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07 23:4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395年
东罗马
帝国
法兰克王国
西罗马
帝国
查理曼帝国
德 意 法
拜占庭帝国
(476年灭亡)
拜占庭帝国
信奉基督教
历经12个朝代
93位皇帝
延续了1058年
圣索菲大清真寺
【问题】为什么拜占庭帝国能够延续一千多年?
圣索菲亚大教堂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1.知道拜占庭帝国的由来、发展和灭亡的基本史实;
2.掌握《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部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3.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以及拜占庭帝国灭亡对我们的启示。
学习目标
【问题】阅读P47导语内容,简述为什么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
1.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P47
罗马帝国分裂后,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1.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P47
【探究案】P38
(1)由来:东罗马帝国定都
,君士坦丁堡原称
,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
拜占庭帝国
(395年—1453年)
历经12个朝代
93位皇帝
延续了1058年
圣索菲大清真寺
【问题】为什么拜占庭帝国能够延续一千多年?
农业
商业
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西亚、北非等地区
【探究案】P38
(1)原因:拜占庭帝国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社会比较稳定,保存了西方古典文明,文化发达。
查士丁尼大帝
(483年-565年)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成为东罗马皇帝。
他为实现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的梦想,对内加强贵族统治,对外积极扩张。
罗马帝国分裂之后,法制体系比较混乱,不利于帝国的统治。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1.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秩序,
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528年,由10名法学家组成的法典编纂委员会
P48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2.构成:
①《查士丁尼法典》
②《法学汇纂》
③《法理概要》
④《新法典》
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P48
①《查士丁尼法典》
②《法学汇纂》
③《法理概要》
④《新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法令
史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
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
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
被释自由人是从合法奴隶地位中释放
出来的人。现在朕对于一切被释放自
由人,一律给予完全自由公民的资格。
①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史料二:根据朕的宪令,若非特殊情
况,私人财产是不得侵犯的。私人财
产包括:金钱、房产、土地、奴隶...
②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总称
民法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3.评价:
① 仍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
②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③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P48
【问题】拜占庭帝国版图的涵盖了哪些古代文明?
兼收并蓄,创造出极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吸收了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
继承了希腊罗马、基督教的古典文化
二、拜占庭文化:
P49
二、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它保存了大量的

为后来的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
P49
希腊、罗马古籍
拜占庭帝国
(395年—1453年)
历经12个朝代
93位皇帝
延续了1058年
圣索菲大清真寺
【问题】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为什么走向衰落?
大规模征战,基本恢复了罗马帝国的疆域
查士丁尼在西方的统治未能持久。
旷日持久的征服战争,导致拜占庭国力耗竭,民怨沸腾。
565年查士丁尼死后,东罗马走向衰落。查士丁尼的复兴之梦最终失落。
【问题】阅读课本P48,利用时间轴的形式,简单梳理拜占庭帝国衰落的过程。
7世纪
9世纪
14世纪
1453年
阿拉伯人入侵
面临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
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十字军东征(1096—1270)
在罗马教皇准许下,由西欧封建领主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8次,持续近200年。
十字架是基督教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
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2年)
土耳其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灭亡。
阿拉伯人入侵
多个外部军事势力进攻
三、拜占庭帝国灭亡
1.过程:
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
7世纪
9世纪
14世纪
1453年
攻破君士坦丁堡,灭亡
【材料】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成就,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三、拜占庭帝国灭亡
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①长期的对外扩张导致国库空虚;
②外敌势力的入侵;
③封闭保守的心态,不屑于学习其他文明的优点。
三、拜占庭帝国灭亡
3.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启示:
①开放创新促进发展,保守狭隘导致落后。
②只有居安思危,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