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0 15:1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桓台一中附属学校初中部“一师一课”备课
课题: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017.12.11 使用教师姓名 邢燕 使用时间 2017.12.14
主备 邢燕 审核教师 参与教师姓名
教学目标: 说出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说明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对人体的意义。 3)确立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皮肤的结构和功能。(2)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难点: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的观点
学生认知能力分析:七年级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皮肤的功能有一定的感知,能说出与皮肤有关的诸如肤色不同、晒后变黑等一些常见现象,但对于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汗液的形成和排出缺乏科学准确的认识;另外,受年龄限制,形象感知相对容易,但对抽象事物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模型、图片、视频演示,引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解释和探究,以纠正错误认识、强化正确理解为切入点,逐步落实教学目标。
本节课知识分类与分析:陈述性知识:识记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程序性知识:锻炼学生的查阅资料、分析数据能力。
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策略:多媒体课件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导入或预习导学:设疑导入: 我们在劳动、运动、情绪紧张、吃刺激性大的食物、进食热汤热菜 会“挥汗如雨”“汗流浃背”甚至“汗流满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要解释这些现象本节课的知识会给你帮助。【二】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皮肤的结构 皮肤有什么特点? 2、 观察思考:观察图3.4—5, 尝试辨认皮肤的结构【三】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结合课本图片,讨论:①皮肤有哪些结构组成? ②皮肤各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推测 各部分结构具有什么功能? ③皮肤的附属物有哪些?【四】小组展示预设:①皮肤由表皮和真皮以及汗腺等附属结构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真皮内有 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 ②皮肤有保护体内组织,排泄废物,调节体温,感受温、痛、触、压刺激等功能。 ③皮肤的附属物有: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五】教师精讲点评:在交流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补充相关知识。 【六】课堂检测:课本加同步训练习题。 PPT出示要题目出示PPT上的题目,给大家3分钟时间进行学习和解答;之后班内交流分享,进行总结。班内巡视,进行指导。听取小组代表展示组内交流结果,适时点拨。 在适当的时候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说明,并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总结本节内容中的易混淆内容。 思考问题,并作出回答。自学教材,收集信息。利用自学知识分析回答。示。表达交流,达成共识。积极展示,并给其他组进行补充。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做出回答。积极思考,归纳到课本相应内容
板书设计 教后札记
第二节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皮肤的结构 表皮 真皮 皮肤的功能:保护、感受刺激、调节体温、分泌和排泄 二、汗液的形成和排出:分泌部 导管 体外 对新课标的认识更上一层楼。例如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