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 (学生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精选2022—2019年本课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秦灭六国:
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
(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灭韩公元前230年,灭齐公元前221年)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 (2) 都城:咸阳 (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A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B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郡县制设立意义: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思想上:焚书坑儒P51)
(2)经济上:A统一货币;统一后的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汉武帝时是五铢钱)。作用: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B统一度量衡;作用: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3)文化上:统一文字;作用:有利于政令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后来社会上流行更加简易的隶书P46)
(4)交通上:A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B开凿灵渠;
作用: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5)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作用: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3、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此图可以看出:图片形象地展示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图中高高在上的是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政府自上而下依次是郡和县。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管辖,县以下又设乡、里、亭。
(1)特点:中央集权
(2)影响:加强封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丞相的职责:行政。太尉的职责:军事。御史大夫的职责:监察。(汉武帝时刺史有监督职能)
★“焚书坑儒”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巩固封建统治。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如何评价秦始皇?
答: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他是一位功过都很鲜明的历史人物。(1)功主要表现在:①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②创立“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立郡县,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④修长城,御匈奴。(2)过主要表现在:①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徭役、兵役、赋税沉重,刑法严酷。②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一.选择题
1.(2022雅安中考2.)下图反映的是秦朝建立后采取的一项措施。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
A. 加强经济的交流 B. 巩固国家的统一
C. 促使书写更加简便 D. 推动书法艺术发展
2.(2022通辽中考1.)秦国灭六国实现统一后,能够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原因是( )
A. 皇帝决定推行 B.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 大臣建议推行 D. 人民要求实行
3.(2022张家界中考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文字起到了重要纽带作用。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小篆 C. 楷书 D. 草书
4.(2022聊城中考4.)“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西汉政论家主父偃的这段话评价的历史人物应是( )
A. 齐桓公 B. 秦孝公 C. 秦始皇 D. 汉武帝
5.(2022北京中考3.)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
A. 王室衰微表现 B. 商靹变法的背景 C. 秦灭六国的过程 D. 秦朝统一的意义
6.(2022云南省中考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改变了战国时各国文字书写各异和增强了文化交流的是( )
A. 统一货币 B. 统一文字 C. 推行郡县制 D. 统一度量衡
7.(2022遂宁中考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创立的诸多政治制度影响深远,其中作为中国历史上运行最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基层管理等都有极为重要作用的是( )
A. 皇帝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8.(2022眉山中考2.)下图是我国统一货币秦半两钱。下列对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半两形制沿用至今 B. “半两”字体是草书 C. 春秋战国各国通用 D. 促进交流巩固统一
9.(2022常德中考2.)历史图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高超的青铜工艺 B. 悠久的历史文明 C. 先进的科技成就 D. 独特的建筑技术
10.(2022南通中考3.)在下图所示秦朝的行政系统中,负责掌管监察事务的是( )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县长官
11.(2022凉山中考1.)自西周的分封制之后,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秦朝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制度是( )
A. 三省六部制 B. 郡县制 C. 世袭制 D. 行省制
12.(2022南充中考1.)《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材料体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
A 统一度量衡 B. 统一货币 C. 统一文字 D. 统一车轨
13.(2022长沙中考1.)依赖武力实现的政治统一并不能长久,只有文化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护政治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
A. 北击匈奴 B. 统一文字 C. 南征越族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4.(2022湘潭中考1.) 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 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 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 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15.(2022衡阳中考1.)如下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 )
郡名 建置时代 郡治
陇西郡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今甘肃临洮
辽东郡 古燕置,始皇因之 今辽宁辽阳
南海郡 始皇置 今广东广州
A. 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 加强了地方权力
