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0《苏武传》复习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0《苏武传》复习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8 00:3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苏武传》
一、文化常识:
(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西汉的历史,它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作者班固,与其父班彪,其弟班超,合称三班。
(2)郎:古代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汉朝制度,凡职位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举子弟一人为郎官。
(3)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
(4)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古代使臣所持的信物(及凭证)。
一、文化常识:
(5)假吏:临时充任的官吏。
(6)斥候:古代的侦察兵。源于汉代,分骑兵和步兵,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专门察望敌情。
(7)阏氏: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
(8)相坐:一人犯了罪,相关的人连同治罪,又叫“连坐”、“随坐”。
(9)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四夷:为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之泛称也。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10)奉车:即奉车都尉,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
(11)驸马:即驸马都尉,汉时为掌管车辆、马匹的官员。三国以后开始成为帝王女婿的称谓。
(12)斧钺:古代酷刑中的一种,意思是用斧钺劈开头颅,使人致死。
(13)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一、文化常识:
(14)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15)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16)上林、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
(17)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
一、文化常识:
二、课文挖空:
第1段 武,字子卿。少以(   )父任,兄弟并(   )为郎。稍迁(   )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   )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   )行(   )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①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   )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   )币(   )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①以( 因为 )   ②并( 都 )  ③稍( 渐渐 )  
④迁( 升迁,升任 ) ⑤数( 屡次 ) ⑥窥观(窥探观察)
⑦十余辈( 十几批 ) ⑧当( 抵押 ) ⑨丈人( 对长辈的尊称 )
⑩行( 辈 ) 假吏( 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 )
置( 准备,备办 )    币( 财物 )
第2段 方(   )欲发(   )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   )胡中。②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   )与副张胜相知(   ),私候(   )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   )蒙(   )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   )与常。
①方( 正要 )  ②发( 打发,派遣 ) 
③没( 陷入而不能脱身 ) ④素( 一向 )
⑤相知( 相熟识,有交情 ) ⑥候( 拜访 )
⑦幸( 希望 ) ⑧蒙( 蒙受,得到 ) ⑨货物( 财物) 
第3段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   )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以状(   )语武。武曰:“③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   )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   )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①生得( 被活捉 ) ②治( 审理 ) ③发( 暴露,泄露 ) ④状( 情状,情况 ) ⑤引( 牵扯 ) ⑥即( 假使 )
第4段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   )生,何面目以归汉!”引(   )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   )召医。凿地为坎(   ),置煴火,覆武其上,蹈(   )其背以出血。武气绝(   ),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   )归营。④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①受辞( 听取供词 ) ②虽( 即使 ) ③引( 举,拿 ) ④驰( 骑马 ) ⑤坎( 坑 )
⑥蹈( 同“搯”,叩击、拍打 ) ⑦绝( 断绝 )  
⑧息( 呼吸 ) ⑨舆( 用车载送 )
(第5段)⑤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   )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   )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   )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   )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⑥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   )两主,观祸败。若(   )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①当( 判处 ) ②相坐( 相连坐(治罪) ) ③拟( 比画 ) ④然( 这样 ) ⑤膏( 滋润 ) ⑥因( 通过 )
⑦斗(使……相斗) ⑧若( 你 )
第6段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   )欲降之。乃幽(   )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   )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⑦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   )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   )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   )纺缴,檠(   )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
①愈益( 更加 ) ②幽( 囚禁 ) ③雨( 作动词,下 ) ④廪食( 官府发给的粮食 ) ⑤去( 同“弆”,收藏 )
