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习题附有答案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对凹透镜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凹透镜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
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阳光透过凹透镜后能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
2、以下光现象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 )
A.毕业合影 B.海市蜃楼
C.穿衣镜中的“自己” D.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3、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缩小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5、如图是在圆形的玻璃瓶内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铅笔。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看到的是铅笔的实物,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无论铅笔放哪里,看到的总是铅笔放大的像
C.当看到铅笔正立放大虚像时,要想像大些,应该将铅笔靠近玻璃瓶
D.将铅笔由靠近到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铅笔先变长,到某一位置时,笔尖突然改变方向
6、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7、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镜和物镜位置可以交换 B. 目镜的焦距比物镜的焦距大
C. 物镜的焦距比目镜的焦距大 D. 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大
8、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9、小明将水滴滴在透明玻璃纸上,透过水滴观察报纸上的字,发现变大了,这个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甲所示,通过“嫦娥一号”把它带到太空中,水滴由于不受重力,会变得如图乙所示,则在太空中,该水滴透镜( )
A.焦距不变 B.焦距会变长
C.对光线偏折能力增强 D.对光线偏折能力减弱
10、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11、把图甲所示的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12、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3、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分别和下列哪组仪器成像原理类似( )
A.投影仪、照相机 B.照相机、放大镜
C.投影仪、放大镜 D.放大镜、投影仪
14、小杰在黄山旅游时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有“请不要把装有液体的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他想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引起森林大火,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以上都不是
15、如图所示,人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 B.实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C.虚像,能用光屏承接 D.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7cm C.10cm D.16cm
二、填空题。
17、小明同学经常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在某次实验中。用一只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所示,纸板上出现的现象表明该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
18、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刷脸”支付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凸面镜”、“凹透镜”或“凹面镜”),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远视眼需要佩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20、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而用眼过度导致近视,使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填“前”或“后”),需要配戴用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21、如图所示是一种玩具望远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物镜都是 ,物镜的成像情况与 相同,目镜成像情况与 相同。(后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年的6月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眼日”。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图。
(1)对两个图,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表示近视眼的成像,乙表示远视眼的成像
B.甲表示远视眼的成像,乙表示近视眼的成像
(2)其中,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3)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够成虚像的透镜是________(填字母)。
A.只有凸透镜 B.只有凹透镜 C.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以
三、作图题。
23、在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
四、实验题。
2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 __cm.
(2)按图乙安装器材时,需要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__ __.
(3)移动蜡烛和光屏,当处于图乙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为__ __、__ __的__ __像.
(4)改变蜡烛的位置,当其位于20 cm刻度线处时,再移动光屏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此时在光屏上像的特点为__ __、__ __的像.
(5)当蜡烛位于45 cm刻度线处时,__ 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是成__ __、__ __的__ __像.