C.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 消除了地域差异
16.(2022十堰中考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是( )
A. 汉武帝 B. 秦始皇 C. 隋文帝 D. 忽必烈
17.(2022齐齐哈尔中考3.)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由此开创的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 )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18.(2022牡丹江、鸡西中考1.)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字”政策,废除结构上与秦相异的六国文字。这一措施实行有助于推动( )
A. 王国问题解决 B. 多元文化形成 C. 统一局面巩固 D. 疆域面积扩大
19.(2022河南中考4.) 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亭)、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又自下而上集中。这也是秦以来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材料评论的是( )
A. 秦朝疆域 B. 秦朝制度 C. 秦朝工程 D. 秦朝暴政
20.(2022贺州中考1 .) 下图为秦朝的政治建示意图。据此可知,秦朝中央政府为加强对地方统治采取的措施是( )
A. 推行分封制 B. 实行郡县制 C. 实施“推恩令” D. 采取“独尊儒术”
21.(2022北部湾经济区中考 1.) 小明同学要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他可以选取的实物史料是( )
A.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 司母戊鼎
C. 圆形方孔半两钱 D. “汉并天下”瓦当
22.(2022安徽中考 1.) 有学者认为:“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此“一大变”是指( )
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 分封制取代世袭制
C.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 行省制取代郡县制
23.(2022福建中考3 .)下图所示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出( )
A.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全貌 B. 秦王完成统一大业全程
C. 当时制陶工艺水平高超 D. 秦朝北疆防御体系完备
24.(2022随州中考2.)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历朝特别注重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大一统王朝 B. 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唐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 D. 元朝确立行省制,君主专制到顶峰
25.(2022白银中考2 .)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 )
A. 沿用禅让制 B. 实行分封制 C. 建立郡县制 D. 实行行省制
26.(2021济宁市中考2.)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 周武王 B. 齐桓公 C. 秦始皇 D. 唐太宗
27.(2021张家界2.)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对武陵山区已进行了有效管辖。能证明这一结论的考古发现是( )
A.彭头山遗址的发掘 B.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
C.城头山遗址的发掘 D.龙山里耶秦简出土
28..(2021滨州市3.)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主要是因为( )
A. 疆域拓展的需要 B. 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奖励功臣的需要
29.(2021雅安市1.)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30.(2021毕节市2.)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 )
材 料 出 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31.(2021烟台市4.)边蜀原认为: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是必然的,因为泰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国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农业生发达……的织好量强大的最合理的军团,据此可知,“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得益于( )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独尊儒术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32.(2021潍坊市2.)观察右侧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B.学术繁荣,百家争鸣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D.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33.(2021聊城市2.) 《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候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评价的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皇帝制 D. 世袭制
34.(2021江西省3.) 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材料中“体制”的创立( )
A. 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 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 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35.(2021吉林2.)下列文物中可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圆形方孔半两钱 B. 五铢钱
C. 开元通宝 D. 纸币铜版拓片
36.(2021长沙市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资治通鉴》的记载
C.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 电视剧《大秦帝国》
37.(2021海南2.)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分封制度趋于完善 B. 向大一统国家发展
C. 兼并成争连的不断 D. 统一国家不断巩固
38.(2021宜昌市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举措是( )
A. 尊王攘夷 B. 商鞅变法 C. 统一文字 D. 统一度量衡
39.(2021福建4.)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40.(2020随州中考9.)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分封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41.(2020广元1.)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健全纪检监察制度是防止官吏贪污腐化的重要途径。为加强对官员的监察,秦始皇时期设置了(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县令
42.(2020青岛4.)如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 )
郡名 建置时代 郡治
陇西郡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今甘肃临洮
辽东郡 古燕置,始皇因之 今辽宁辽阳
南海郡 始皇置 今广东广州
A.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加强了地方权力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消除了地域差异
