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单元测试)(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单元测试)(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7 16:2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酵母(xiào jiào) 水浒传(xǔ hǔ) 绿林好汉( lù lǜ ) 目的地(dí dì)
娱乐( yú yù ) 情不自禁(jīn jìn )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焚( ) 誊( ) 檐( ) 俄( )
婪( ) 誉( ) 瞻( ) 饿( )
三、按要求写成语。
(1)含有叠字的:
(2)描写色彩的:
四、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先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 ( )中不足 ②神气十( ) ③不动( )色 ④香( )十里
(1)他站起来,拨了拨头发, 地走上讲台,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2)新家宽敞漂亮, 的是离学校有点远。
(3)秋天,山坡上的桂花开了, ,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花。
(4)尽管敌机在上空盘旋,他还是 地筹划着作战方案。
2.读句子,选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填序号)
①光荣:光彩。 ②(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美丽的外表真的那么重要吗 《巴黎圣母院》中加西莫多给出了我们答案:外表体面( )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体面( )地活着!
3.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4分)
(1)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
(2)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
(3)花生的果实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
(4)母亲吩咐我们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
五、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改写成反问句)
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仿写句子)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
3.对“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设问句,目的是引发人们的思考,去想象白鹭在做什么。
B.这句话隐含了作者对人们意见的否定。
C作者这样写是在表现白鹭的悠闲、安宁,作者并不认为它是在望哨。
4.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句子运用的手法,将 与 进行比较,写桂花树的样子比不上梅树,这是欲扬先抑,目的是突出下文中桂花树的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作者)的《白鹭》一文首尾呼应,最后一段中“ ”一词突出了白鹭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作者赞颂了白鹭的 。
2. (作者)的《落花生》一文围绕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 、 四件事,其中 是本文的重点。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居然“一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姐弟几个收获花生后的喜悦心情,可以用“ ”这个成语表示当时孩子们的心情。
3.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 , “
两句写出了送別的地点时间和友人要去的地方,“ , ”
”两句借助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
七、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 )落以后,( )去小枝小叶,( )上几天太阳,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在第二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写上恰当的汉字。(2分)
2.用“ ”画出描写“我”盼望摇桂花的句子。(1分)
3.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摇花乐,其中“ ”字写出了“我”的期待之乐,接着又用“ ”等动词写出了“我”的参与之乐。(2分)
4.“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飘落的桂花比作雨,写出了“我”的 心情。(2分)
5.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桂花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B.桂花香味浓郁,即使花谢了,香味仍然存在。
C.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气已不受
(二)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节选)
——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墉
读书跟参观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
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
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
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思”。
“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
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
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
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
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教种番茄的书,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结了的番茄呢?
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
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一大堆禾草,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而且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索一( ) 离悦一一( ) 浇灌一一( )
2,根据意思选择相对应的名言。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殆。
(1)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 )
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 )
3孔子的名言中,“学”是指 ,习”是讲 ,
“思“是讲 。
4.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死的”“活的”这两个词都加了引号,表示引用。
B.这句话强调了书本是“死的”,一本书就是一本书,里面的内容不会因为读者不同而有
所变化。
C.这句话强调了书本里的学问是“活的”,阅读时如果用心去思考,并把学到的知识加以
运用,就会受益无穷。
习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题目:《我的心爱之物》,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