五、计算题。
25、一凸透镜焦距20cm,在凸透镜前60cm处放置一线状物体AB高40cm,在凸透镜的另一侧20cm处,有一垂直透镜主轴的平面镜PQ,物体依次经过凸透镜、平面镜后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倒立”)的,求出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习题附有答案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对凹透镜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凹透镜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
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阳光透过凹透镜后能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
【答案】B。
2、以下光现象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 )
A.毕业合影 B.海市蜃楼
C.穿衣镜中的“自己” D.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答案】A
3、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缩小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A
4、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答案】C
5、如图是在圆形的玻璃瓶内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铅笔。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看到的是铅笔的实物,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无论铅笔放哪里,看到的总是铅笔放大的像
C.当看到铅笔正立放大虚像时,要想像大些,应该将铅笔靠近玻璃瓶
D.将铅笔由靠近到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铅笔先变长,到某一位置时,笔尖突然改变方向
【答案】D
6、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答案】C
7、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镜和物镜位置可以交换 B. 目镜的焦距比物镜的焦距大
C. 物镜的焦距比目镜的焦距大 D. 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大
【答案】B
8、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答案】B
9、小明将水滴滴在透明玻璃纸上,透过水滴观察报纸上的字,发现变大了,这个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甲所示,通过“嫦娥一号”把它带到太空中,水滴由于不受重力,会变得如图乙所示,则在太空中,该水滴透镜( )
A.焦距不变 B.焦距会变长
C.对光线偏折能力增强 D.对光线偏折能力减弱
【答案】C。
10、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答案】C
11、把图甲所示的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12、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B
13、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分别和下列哪组仪器成像原理类似( )
A.投影仪、照相机 B.照相机、放大镜
C.投影仪、放大镜 D.放大镜、投影仪
【答案】C
14、小杰在黄山旅游时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有“请不要把装有液体的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他想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引起森林大火,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5、如图所示,人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 B.实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C.虚像,能用光屏承接 D.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答案】D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7cm C.10cm D.16cm
【答案】C
二、填空题。
17、小明同学经常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在某次实验中。用一只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所示,纸板上出现的现象表明该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
【答案】会聚 凸
18、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刷脸”支付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凸面镜”、“凹透镜”或“凹面镜”),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答案】凸透镜 缩小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远视眼需要佩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答案】右;凸透镜
20、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而用眼过度导致近视,使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填“前”或“后”),需要配戴用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答案】前 凹透镜
21、如图所示是一种玩具望远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物镜都是 ,物镜的成像情况与 相同,目镜成像情况与 相同。(后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答案】凸透镜 照相机 放大镜
2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年的6月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眼日”。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图。
(1)对两个图,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表示近视眼的成像,乙表示远视眼的成像
B.甲表示远视眼的成像,乙表示近视眼的成像
(2)其中,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3)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够成虚像的透镜是________(填字母)。
A.只有凸透镜 B.只有凹透镜 C.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以
【答案】(1)A (2)远视眼 (3)C
三、作图题。
23、在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
【解答】通过第一个透镜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填凹透镜。通过第二个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所以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填凸透镜。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 __cm.
(2)按图乙安装器材时,需要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__ __.
(3)移动蜡烛和光屏,当处于图乙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为__ __、__ __的__ __像.
(4)改变蜡烛的位置,当其位于20 cm刻度线处时,再移动光屏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此时在光屏上像的特点为__ __、__ __的像.
(5)当蜡烛位于45 cm刻度线处时,__ 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是成__ __、__ __的__ __像.
【答案】(1)10.0 (2)同一高度
(3)倒立 放大 实 (4)倒立 缩小
(5)不能 正立 放大 虚
五、计算题。
25、一凸透镜焦距20cm,在凸透镜前60cm处放置一线状物体AB高40cm,在凸透镜的另一侧20cm处,有一垂直透镜主轴的平面镜PQ,物体依次经过凸透镜、平面镜后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倒立”)的,求出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答案】倒立;物体依次经过凸透镜、平面镜后所成的像在距凸透镜10cm处,大小20cm。
【解析】由题知,f=20cm,AB=40cm,BO=60cm,
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画出物体AB经凸透镜所成像A″B″,而平面镜放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即右侧焦点处,A点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再经平面镜反射后交于A',由此可得到物体依次经过凸透镜、平面镜后所成的像A′B′是倒立的,如下图所示: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A′B′与A″B″关于平面镜对称,
由凸透镜成像公式=+有:=+
即:=+,
解得:B″O=30cm,
所以:B′F=B″F=B″O﹣OF=30cm﹣20cm=10cm,
所以:OB′=OF﹣B′F=20cm﹣10cm=10cm,
即:物体依次经过凸透镜、平面镜后所成的像在距凸透镜10cm处;
因为Rt△COF∽Rt△A″B″F,且B″F=OF,
所以:A′B′=A″B″=CO=AB=×40cm=20cm,
即:物体依次经过凸透镜、平面镜后所成的像大小为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