43.(2020武威1.)西方有学者研究说,中国为什么这么大,跟汉字的使用有关系。有汉字的维系,口头语言会向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统一的方向,民族会因为汉字而趋同于融合。中国历史上,通过颁行全国通用文字巩固国家统一的帝王是( )
A.泰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44.(2020北京4.)下侧《全国出土秦计量器主要分布图》可用于研究秦朝(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巩固统一的措施 C.迅速灭亡的原因 D.“推恩令”的实施
45.(2020潍坊3.)18年前,38000多枚秦简在湖南里耶小城出土,“复活”了秦朝历史。其中最能体现“一统之治”的是( )
A.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B.设置郡县、征调徭役
C.开垦农田、制作农具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6.(2020孝感1.)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47.(2020大庆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当时通行于全国各地的标准货币是( )
A.刀币 B圆形方孔半两钱 C铲形币 D.蚁鼻钱
48.(2020广东4.)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慕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 )
A.体养生息的政策 B.分封制度的推行
C.法律制度的严酷 D.基层管理的状况
49.(2020舟山15.)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设立太学 D.独尊儒术
50.(2020广安1.)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措施是( )
A. 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 用“三司”代替行中书省 D. 用军机处代替议政王大臣会议
51.(2020黔南州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统一以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货币是( )
A B C D
52.(2020黔东南2.)“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此称谓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
A.秦始皇赢政 B.汉高祖刘邦 C.隋文帝杨坚 D.宋太祖赵匡胤
53.(2020安徽2.)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 )
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 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
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 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
54.(2020黔西南3.)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唐太宗
55.(2020嘉兴2.)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设立太学 D.独尊儒术
56.(2020德州2.)明代才子解缙在一首诗中写道:“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与该诗有关的史实是( )
A.大禹治水 B.兴修都江堰 C.开凿灵渠 D.开通大运河
57.(2020荆州13.)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 )
A.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
C.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58.(2020北京4.)下侧《全国出土秦计量器主要分布图》可用于研究秦朝(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巩固统一的措施
C.迅速灭亡的原因
D.“推恩令”的实施
59.(2019山西 2.)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60.(2019深圳 4.)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 )
A.和同开宝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半两钱
61.(2019南平3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其时间可以表示为( )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62.(2019南平4 .)明代思想家李贽誉秦始皇为“千古一帝”。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①创立中央集权制②车同轨,书同文③统一度量衡 ④焚书坑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3.(2019嘉兴9 .)“秦始皇灭六国后,觉得到处都有驻兵镇压的必要,就要分天下为三十郡。”由此秦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64.(2019湘西3 .)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刺史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65.(2019孝感1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设立了40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进行管辖。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专制主义集权达到顶峰
C.解除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肋 D.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66.(2019大庆3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中央集权制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右图是他们参考的《秦朝行政系统简表),请按图意给空白处找出正确的选项( )
A.诸侯 B.丞相 C.刺史 D.中书省
67.(2019台州16 .)我们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不属于“事实的陈述”的是( )
A.“及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
B.“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C.“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D.“(秦皇帝)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68.(2019玉林 1.)右图反映的史实出现于( )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西晋
69.(2019河南 2.)“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描述的是秦朝( )
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 B.幅员辽阔的疆域
C.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D.巩固统一的举措
70.(2019贺州 1.)图1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 )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度量衡 C.流通圆形方孔钱 D.实行车轨统一
二.非选择题
1.(2022建设兵团中考19.) 作业是理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绘制示意图是作业的一种形式。请仔细观察下列示意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单课主干知识总结】
(1)图1所示制度是什么?创立者是谁?
