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0 15:1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交换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测量、比较肺活量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概述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教学难点:
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三、教学过程
媒体展示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问题1] 你能憋气多久 学生体验,说出人体需要呼吸;导出本课学习内容。 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课题: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问题2] 气体流动的原因 较强视觉冲击。
【演示实验】图A表示将一个无色、无盖、透明塑料瓶倒放在盛水水槽中,图B表示用手挤压塑料瓶时发生的现象,图C表示不挤压塑料瓶恢复原状时发生的现象。 1、由A→B,观察到什么现象?由B→C,观察到什么现象?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根据演示实验现象,分析实原因。教师对相关难点处结合实验适当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预备知识,为学生本课后续学习做知识储备。
[问题3] 胸廓结构
【图形分析】胸廓结构示意图 1、胸廓包括哪些结构?2、构成胸廓的肌肉在呼吸中有何作用?3、在呼吸时,胸廓容积是否变化呢? 学生在识图基础上通过自学明确胸廓结构。
[问题4] 肺与外界气体交换
1、【学生体验】方法:学生先用手按在胸部,再深吸气、深呼气。 1、吸气时,手向什么方向移动?2、呼气时,手向什么方向移动?3、呼吸时,胸廓容积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指导学生正确体验,并说出现象。并讲述肋骨之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导致胸廓的扩张和收缩。 培养学生图形分析能力。
2、【模型分析】下图模拟肋骨移动,A、B表示肋骨位置的改变,O点表示肋骨绕胸骨转动的原点。 4、肋骨由A向B移动,胸腔体积的变化是什么?气压的变化是什么?气体流行是怎样的?5、肋骨由A向B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模型,小组讨论完成。老师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点拨。
3、【演示实验】玻璃罩模拟胸廓,玻璃管模拟器官、支气管,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 6、膈顶由图C向图D移动时,胸腔体积的变化是什么?气压的变化是什么?气体流行是怎样的?7、膈顶由图C向图D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实验,小组讨论完成。老师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点拨。
4、【视频】呼吸时,胸腔容积的变化 8、影响胸腔容积变化的因素有哪些?9、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原理 学生根据视频和已学知识完成,教师点拨归纳、板书。肺与外界气体交换歌诀:肌收缩,积变大,压变小,气入肺;肌舒张,积变小,压变大,气出肺。
[问题5] 气体扩散作用
【演示实验】方法:先喷少量的香水,问教室前面的同学有什么感觉?后排的同学闻到有香味吗?接着喷大量的香水,问后排的同学有什么感觉? 1、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2、列举生活中例子说明什么是气体扩散作用? 学生先体验,并说出现象,最后分析原因。 预备知识,为学生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做知识储备。
[问题6] 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1、【数据分析】吸入、呼出气体含量数据 1、呼出气体含量中明显变化的是什么?各有什么变化?2、含量增加的气体成分是哪里来的?含量减少的气体成分到那里了?3、这些变化如何实现的? 小组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师补充完善。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能力。
2、【视频】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过程3、【图形分析】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图 4、肺泡与血液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 5、肺泡内、血液中气体含量如何变化?6、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特点有哪些?7、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要穿过几层细胞? 学生观察视频,分析图形, 得出结论;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点拨。 培养学生图形分析能力。
[问题7] 人体呼吸过程
【视屏】呼吸全过程 1、呼吸包括哪几个环节?2、氧气最后在哪里被利用了? 学生归纳呼吸过程,教师点评。 培养学生自主归纳能力。
【问题8】测量肺活量
【课外实践】方法:取已消毒过的肺活量吹嘴一个,插入肺活量仪测量部位。待测量仪发出第一次测量指令后,深吸气,然后尽力吹气,即可测出肺活量水平。等测量仪发出第二次测量指令后,再次深吸气,尽力吹气。仪器自动取最大值作为测量值存入手持终端。 注意:(1)吹气时气流不可中断,一旦中断,仪器便自动记为一次测量的结束。(2)吹气时,吹嘴要紧靠面部,不可使吹出的气体通过吹嘴与面部之间的空隙溢出,否则影响测量结果。(3)测量结束后的吹嘴应放入桶或盒中集中消毒。 1、测量并记录肺活量。2、比较肺活量并分析影响肺活量的因素。 学生实践测定肺活量。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以及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认同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问题9】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1、下图表示胸腔体积变化图,据图完成。 (1)由A→B时,胸腔容积的变化是____,此时呼吸肌处于_____状态,肋骨运动方向是_____,膈顶的运动方向是______,肺的体积变化是____,肺内气压的变化是_____,气体由____沿呼吸道流向_____;(2)由B→C时,胸腔容积的变化是____,此时呼吸肌处于_____状态,肋骨运动方向是_____,膈顶的运动方向是______,肺的体积变化是____,肺内气压的变化是_____,气体由____沿呼吸道流向_____;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点评时突出审题方法、答题技巧。 培养学生审题方法、答题技巧。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肺泡作为包绕着丰富的[ ] _________(2)当血液流经②时,血液中的________扩散到肺泡,可用图中的______表示,而肺泡内的______扩散到血液,可用图中的_______表示。(3)上述过程中,气体要经过_____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