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测验卷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如图6-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6-1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2.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2 kg的是( )
A.一个苹果 B.一只公鸡 C.一本物理书 D.一张课桌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D.1 kg的铁与1 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4.如图6-2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1.1×103kg/m3,煤油的密度0.8×103kg/m3 )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如图6-2
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5.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纯水 1.0×103 冰 0.9×103
煤油 0.8×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铜 8.9×103
水银 13.6×103 铅 11.×103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C.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6.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密度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密度知识的应用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盐水选种时,饱满种子会下沉而瘪粒则会上浮,从而可选出符合要求的种子
B.飞船、航天飞机等飞行器应选用硬度较大,密度较小的合金材料来做
C.由于水有“热缩冷胀”的反常特性,因而在寒冷的北方自来水管不要灌满水
D.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规律,北方房间的暖气一般安装在窗户的上面
8.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橙汁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
9.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打算用天平(含砝码)、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实验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别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将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ρ酒= 0.8g/cm3,从杯中溢出10 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 )
A.大于10 g B.小于10 g C.等于10 g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11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在南京长江隧道口如图6-3,有以下安全提示信息,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限高4.5 ; (2)限速80 ;(3)隧道禁止5t以上货车通行。
如图6-3
1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①5 t=____________kg;②2.7 g/cm3=______________kg/m3。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若人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则质量为80 kg的人的体积为________m3。
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6-4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
图6-4
15.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 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容积是10 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 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______kg。
16.有一个质量540 g,体积360 cm3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cm3;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是________g。(铝的密度2.7×103 kg/m3)。
17.天平应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前应将游码拨到标尺的________处。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物体应放在________盘内,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盘中添加砝码。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底部________。
18.1 cm3的水完全凝固成冰后,其体积将变大,质量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以上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某同学在“测量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22 38 m
液体的体积/cm3 15 35 40
(1)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2)表中的m值是________g;
20.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用到一包饮用水,当她吃掉一颗“水珠”后,剩余水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元宵佳节,许多人燃放孔明灯祈福,孔明灯上升时,灯罩内的气体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灯罩外的空气密度。
如图6-5所示是水的密度—温度图象,请你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
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水在4℃时,密度最大。
(2)在4℃到10℃之间,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 图6-5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12分,共20分)
22.小明同学到钢铁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师傅教他加工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质地均匀的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于是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6-6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算得金属零件的密度为 g/cm3。
(3)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6-6
23.科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 2 kg/m3,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 5 kg/m3。数据的细微差异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气体——氩,这一实验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____,应用密度可以____________物质。
小姬同学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水的密度。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3)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如图6-7所示的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V;
(4)算出水的密度ρ。
【评估】
请找出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 图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
改进实验后,小姬同学测得这些水的密度为1 g/cm3。水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她想知道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不是一样的。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将这些水凝固成冰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冰的质量m/g 冰的体积V/cm3 冰的密度ρ/(g·cm-3)
1 36 40 0.9
2 45 50 0.9
3 54 60 0.9
【分析与论证】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4.有一节油车,装满了50m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cm3石油,称得质量是24g,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
25.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1)每瓶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kg的酱油?
(ρ矿泉水=1.0×103kg/m3 ,ρ酱油=1.1×103kg/m3)
五、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14分)
26.阅读短文《气凝胶》并回答问题
有一种叫“气凝胶”的物质,它被世人称为“固态烟”(如图所示),密度是3mg/cm3,仅为空气的2.7倍、玻璃的千分之一,看上去就像冻住的烟,它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却有着机其变态的特性。气凝胶是高通透性的圆筒形多分枝纳米多孔三位同络结构,拥有极低的密度、高比表面积、超高孔体积率,这种特性使得它不仅具有坚固的内部结构与防弹特性,可以抵抗比子弹速度快60倍的彗星微尘;还能够承受1400℃的高温和零下130℃的低温,具有很好的隔热性,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以及美国的“火星探测车”上被广泛的运用,它还有超强的吸附性,一次实验意外地发现,这种材质可以很有效的吸附水中的铅和汞,如果大量采用这种材质可以使环境的污染得到很有效的改善。
(1)“轻”实质上是指气凝胶的 小;
(2)英国登山爱好者在攀登极度寒冷的珠穆朗玛峰时睡袋和衣服中填满了气凝胶,这主要利用了气凝胶的 特性;科学家把它称作最佳海绵,用来治理水污染主要利用了气凝胶的 持性;
(3)一架钢铁制的飞机质量为150t,若机身体积不变,材料变为气凝胶后,它的质量相当于下列的 (ρ钢铁=8g/cm3)
A.一片鸡毛
B.一个鸡蛋
C.一个普通中学生
D.一辆卡车
27.老师讲了“物质的密度”这节课后,小明和小楠对
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
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
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__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6-8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
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图6-8
(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6-8乙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________g,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 cm3,则柑橘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又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接着小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在思考,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在科技节活动中,有一项挑战项目:如图所示,A、B、C、D是装满了某一种材料(细盐铁粉、米粉中的一种)的四个不透明的轻质密闭容器要求在不打开容器的前提下,将其中装有相同材料的两个容器挑选出来提供的器材有:
①与密闭容器同样的空容器各一个;
②天平和水按下列步骤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1)用天平分别测出图6-9中四个密闭容器的质量mA、mB、mC、mD;
(2) ;
(3)若满足关系式: = (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则A、C两容器中所装材料相同。
图6-9
第6章 质量和密度测试卷
1.A 2.B 3.A 4.C 5.B 6.D 7.D 8.A 9.C 10.A
11. (1)m (2)km/h
12. 5×103 2.7×103
0.08
8:1
15. 2.5 kg/m3 8
16. 160 700
零刻度 左 相平
不变 变小
19. (1)0.8×103 kg/m3 (2)42
20. 不变 小于
21. (2)减小
22.(1)右;(2)62;3.1;(3)不变
23.特性 鉴别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2)m2-m1
【评估】 (1)量杯的分度值太大(2)烧杯中有液体残留
【分析与论证】 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24.解:石油的密度:ρ===0.8g/cm3=0.8×103kg/m3;
石油总质量: m总=ρV总=0.8×103kg/m3×50m3=4×104kg=40t.
答:这节油罐车所装石油的质量是40t.
25.解:(1)V水= =550cm3=550mL,所以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为550ml.[来源:.(2)V酱油=V瓶=V水=550ml
装满后至少能装酱油m酱=ρ酱V酱=1.1g/cm3×550cm3=605g=0.605kg
答:(1)每瓶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550ml.(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0.605kg的酱油.
26.(1)密度;(2)隔热性好;吸附性好;(3)C
27.(1)水平 左 (2)220.8 0.96×103
(3)偏大 柑橘表面沾有水,导致测量的质量偏大
(4)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小楠借助牙签使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量筒测得小烧杯中的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柑橘的体积
(5)量筒所测水的体积偏小,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28.(2)用天平分别测量出四个装满水后容器的质量m′A、m′B、m′C、m′D;
(3)=。
(解:轻质密闭容器,即质量可不计,用天平分别测量出四个装满水后容器的质量m′A、m′B、m′C、m′D
即与四个容器容积相同的水的质量,根据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m=ρV,若满足=,则A、C两容器中所装材料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