单元主体结构梳理】
(2)图2中①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按照示意图结构,完成②处内容。
【跨单元专题概括】
(3)请同学们参照图2的结构,绘制一个专题示意图。
要求:
①从下面7个历史事件中最少选择3个事件,确立专题名称,作为第一级;②以确立的
相关事件作为第二级;③以第二级中的一个事件为例,概括其重要影响,字数不超过20字,作为第三级。
2.(2022黄冈、孝感、咸宁中考12.)【“大一统”与古代政治】
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唐朝时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元朝建立后,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进一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朱绍侯认为,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郭沫若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郭沫若《中国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大一统”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大一统”的积极作用。
3.(2022恩施州中考14.)活动探究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下面是某班同学以“民族交融”为主题设计的活动探究方案,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疆域变迁——民族认同】
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完成统一的重大意义。
活动二:【民族认同——多元一体】
材料二:(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壬寅,草衣服之制。……(太和十九年)六月已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戊午,诏改长尺大斗,依《周礼》制度,班之天下。
——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2)根据材料二,写出一项具体的改革措施。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活动三:【多元一体——巩固发展】
材料四:
对新疆地区 对西藏地区
唐朝 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求娶A ______ 。唐穆宗时期,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元朝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
清朝 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1727年,设置B ______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管理西藏。
——改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完成表格,在A、B两处填上适当内容。根据表格归纳历代王朝处理边疆问题的有效方式。(至少答出两种)
活动四:【提升认识——家国情怀】
(4)通过主题活动的探究,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
4.(2022成都中考25.) 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关键时刻,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百川归海之时】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狼烟四起之时】
材料二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者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风云激荡之时】
材料三 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摘编自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伟大复兴之时】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6反映了怎样政治局面,指出“秦皇帝”实现“海内为一”的时间,并说明其“功齐三代”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背景,概括其主张,指出其标志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影响。为实现邓小平“用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的期望,当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奋斗目标?
(4)历史学习具有鉴古知今的重要作用。综合上述内容,谈谈在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历史启迪。
5.(2021陕西省16.)指出秦灭六国的原因。秦统一后是如何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概括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6.(2021德阳市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
——译编自贾谊《过秦论》(贾谊,汉初儒生,官至太中大夫)
材料二 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都县制是最大的公;虽然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就开始了……这不是秦始皇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
——译编自柳宗元《封建论》(柳宗元,生活于唐中后期藩镇割据时代)
(1)根据材料,概括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秦始皇。
7.(2021菏泽市21.) 秦朝、汉朝、元朝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变革的重要时期。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赢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1)材料一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
材料二……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都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自是之后,虽诸侯王,亦无君国子民之实,不过食其所封之邑入,况列侯乎?
——马端临《文献通考·封建考》
(2)据材料二回答,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元朝疆域图
(3)据材料三回答,元朝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区划制度?请把A处内容补充完整。元朝为管理B处设立了什么机构?
8.(2021包头、巴彦淖尔市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七国文字书写各异。秦统一后,秦始皇命李斯等人总结出的小篆字体成为官方的标准文字,但国家事务异常繁多,篆书字画很多,书写速度慢,于是产生了一种更为简易、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
——摘编自纪云华等《中国文化简史》
材料二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字体。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长期以来,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仿照汉字创立片假名和平假名。自此,日本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契丹原来没有文字,耶律阿保机建国后,以汉字偏旁拼合而成契丹文字。西夏文字是元昊等人模仿汉字创造而成的。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演变的趋势,并简析秦统一文字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发展条件,举出代表“晋字”最高成就的书法作品。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字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理解。
考点精讲
中考真题
图1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 (教师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精选2022—2019年本课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秦灭六国:
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
(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灭韩公元前230年,灭齐公元前221年)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 (2) 都城:咸阳 (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A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B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郡县制设立意义: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思想上:焚书坑儒P51)
(2)经济上:A统一货币;统一后的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汉武帝时是五铢钱)。作用: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B统一度量衡;作用: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3)文化上:统一文字;作用:有利于政令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后来社会上流行更加简易的隶书P46)
(4)交通上:A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B开凿灵渠;
作用: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5)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作用: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3、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此图可以看出:图片形象地展示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图中高高在上的是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政府自上而下依次是郡和县。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管辖,县以下又设乡、里、亭。
(1)特点:中央集权
(2)影响:加强封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丞相的职责:行政。太尉的职责:军事。御史大夫的职责:监察。(汉武帝时刺史有监督职能)
★“焚书坑儒”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巩固封建统治。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如何评价秦始皇?
