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1.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应用(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1.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应用(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07 22:44:53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3节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知识回顾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 。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3.正确使用刻度尺 、 、 、 。
4.误差: 值与 值之间的差异。
5.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m
刻度尺
会放
会看
会读
会记
测量
真实
s
一、长度的“间接”测量
A.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活动1
累积法
步骤:
(1)用刻度尺测量出n张纸的总厚度为D
(2)算出一张纸的厚度d=D/n
注意:最终结果要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 总张数 总厚度 一张纸的厚度/mm 平均值/mm
1
2 3 在测量时要进行估读,估计值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这样就产生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这种误差.
B.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
步骤:
(1)将圆规的两脚张开一定的角度,用刻度尺测出两脚间的距离d。
(2)从曲线的一端开始,依次利用圆规的两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段数n。
(3)曲线的大致长度等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乘以分割的段数即l=dn。
分割法
B.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
(1)找一条足够长的细棉线,让其一端和曲线的一端重合,沿着曲线把细线紧贴在曲线上,直至曲线的另一端,并在细线上做上记号。
(2)把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即为所要测量的曲线的长度。
以直代曲法
步骤
C.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
步骤:
(1)使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刻度尺左边的一段重合,调整三角板的位置使另一条直角边对准刻度尺上的某一条刻度线。
(2)将硬币立放在刻度尺上,使其与三角板和直尺相切。
(3)在硬币右端再放一个直角三角板,使其一条直角边与刻度尺右端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圆周相切。
(4)从刻度尺上读出两个直角三角板相互平行的两条直角边间的距离即为硬币的直径。
辅助工具法
点击下方图片
——观察测量硬币直径的动画
D.测量细金属丝的直径
步骤:
(1)将细金属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后用刻度尺测出长度为L
(2)算出金属丝的直径为d=L/n
累积法
活动2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水、烧杯
2.认识量筒(量杯)
量筒
量杯
注意:(1)测量范围
(2)分度值
(3)量筒和量杯的区别
(4)读数:如果量筒或是量杯里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量筒或量杯里的液面是凸形的,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23.0mL
25.0mL
视线与凹面的底部相平
视线与凸形的顶部相平
点击下方图片
——观察测量液体体积的视频
(2)用量筒测量一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1.器材:
量筒(1个)、细线(1根)、待测石块、水、烧杯(1个)
2.步骤:
(1)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量筒
(2)用量筒取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液面的示数V0
(3)用细线拴住石块,缓慢放入量筒中,使石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液面的示数V1
(4)待测石块的体积V= V1- V0
你身上的“尺”和“表”
活动3
A.你身上的“尺”
B.你身上的“表”
在正常的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多少次?能否用它作为“表”来估测时间呢?
思考
测量脉搏:平静地坐下来,测出你10次脉搏的时间.
次序 10次脉搏时间/S 10次脉搏平均时间/S
1
2 3 1.小明上学时从校门到教室大约要走200步,则校门到教室的距离大约是(  )
A.20m B.100m C.300m D.1000m
B
练一练
解析: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
2.对一些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小明本人的身高约为 165mm
B.圆珠笔的长度约为 15cm
C.讲台的高度约为 75dm
D.万里长城的长度约为 6300m
B
解析: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圆珠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5cm左右。故B符合实际;讲台的高度约25cm,即2.5dm。故C不符合实际;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长度约6370km=6.37×106 m。故D不符合实际。
D
3.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择是(  )
A.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B.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
解析:1角硬币的厚度较小,直接测量一个硬币的厚度时,产生的误差较大,需要用累积法,一次测量出多个硬币的总厚度,除以硬币的个数,故ABC错误,D正确。
4.小林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①测1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②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把曲线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直线组成的,用圆规量取一段较小的半径,从一端量到另一端,最后用圆规所量次数×半径,就可算出曲线的长度;③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其中测量方法相同的是(  )
C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①③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和细铜丝的直径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测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所以要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故二者方法相同;②把曲线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直线组成的,用圆规量取一定的较小的半径,从一端量到另一端,最后用圆规所量次数×半径,就可算出曲线的长度,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C
5.在用量筒和细线测量一块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往量筒里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俯视量筒读数为V1,再放入小石块,然后蹲下身去仰视读数为V2,则小刚测量的小石块的实际体积为(  )
A.等于V2-V1 B.小于V2-V1 C.大于V2-V1 D.无法判断
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即V1偏大;若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即V2偏小,已知小刚测出小石块的体积V=V2-V1,所以测出比其实际体积偏小。
长度和时间
测量的应用
化曲为直法:测量曲线的长度
身上的尺和表
累计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辅助工具法:测量硬币的直径
身上的尺:一步约为0.5m
课堂小结
长度法间接测量
工具:量筒和量杯
刻度分布:量筒刻度分布均匀,量杯刻度分布上密下疏
读数:眼睛需正视
身上的表:脉搏一分钟跳动约75次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