⑥杖( 作动词,执、拄 ) ⑦网( 作动词,结网 )
⑧檠( 作动词,用檠矫正(弓弩) ) ⑨穷厄( 困顿 )
(第7段)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   ),陵降,不敢求(   )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   )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   )欲相待。⑧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   )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触柱折辕,劾(   )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   )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   )矣。独有女弟(   )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   )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   )高,法令亡常(   ),大臣亡罪夷灭(   )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   ),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   )斧钺汤镬,诚(   )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①明年( 第二年 ) ②求( 访求 )  ③素( 一向 ) ④虚心( 诚心 ) ⑤长君( 苏武的大哥苏嘉 ) ⑥除( 门与屏之间的通道 ) ⑦劾( 判决 )  ⑧祠( 祀 )  ⑨不幸( 对去世的委婉说法 ) ⑩更嫁( 改嫁 ) 女弟( 妹妹 ) 系( 拘禁,关押 ) 春秋( 年纪 ) 亡常( 没有定规 ) 夷灭( 诛灭,这里指全家杀尽 ) 成就( 栽培,提拔 ) 亲近( 亲近之臣 ) 蒙( 受 ) 诚( 的确 )
第8段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   )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   )今日之欢,效(   )死于前!”陵见其至(   )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   )于天!”因泣下沾衿(   ),与武决(   )去。……
答案①分( 料想,断定 ) ②毕( 尽 ) ③效( 献出 ) ④至( 极,最 ) ⑤通( 达 ) ⑥沾衿( 沾湿了衣襟。衿,同“襟” ) ⑦决( 同“诀”,辞别、告别 )
第9段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   )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   )自陈道(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语以让(   )单于。⑨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①诡言( 欺骗说 ) ②具( 完全,详尽 ) ③陈道( 陈述说明 ) ④如( 依照 ) ⑤让( 责备) 
第10段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①以( 同“已”,已经 ) ②物故( 死亡 ) 
③凡( 共 ) ④以( 在……的时候 )
①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趁此赠送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得分点:嘉、以、因、赂、答,“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
②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得分点:见犯、重、负)
③单于认为苏武节操壮烈,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却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得分点:壮、候、问、收系)
④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主上,背弃双亲,在异族那里做俘虏,要见你干什么?(得分点:畔,“何……为”句式)
⑤你终究不能回归汉朝,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您对汉朝的)信义又能在哪里显示呢?(得分点:亡、见)
2.【答案】D
【解析】
A项,句意是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告发了这件事。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补充准确。
B项,句意是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补充准确。
C项,句意是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见了汉使),补充准确。
D项,句意是(李陵)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补充错误。
3.【答案】B
【解析】
B项和例句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A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 肥沃”;
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壮”;
D项,名词用作动词,译为“执、拄”。
4.
【答案】D
【解析】
A项,均为名词作动词,“舆”指用车载送,“杖”指执、拄。
B项,均为意动用法,“壮”指认为……豪壮,“乐”指认为……快乐。
C项,均为使动用法,“斗”是使……相斗,“归”是使……归。
D项,“夜”是名词作状语,在夜间;“网”是名词作动词,结网。
故选D。
5.
【答案】A
【解析】
①②⑤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分别是:使……投降,使……受辱,使……争斗。③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④⑥⑦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分别是:用檠矫正弓弩,下,拄着。
故选A。
6.
【答案】C
【解析】
C项,“黄门逐渐为中枢行政机构”有误。黄门,官名,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的简称。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由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
7
【答案】D
【解析】
D项,“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表述错误。周代五等爵位是指“公、侯、伯、子、男”,没有“王”。
8
【答案】A
【解析】
A项,“白居易以爵名称呼自己”错误,“司马”是自称官职。
9
【答案】D
【解析】
D.“是汉武帝的年号”错误,“始元”是汉昭帝的年号。
三、拓展练习
10.C
句意:于是将所有的旌旗尽行砍倒,与珍宝一起埋入地下,李陵命将士每人身带二升干粮,一片冰,约定到遮虏鄣会合。李陵与韩延年都跨上战马,十几名壮士跟随。匈奴几千名骑兵追击,韩延年战死。
“斩”的宾语是“旌旗”,如果与“及珍宝”相连,则“珍宝”也成为“斩”的宾语,明显搭配不当,故应在“旌旗”断句,据此排除AB。
“陵与韩延年”做句子主语,不可与上文的“相待”相连,故应在“陵与韩延年”前断句,排除D。
三、拓展练习
11.B.“单于……是我国古代中原人对匈奴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用称呼”错误,应是“我国古代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用称呼”。
12.C.“他对生擒单于很有把握,于是黄昏后独自身穿便衣出营前去,结果出乎意料,竟然没有成功”分析错误,根据原文相关信息可知,这里只是表明李陵对生擒单于的决心,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13.