答: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他是一位功过都很鲜明的历史人物。(1)功主要表现在:①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②创立“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立郡县,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④修长城,御匈奴。(2)过主要表现在:①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徭役、兵役、赋税沉重,刑法严酷。②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一.选择题
1.(2022雅安中考2.)下图反映的是秦朝建立后采取的一项措施。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B )
A. 加强经济的交流 B. 巩固国家的统一
C. 促使书写更加简便 D. 推动书法艺术发展
2.(2022通辽中考1.)秦国灭六国实现统一后,能够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原因是( B )
A. 皇帝决定推行 B.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 大臣建议推行 D. 人民要求实行
3.(2022张家界中考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文字起到了重要纽带作用。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 B )
A. 甲骨文 B. 小篆 C. 楷书 D. 草书
4.(2022聊城中考4.)“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西汉政论家主父偃的这段话评价的历史人物应是( C )
A. 齐桓公 B. 秦孝公 C. 秦始皇 D. 汉武帝
5.(2022北京中考3.)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D )
A. 王室衰微表现 B. 商靹变法的背景 C. 秦灭六国的过程 D. 秦朝统一的意义
6.(2022云南省中考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改变了战国时各国文字书写各异和增强了文化交流的是( B )
A. 统一货币 B. 统一文字 C. 推行郡县制 D. 统一度量衡
7.(2022遂宁中考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创立的诸多政治制度影响深远,其中作为中国历史上运行最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基层管理等都有极为重要作用的是( C )
A. 皇帝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8.(2022眉山中考2.)下图是我国统一货币秦半两钱。下列对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半两形制沿用至今 B. “半两”字体是草书 C. 春秋战国各国通用 D. 促进交流巩固统一
9.(2022常德中考2.)历史图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B )
A. 高超的青铜工艺 B. 悠久的历史文明 C. 先进的科技成就 D. 独特的建筑技术
10.(2022南通中考3.)在下图所示秦朝的行政系统中,负责掌管监察事务的是( C )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县长官
11.(2022凉山中考1.)自西周的分封制之后,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秦朝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制度是( B )
A. 三省六部制 B. 郡县制 C. 世袭制 D. 行省制
12.(2022南充中考1.)《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材料体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A )
A 统一度量衡 B. 统一货币 C. 统一文字 D. 统一车轨
13.(2022长沙中考1.)依赖武力实现的政治统一并不能长久,只有文化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护政治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B )
A. 北击匈奴 B. 统一文字 C. 南征越族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4.(2022湘潭中考1.) 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C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 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 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 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15.(2022衡阳中考1.)如下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C )
郡名 建置时代 郡治
陇西郡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今甘肃临洮
辽东郡 古燕置,始皇因之 今辽宁辽阳
南海郡 始皇置 今广东广州
A. 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 加强了地方权力
C.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 消除了地域差异
16.(2022十堰中考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是( B )
A. 汉武帝 B. 秦始皇 C. 隋文帝 D. 忽必烈
17.(2022齐齐哈尔中考3.)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由此开创的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 C )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18.(2022牡丹江、鸡西中考1.)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字”政策,废除结构上与秦相异的六国文字。这一措施实行有助于推动( C )
A. 王国问题解决 B. 多元文化形成 C. 统一局面巩固 D. 疆域面积扩大
19.(2022河南中考4.) 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亭)、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又自下而上集中。这也是秦以来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材料评论的是( B )
A. 秦朝疆域 B. 秦朝制度 C. 秦朝工程 D. 秦朝暴政
20.(2022贺州中考1 .) 下图为秦朝的政治建示意图。据此可知,秦朝中央政府为加强对地方统治采取的措施是( B )
A. 推行分封制 B. 实行郡县制 C. 实施“推恩令” D. 采取“独尊儒术”
21.(2022北部湾经济区中考 1.) 小明同学要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他可以选取的实物史料是(C )
A.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 司母戊鼎
C. 圆形方孔半两钱 D. “汉并天下”瓦当
22.(2022安徽中考 1.) 有学者认为:“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此“一大变”是指(C )
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 分封制取代世袭制
C.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 行省制取代郡县制
23.(2022福建中考3 .)下图所示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出( C )
A.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全貌 B. 秦王完成统一大业全程
C. 当时制陶工艺水平高超 D. 秦朝北疆防御体系完备
24.(2022随州中考2.)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历朝特别注重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大一统王朝 B. 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唐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 D. 元朝确立行省制,君主专制到顶峰
25.(2022白银中考2 .)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 C )
A. 沿用禅让制 B. 实行分封制 C. 建立郡县制 D. 实行行省制
26.(2021济宁市中考2.)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C )
A. 周武王 B. 齐桓公 C. 秦始皇 D. 唐太宗
27.(2021张家界2.)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对武陵山区已进行了有效管辖。能证明这一结论的考古发现是( D )
A.彭头山遗址的发掘 B.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
C.城头山遗址的发掘 D.龙山里耶秦简出土
28..(2021滨州市3.)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主要是因为( C )
A. 疆域拓展的需要 B. 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奖励功臣的需要
29.(2021雅安市1.)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D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30.(2021毕节市2.)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 C )
