描写山水之胜抒发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
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人物。

认识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意象与意境
1.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意境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2. 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 、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常见意境术语: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清新明丽 恬静优美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安谧美好 清冷幽静
远离尘俗 清幽静谧

山水田园诗的内容和情感
(一)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二)描绘田园风光,乡村生活。——表达平静、闲适、恬淡的田园归隐生活的喜爱、向往。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水田园诗的内容和情感
(三)写厌弃官场,归隐田园。——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归园田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四)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山水田园诗的内容和情感
(五)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歌颂劳动生活,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山水田园诗常用表现手法
(一)描写:
①动静结合
例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是动景。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静景。
②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例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③绘形、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④色彩映衬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山水田园诗常用表现手法
(一)描写:
⑤角度变化: 上下、俯仰、高低、远近、明暗、点面、大小、正侧
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描绘了秋山远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绘了秋山近景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远近对比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明暗对比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以小见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面的描写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点的描写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正侧结合

山水田园诗常用表现手法
(一)描写:
⑥白描和细节描写(工笔)
白描: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不用任何修饰语和修辞手法。
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工笔: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多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
例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山水田园诗常用表现手法
(一)描写:
⑦虚实结合
虚实: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诗歌常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的手法。
例如:
小楼昨夜又东风,(实写,是引发作者幽思之景)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想象之景是虚写)
雕栏玉砌应犹在,(故国的“雕栏玉砌”此时并不在眼前,是虚写)
只是朱颜改。(已改变了的朱颜是实写)
以虚衬实虚实结合。李煜遥望南国慨叹,“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栏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山水田园诗常用表现手法
(一)描写:
⑧正衬反衬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例如: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反衬下文漂泊的伤感。

山水田园诗常用表现手法
(二)抒情: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
例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②间接抒情,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也叫借景抒情。
乐景乐情:“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

山水田园诗常用表现手法
(二)抒情:
②间接抒情,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也叫借景抒情。
以乐景衬哀情: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以哀景衬乐情: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水田园诗常用表现手法
(三)修辞:
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偶是为增强诗的音乐美、形式美。对比是为了更突出作者的情感。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代是使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
答题术语: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明白晓畅;多用口语;
委婉含蓄;简练生动;
简洁淡雅;不加雕饰。

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写了什么 用什么写(意象) 为什么写 怎样写的(手法)
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美景
日、香炉山、紫烟、瀑布、银河
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想象、夸张、比喻、化动为静

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写了什么 用什么写(意象) 为什么写 怎样写的(手法)
田园景色和生活
鸡黍、田家、绿树、青山、郭、酒、桑麻、菊花
表达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远近结合、白描、
借景抒情

群文阅读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江 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群文阅读
篇目 写了什么 用什么写(意象) 为什么写 怎样写的(手法)
乡村四月
江 村
归园田居
田园景色和劳动场面
山原、子规声、雨 如烟、乡村、蚕桑、插田
歌颂劳动生活,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借景抒情、比喻、白描
江村的环境和生活
清江、江村、梁上燕、水中鸥、稚子、禄米
悠然闲适中隐含着悲苦(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白描、拟人
田园景色及隐居生活
丘山、羁鸟、池鱼、南野、园田、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
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喜爱。
比喻、借景抒情、白描、远近结合、视听结合·

试题链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注]饷田:到田间送饭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2.“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3.“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中考链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解析:(B项,“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错误,并非“农闲”“慵懒”,应该是农忙季节,从关于结尾句的注释 “饷田:到田间送饭”和颈联“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酿酒”“ 砧”声中均可见是忙碌而充实的田园氛围,表现了农忙时节农家人的辛勤劳作。故选B。)
B

中考链接
2.“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答: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
3.“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答: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