(1)李陵的部队被困在山谷中,匈奴军在山上,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
(1)“居”,被困;“四面”,方位名词作状语,从四面;“矢”,箭。
(2)即使古代史书所记载的事迹,图画所绘的人物,凭什么(怎能)超过你!
(2)“虽”,意为“即使”;“竹帛”,借代手法,指史书;“何以”,宾语前置句,译为“凭什么”“怎能”。
14.
①匈奴军队的强大。②管敢军候的叛变。③汉军死伤惨重,弹尽粮绝。
1.对于李陵抗击匈奴失败的因素,从文中“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可知,由于汉军与匈奴军队力量悬殊,匈奴军队过于强大,这是李陵失败的因素之一。
2.从文中“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后救,射矢且尽,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可知,管敢军候叛变,将李陵军中的情况都告诉了单于,这也是李陵失败的重要原因。
3.根据文中“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士卒多死,不得行”可知,汉军死伤惨重,弹尽粮绝,这是李陵失败的根本原因。
参考译文:
(一)
李陵字少卿,他善于骑马射箭,对人有仁爱之心,谦让下士,名声很好。汉武帝认为他具有李广的风范,命他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二千余里,经过居延地区察看了地形,不见匈奴,返回。天汉二年,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浚稽山扎营,与单于相对,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军队居于两山之间,李陵领兵冲出营垒摆开队伍,前行拿戟、盾牌,后行拿弓弩,下令:“听到击鼓声就进攻,听到鸣金就收兵。”匈奴见汉军人少,径直向前扑向汉军营垒,李陵挥师搏击攻战,千弩齐发,敌兵应弦而倒。匈奴军败退上山,汉军追击,杀死几千敌兵。单于大惊,召集左右步、骑兵八万多人一起围攻李陵。此时李陵军处境越发凶险,匈奴骑兵多,一日交战数十回合,汉军又杀伤匈奴二千余人。
匈奴作战不利,打算撤兵离去,恰好李陵军军候管敢被校尉欺辱,逃到匈奴军中投降,一一说出汉军实情:“李陵部队并无后援,箭矢也即将用尽,应当派精锐骑兵用弓箭射杀他们可立即击破。”单于于是派兵截断汉军的道路,猛攻李陵。李陵的部队被困在山谷中,匈奴军在山上,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李陵继续向南退却,尚未到达鞮汗山,一天中五十万支箭已全部用尽,于是放弃辎重车辆,继续前行。此时军中士兵还有三千余人,只能砍下车的辐条拿在手中做武器,汉军退入峡谷之中。单于亲自率兵截断汉军后路,指挥匈奴兵卒将山上巨石滚入谷中,汉军多数死去,不能前进。黄昏以后,李陵独自一人身穿便衣走出大营,止住左右随从说:“不要跟着我,我要独自一人生擒单于!”过了很久,李陵返回来,叹息着说:“兵败,就死吧!”于是将所有的旌旗尽行砍倒,与珍宝一起埋入地下,李陵命将士每人身带二升干粮,一片冰,约定到遮虏鄣会合。李陵与韩延年都跨上战马,十几名壮士跟随。匈奴几千名骑兵追击,韩延年战死。李陵说道:“我已无面目报答陛下了!”于是投降。
(二)
于是李陵安排酒筵向苏武祝贺,说:“今天你还归,在匈奴中扬名,在汉皇族中功绩显赫。即使古代史书所记载的事迹,图画所绘的人物,凭什么(怎能)超过你!我李陵虽然无能和胆怯,假如汉廷姑且宽恕我的罪过,保全我的老母,使我能实现在奇耻大辱下积蓄已久的志愿,或许同曹沫在柯邑订盟差不多,这是我以前所一直不能忘记的!算了吧,让你了解我的心罢了!我已成异国之人,这一别就永远隔绝了!”李陵泪下纵横,于是同苏武诀别。苏武八十多岁,神爵二年病逝。
关于气节的名句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禹》)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7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8.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