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六年级下册 第一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六年级下册 第一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0 16:2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教案
教学目标
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和水分的运输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探究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一周前布置学生用种子培养植物的幼苗(绿豆或玉米的种子),上课带来。
课前布置学生采集木本植物带叶的枝条。
搜集与水在植物体内运输有关的生活实例或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
(1)课前培养好植物的幼根。
(2)导管、筛管模型,茎的切片和相关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整体感知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 观看课件,思考 播放课件,点拨
1、根适于吸水的结构特点 观察、估算、讨论 引导
2、茎的结构 学生猜想,观察演示实验教师讲解、总结归纳 演示实验,适当引导
3、茎的运输功能 小组探究 答疑
4、联系实际 举例,资料 适当点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播放水在植物体内运输途径的动画。然后提问:水是由植物体的什么部位进入到植物体内的呢?水的去向?学生认真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水由根部进入,再由根→茎→叶向上运输。 “根有哪些特点适于吸水?”教师很自然的引入以下的问题。
根适于吸水的结构特点:
请同学拿出自己培养的幼苗,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找到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一段幼根,估算一下幼根的数量。教师也可拿出自己培养的幼苗,适时引导。
请同学计算一组数据:
科学家对一株黑麦上根毛进行统计。
共有根毛数N=150亿
每条根毛平均长度L=1.0mm
每条根毛平均直径D=0.01mm
计算根毛总长度和根毛的表面积。
这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那么根毛这么多对植物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2、 茎的结构:
教师可让学生猜想,根部的水去向如何?如何向上运输?然后,将已准备好的实验,加以演示,同学认真观察,从变化中发现问题。教师通过茎的模型,茎的切片显微观察等方法讲解木本植物茎的结构。通过借助直观教具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茎的结构的理解。
3、 探究茎对水分的运输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作出假设,引导学生提出“水分靠茎的哪部分运输的?”学生经过分析,可做出两种假设 :一是导管运输水分,二是筛管运输水分。
学生:(1)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操作。在实验方法上有两种设计方案:一是根据假设“导管运输水分”,把带叶枝条的树皮剥去,去掉筛管,只留导管,再把枝条的下段插入染色液中,十分钟后,观察现象;二是根据假设“筛管运输水分”“把带叶枝条的下端去掉木质部,只留下树皮即筛管,再插入染色液中,十分钟后,观察现象。
(2)讨论、分析实验的现象,经过推理得出结论: 采用方案一的小组,10分钟后,发现枝条顶端变了颜色,由此得出导管运输水分。采用方案二的同学等了很久,也没见枝条的顶端变色,分析原因:筛管不能运输水分。假设二不成立。那么水分是由什么结构向上运输的呢?他们又进一步推理:茎中有两条运输线,导管和筛管,筛管不能运输水分,那只能是由导管运输的水分。
(3)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如:扦插植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一般的草本植物为什么比木本植物细?树怕剥皮,不怕空心的道理何在?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课后思考:如何从生物圈的角度理解大量根毛吸水对生物圈水循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