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训练1--酸碱性与酸的性质和用途 综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阶段训练1--酸碱性与酸的性质和用途 综合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07 22:4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阶段训练1--酸碱性与酸的性质和用途
类型一 酸碱性、pH
1.日常生活中部分物质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雨水为酸雨 B.柠檬汁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肥皂水的碱性比牙膏弱 D.胃酸过多的人可经常食用玉米粥
2.许多植物的花中含有色素,这些色素有的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故可作酸
碱指示剂。现取2种花瓣,分别放在2个研钵中研磨,再依次加入酒精,搅拌,静置后
得到花汁的酒精溶液。分别取少量上述所得的花汁的酒精溶液,用稀酸和稀碱液逐一检
验,现象如下: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酸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碱中的颜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大红花 粉色 橙色 绿色
经查资料得知,柑橘的近似pH为3.0~4.0。将大红花汁的酒精溶液滴入柑橘汁中,呈现
的颜色应为( )
A.粉色 B.黄色 C.绿色 D.橙色
3.口腔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其活性的最适PH值一般为6.8。如图是成人进食时口腔中唾
液的pH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10分钟酸性增强
B.前10分钟酸性减弱
C.前40分钟酸性增强
D.前40分钟酸性减弱
4.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
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H2S)。在相同条件下H2S的酸性小于H2SO3。在室
温下向饱和H2SO3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H2SO33S↓+3H2O,
则溶液的pH随通入H2S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  )
类型二 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
5.下列有关浓盐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能做干燥剂
C.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D.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能使纸张炭化
6.关于浓盐酸和浓硫酸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所以浓硫酸溶液里没有H+
B.浓硫酸和浓盐酸稀释后可给金属除锈
C.浓硫酸是油状粘稠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D.将水倒入浓硫酸稀释会释放出大量的热
类型三 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7.将一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图所
示。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不正确的是( )
A.Ⅰ处试液变蓝
B.Ⅱ处溶液变浑浊
C.Ⅲ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D.Ⅳ处试纸变红
8.盐酸先生闯迷宫(如图),请你帮他选择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安全行进路线(  )
9.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以下物质,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
A. B. C. D.
11.将等质量的盐酸(质量分数为a%)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b%)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入
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则a和b的关系为 (  )
A.ab C.a=b D.无法确定
12.下列物质变化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开始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B.将氢氧化铜与石蕊溶液混合,观察到石蕊溶液变蓝
C.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观察到产生气泡
D.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溶液变为蓝色
13.下图以稀硫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
B.图中反应③是酸碱中和反应
C.图中能生成盐的反应包括②③④⑤
D.若X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
则X可能是BaCl2
14.通常情况下,铜不和稀硫酸反应。但是把一小块铜片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同时加入X再加热,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Cu+2H2SO4(稀)+X2Cu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B.反应物X的化学式是O2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 D.反应后溶液会由蓝色变为无色
15.已知硫酸溶液中存在H+、SO42-和H2O,某同学欲证明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硫酸溶液中的H+,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组合能证明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硫酸溶液中的H+的( )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16.为检测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是否含有SO42-,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案 步骤 现象 结论
Ⅰ ①取样品,滴加BaCl2溶液; ②对步骤①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废液中含有SO42-
Ⅱ ①取样品,滴加过量; ②在步骤①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废液中含有SO42-
Ⅲ ①取样品,滴加Ba(NO3)2溶液; ②对步骤①产生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废液中含有SO42-
(1)方案Ⅱ的实验结论如果正确,步骤①中滴加的物质是 。
(2)方案Ⅰ和Ⅲ中,结论不成立的方案是 ,理由是 。
(3)方案Ⅲ的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 的干扰。
17.在科学课上,老师带来一瓶未知溶液A,已知它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一种,进行如图1所
示实验:
(1)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
[提出问题] 溶液A是哪一种酸
老师要求甲、乙两位同学利用反应后的溶液B分别展开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A是稀盐酸;乙同学:A是稀硫酸。
[实验探究] 如图2所示。
[评价交流] (2)甲同学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乙同学的
实验  (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乙同学实验中产生白色沉淀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所得溶液
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归纳总结](3)通过乙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选择试剂鉴别溶液中待测离子时,如果待测
溶液中含有干扰离子,则应在鉴别前,先另选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     除去。
18.某化肥厂需大量二氧化碳生产化肥,欲购进一批石灰石(其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
水),厂家到产地取样分析以确定价格。他们取样2 g,并把2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
反应后,每次剩余固体质量见下表。试计算: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 加入5 g 第二次再 加入5 g 第三次再 加入5 g 第四次再 加入5 g
剩余固体的质量 1.4 g 0.8 g 0.4 g 0.4 g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所用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是    。
类型四 盐酸与硫酸的用途
19.有关盐酸、硫酸的下列用途正确的是( )
A.用盐酸或稀硫酸,除去铁锈 B.浓盐酸常用作气体干燥剂
C.人的胃酸含有硫酸,可以帮助消化 D.可用浓盐酸来制取纯净的氢气
2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氢氧化钠呈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干燥氧气
C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制取氢气
D 氢氧化钙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吸收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C 6.B 7.A 8.B 9.D 10.D 11.A 12.D 13.D 14.B 15.B
16.(1)稀盐酸; (2)方案Ⅰ;不能排除Ag+的干扰 (3) CO32-等 。
17.(1)产生气泡
(2)不能 能 BaCl2+Na2SO4BaSO4↓+2NaCl H+、N、Cl-、Na+
(3)沉淀、气体或水
18.(1)80% (2)8.76%
19.A 20.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