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汉朝
陶俑
击鼓说唱俑
吹箫俑
【从汉俑的表情上看,推测当时人的生活幸福指数、社会的发展情况】
面带微笑,眉目舒展,几乎没有怒目而视或痛苦的表情。可以推测汉代幸福指数较高,同时社会安定。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前209年
前207年
前206年
前202年
陈胜、吴广
起义
秦朝
灭亡
楚汉
之争
西汉
建立
一、西汉的建立
1.建立:
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刘邦就是汉高祖。
【P54】
“汉并天下”瓦当
:屋顶每行瓦的最末端
西汉初年,制作“汉并天下”瓦当是为了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姓名:
地位:
出生地:
事迹:
刘邦
汉朝开国皇帝
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
当沛县亭长时,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威风八面,他羡慕得说“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前256—前195)
【问题】西汉建立初期,百姓能马上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吗?
材料2: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1: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史记》
译文:人民正常的农业生产被迫停止,发生了大饥荒。一石米要五千钱,人民互相残杀。
译文:贵为皇帝,竟然不能配齐四匹同样颜色的马匹,堂堂大将丞相,竟然只能乘坐牛车上朝。
1.根据材料,说出西汉之初是怎样的社会景象?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景象?
由于秦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经济萧条,人口锐减,粮食奇缺
【P55】
秦的暴政和秦末的战乱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情景剧
(人物:汉高祖和大臣。场景:在大殿召见群臣)
汉高祖:寡人近来相当烦恼,这天下是得到了,可是百姓依然流离失所,如何坐稳天下呢?
大臣甲:如今天下初定,社会动荡。臣以为要加强法治,严加管理,使天下太平。
大臣乙:施暴政,天下更乱!秦朝灭亡就是最好的历史教训!所以要休养生息,方能缓和农民的反抗,终能使大业持久不败。
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名词解释: 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
二、休养生息政策
1.目的:
【P55】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吸取秦朝因暴政速亡的教训。
2.措施:
(道家)
2.措施:
①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那些因战乱、饥荒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③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P55】
二、休养生息政策
3.影响:
【P55】
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
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
公元前202年
公元前179年
公元前157年
汉文帝
汉景帝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进一步推行
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刘邦
汉文帝刘恒
(前202年--前157年)
汉高祖刘邦第四子
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
(前188年—前141年)
汉文帝刘恒第五子
西汉第六位皇帝
三、文景之治
【P55】
父子关系
名词解释: 以德化民
【德是恩惠的意思,以恩惠来感化百姓,让百姓服从,而不是用武力和镇压使百姓服从。】
1.措施: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三、文景之治
【P55】
减轻徭役
秦朝服徭役的年龄从17
岁开始,一年数次。
文景帝时服徭役的年龄
从20岁开始,三年一次。
17岁始,一年数次
20岁始,三年一次
减轻赋税
秦朝:
汉高祖:
文景时期:
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国家
将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上交国家
将收获物的三十分之一上交国家
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葬品也只有陶器。
文景之治
1
2
3
4
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
清明
经济:
人民生活:
国力:
政治:
发展
安定
增强
(3)对于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你有何感想:
【P47】
①统治者要重视农业发展,关心农民的疾苦;
②要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要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不剩饭剩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全力搞好疫情防控,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
不忘初心 民为本
国兴,民之所望
民兴,国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