材 料 出 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31.(2021烟台市4.)边蜀原认为: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是必然的,因为泰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国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农业生发达……的织好量强大的最合理的军团,据此可知,“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得益于( B )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独尊儒术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32.(2021潍坊市2.)观察右侧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C )
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B.学术繁荣,百家争鸣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D.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33.(2021聊城市2.) 《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候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评价的是( B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皇帝制 D. 世袭制
34.(2021江西省3.) 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材料中“体制”的创立( A )
A. 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 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 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35.(2021吉林2.)下列文物中可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A )
A. 圆形方孔半两钱 B. 五铢钱
C. 开元通宝 D. 纸币铜版拓片
36.(2021长沙市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A )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资治通鉴》的记载
C.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 电视剧《大秦帝国》
37.(2021海南2.)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B )
A. 分封制度趋于完善 B. 向大一统国家发展
C. 兼并成争连的不断 D. 统一国家不断巩固
38.(2021宜昌市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举措是(B )
A. 尊王攘夷 B. 商鞅变法 C. 统一文字 D. 统一度量衡
39.(2021福建4.)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C )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40.(2020随州中考9.)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B )
A.分封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41.(2020广元1.)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健全纪检监察制度是防止官吏贪污腐化的重要途径。为加强对官员的监察,秦始皇时期设置了( C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县令
42.(2020青岛4.)如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C )
郡名 建置时代 郡治
陇西郡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今甘肃临洮
辽东郡 古燕置,始皇因之 今辽宁辽阳
南海郡 始皇置 今广东广州
A.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加强了地方权力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消除了地域差异
43.(2020武威1.)西方有学者研究说,中国为什么这么大,跟汉字的使用有关系。有汉字的维系,口头语言会向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统一的方向,民族会因为汉字而趋同于融合。中国历史上,通过颁行全国通用文字巩固国家统一的帝王是( A )
A.泰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44.(2020北京4.)下侧《全国出土秦计量器主要分布图》可用于研究秦朝( B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巩固统一的措施 C.迅速灭亡的原因 D.“推恩令”的实施
45.(2020潍坊3.)18年前,38000多枚秦简在湖南里耶小城出土,“复活”了秦朝历史。其中最能体现“一统之治”的是( B )
A.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B.设置郡县、征调徭役
C.开垦农田、制作农具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6.(2020孝感1.)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B )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47.(2020大庆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当时通行于全国各地的标准货币是( B )
A.刀币 B圆形方孔半两钱 C铲形币 D.蚁鼻钱
48.(2020广东4.)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慕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 D )
A.体养生息的政策 B.分封制度的推行
C.法律制度的严酷 D.基层管理的状况
49.(2020舟山15.)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A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设立太学 D.独尊儒术
50.(2020广安1.)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措施是( B )
A. 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 用“三司”代替行中书省 D. 用军机处代替议政王大臣会议
51.(2020黔南州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统一以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货币是( A )
A B C D
52.(2020黔东南2.)“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此称谓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A )
A.秦始皇赢政 B.汉高祖刘邦 C.隋文帝杨坚 D.宋太祖赵匡胤
53.(2020安徽2.)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 A )
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 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
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 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
54.(2020黔西南3.)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C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唐太宗
55.(2020嘉兴2.)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A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设立太学 D.独尊儒术
56.(2020德州2.)明代才子解缙在一首诗中写道:“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与该诗有关的史实是(C )
A.大禹治水 B.兴修都江堰 C.开凿灵渠 D.开通大运河
57.(2020荆州13.)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 D )
A.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
C.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58.(2020北京4.)下侧《全国出土秦计量器主要分布图》可用于研究秦朝( B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巩固统一的措施
C.迅速灭亡的原因
D.“推恩令”的实施
59.(2019山西 2.)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D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60.(2019深圳 4.)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D )
A.和同开宝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半两钱
61.(2019南平3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其时间可以表示为(D )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62.(2019南平4 .)明代思想家李贽誉秦始皇为“千古一帝”。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 )
