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古风·秦王扫六合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姓名:
地位:
登基:
理政:
统一:
嬴政(在位37年)
去世: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22岁除吕不韦,亲理朝政
39岁时灭六国,建立秦朝
50岁出巡时驾崩
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策略:远交近攻
一、秦灭六国
1.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P44 第二段】
【问题】为什么秦能统一全国?
材料一: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材料二: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材料三: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魏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P44 第一段】
2. 原因:
① 顺应民心,符合历史潮流
②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
③ 嬴政雄才大略,重用贤才
【P44】
一、秦灭六国
秦统一之前的战国
公元前221年的秦朝
【问题】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P44】
3.意义:
①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
②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P44 第三段】
一、秦灭六国
【问题】春秋战国的动荡局面会给秦朝哪些启示?如何解决?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加强统治者的实权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情景体验】统一六国后,中年嬴政之烦恼
烦恼一:某日,秦王在大殿观察大秦的地图和周朝的地图,内心郁闷:“哼!周如此小邦,竟能与寡人一般称王。”
烦恼二:秦王日夜操劳国事,每天要看重达一百二十多斤的竹简奏折,他不断唉声叹气:“唉!统一之后,真是辛苦,寡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心好累。”
烦恼三:丞相建议,在离京城很远的地方封几个王,李斯却说周亡皆因诸侯祸起。“真纠结,到底该怎么办?
①地位尊贵,称号怎么定
中年嬴政之烦恼
②国事繁重,职责怎么分
③疆域辽阔,地方怎么管
合作探究:假如你是秦朝的政治顾问,你有何良策来为嬴政分忧?
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
①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嬴政自称始皇帝。
烦恼①:地位尊贵,称号怎么定???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特征: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三公”制度:皇帝之下由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
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烦恼②:国事繁重,职责怎么分???
③郡县制: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烦恼③:疆域辽阔,地方怎么管???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划分依据 以血缘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地方长官的 产生 世袭产生 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地方与中央 政府的关系 诸侯国独立性大,拥兵自重 郡县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郡
县
郡县制的影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乡、里、亭
(郡守)
(县令)
【P46 第一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或长)
皇帝
皇帝制度
三公制度
郡县制度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P46】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②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情景体验---人在囧途】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御史大夫微服私访,到被征服的六国境内去考察各地的风土民情。他会遇到哪些囧事呢?针对这些问题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来解决?
第一站:原楚国。御史大夫的车辆才进入原楚国境内就脱轨了。
第二站:原韩国。御史大夫准备找个旅店休息一下,可是旅店老板却以不能识别身份凭证上的文字而拒绝其入住。
第三站:原魏国。御史大夫准备购买特产时圆形方孔钱被拒收。
第四站:原赵国。御史大夫买回来一袋水果,结果发现水果缺斤少两。
车轨不统一
文字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度量衡不统一
问题 措施 影响
文字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度量衡不统一
车轨不统一
阅读课本P46--48,找出秦朝在文字、经济、交通、军事方面统一的措施。
李斯
(前284--前208)
①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
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②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意义: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秦
赵
韩
楚
燕
齐
魏
圆形方孔半两钱
③统一度量衡
意义: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度--长度
秦1尺≈23.1cm
量--容积
秦1升≈202ml
量--容积
秦一斤≈250g
④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⑤南开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灵渠
匈 奴
灵渠在今广西桂林兴安境内
⑥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
灵渠
匈 奴
秦朝的疆域
东海
陇西
长城一带
南海
【P46】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4.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凿灵渠。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习近平
启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练习】
1.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扫六合”。秦王最后“扫”的是( )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魏国
2.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去参观,请你告诉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
A.西安 B.南京 C.咸阳 D.洛阳
C
C
【练习】
1.《史记》记载,秦始皇在咸阳坑儒和赵高以“谋反”罪审讯李斯时,都有御史大夫参加。这是因为秦朝的御史大夫( )
A.掌管军队
B.负责监察政府官员
C.为百官之首
D.分管行政
B
【练习】
2.毛泽东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下列不属于“秦政法”的是(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A
【练习】
3.在世界各国政府中分管军事的多是国防部长,在秦朝的中央政府中分管军事的是 (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B
【练习】
1.秦始皇时期,万里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两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C.两起咸阳——东到河套
D.两起陇西——东到长平
A
【练习】
2.“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秦朝这些措施实质上(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C.掌管国家军事权力
D.实现了国家统一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