①创立中央集权制②车同轨,书同文③统一度量衡 ④焚书坑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3.(2019嘉兴9 .)“秦始皇灭六国后,觉得到处都有驻兵镇压的必要,就要分天下为三十郡。”由此秦实行( B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64.(2019湘西3 .)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D )
A.刺史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65.(2019孝感1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设立了40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进行管辖。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D )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专制主义集权达到顶峰
C.解除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肋 D.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66.(2019大庆3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中央集权制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右图是他们参考的《秦朝行政系统简表),请按图意给空白处找出正确的选项( B )
A.诸侯 B.丞相 C.刺史 D.中书省
67.(2019台州16 .)我们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不属于“事实的陈述”的是(D )
A.“及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
B.“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C.“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D.“(秦皇帝)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68.(2019玉林 1.)右图反映的史实出现于( C )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西晋
69.(2019河南 2.)“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描述的是秦朝(D )
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 B.幅员辽阔的疆域
C.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D.巩固统一的举措
70.(2019贺州 1.)图1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A )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度量衡 C.流通圆形方孔钱 D.实行车轨统一
二.非选择题
1.(2022建设兵团中考19.) 作业是理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绘制示意图是作业的一种形式。请仔细观察下列示意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单课主干知识总结】
(1)图1所示制度是什么?创立者是谁?
单元主体结构梳理】
(2)图2中①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按照示意图结构,完成②处内容。
【跨单元专题概括】
(3)请同学们参照图2的结构,绘制一个专题示意图。
要求:
①从下面7个历史事件中最少选择3个事件,确立专题名称,作为第一级;②以确立的
相关事件作为第二级;③以第二级中的一个事件为例,概括其重要影响,字数不超过20字,作为第三级。
【答案】(1)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
(2)一个中国的原则;祖国的统一大业大大推进了一步。
(3)一级:中国的近代化。二级: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级: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2.(2022黄冈、孝感、咸宁中考12.)【“大一统”与古代政治】
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唐朝时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元朝建立后,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进一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朱绍侯认为,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郭沫若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郭沫若《中国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大一统”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大一统”的积极作用。
【答案】(1)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有绝对控制权;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民族关系融洽。
(2)人民生活安定;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有利于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有效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独立
3.(2022恩施州中考14.)活动探究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下面是某班同学以“民族交融”为主题设计的活动探究方案,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疆域变迁——民族认同】
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完成统一的重大意义。
活动二:【民族认同——多元一体】
材料二:(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壬寅,草衣服之制。……(太和十九年)六月已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戊午,诏改长尺大斗,依《周礼》制度,班之天下。
——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2)根据材料二,写出一项具体的改革措施。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活动三:【多元一体——巩固发展】
材料四:
对新疆地区 对西藏地区
唐朝 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求娶A ______ 。唐穆宗时期,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元朝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
清朝 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1727年,设置B ______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管理西藏。
——改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完成表格,在A、B两处填上适当内容。根据表格归纳历代王朝处理边疆问题的有效方式。(至少答出两种)
活动四:【提升认识——家国情怀】
(4)通过主题活动的探究,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
【答案】(1)秦朝完成统一结束了的割据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是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均田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任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3)文成公主;驻藏大臣;方式:与少数民族和亲、设置管理机构、对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册封、制定法律
(4)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4.(2022成都中考25.) 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关键时刻,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百川归海之时】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狼烟四起之时】
材料二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者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风云激荡之时】
材料三 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摘编自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伟大复兴之时】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6反映了怎样政治局面,指出“秦皇帝”实现“海内为一”的时间,并说明其“功齐三代”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背景,概括其主张,指出其标志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影响。为实现邓小平“用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的期望,当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奋斗目标?
(4)历史学习具有鉴古知今的重要作用。综合上述内容,谈谈在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历史启迪。
【答案】(1)局面:群雄并立,战争频繁。
时间:公元前221年。
理由: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实现了中国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2)背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大肆侵略,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
主张:反对法西斯,维护和平正义;互相合作,全力以赴,共同抗敌。
意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3)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标: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改革创新是发展进步的重要举措;继承发展,接续奋斗,才能共创美好未来。
5.(2021陕西省16.)指出秦灭六国的原因。秦统一后是如何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概括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答案】原因: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赢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秦王赢政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确立: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零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政治、法律、军事(王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作用: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6.(2021德阳市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
——译编自贾谊《过秦论》(贾谊,汉初儒生,官至太中大夫)
材料二 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都县制是最大的公;虽然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就开始了……这不是秦始皇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
——译编自柳宗元《封建论》(柳宗元,生活于唐中后期藩镇割据时代)
(1)根据材料,概括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秦始皇。
【答案】(1)不同之处:贾谊认为秦始皇统治残暴;柳宗元则认可秦始皇废分封行县制。“主要因素”:个人立场、时代背景不同等。
(2)评价:秦始皇灭六国,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但是,秦始皇的统治也很残暴,残酷的剥削和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特别是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秦始皇一生功过分明,但总的来说功大于过。
7.(2021菏泽市21.) 秦朝、汉朝、元朝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变革的重要时期。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赢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1)材料一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
材料二……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都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自是之后,虽诸侯王,亦无君国子民之实,不过食其所封之邑入,况列侯乎?
——马端临《文献通考·封建考》
(2)据材料二回答,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元朝疆域图
(3)据材料三回答,元朝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区划制度?请把A处内容补充完整。元朝为管理B处设立了什么机构?
【答案】(1)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
(2)权力被削弱;推行推恩令
(3)行省制度;A驻藏大臣;澎湖巡检司
8.(2021包头、巴彦淖尔市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七国文字书写各异。秦统一后,秦始皇命李斯等人总结出的小篆字体成为官方的标准文字,但国家事务异常繁多,篆书字画很多,书写速度慢,于是产生了一种更为简易、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
——摘编自纪云华等《中国文化简史》
材料二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字体。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长期以来,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仿照汉字创立片假名和平假名。自此,日本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契丹原来没有文字,耶律阿保机建国后,以汉字偏旁拼合而成契丹文字。西夏文字是元昊等人模仿汉字创造而成的。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演变的趋势,并简析秦统一文字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发展条件,举出代表“晋字”最高成就的书法作品。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字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理解。
【答案】(1)趋势:书写各异到统一; 由繁变简。作用:文字的统-,使得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总之,文字的统一,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条件: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的使用得到推广;书法家们的推动作用:国家政策的促进作用。举例:王羲之《兰亭集序》。
(3)理解: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些民族和部分东亚国家借用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使汉字的使用与发展具有了广阔的空间;汉字至今还在使用,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考点精讲
中考真题
图1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