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高一—粤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一第三章
第一节 发现与明确设计问题
发现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发现问题VS解决问题
20世纪初期,福特公司有一台电机坏了,两个月来请高人无数都没修好,公司上上下下都很着急。有人说,某家小公司有个叫斯坦门茨的德国人,刚刚移居美国,听说他对电机挺精通的,要不请他来试试。
请来后,斯坦门茨围着电机转了两天,一边观察一边计算,最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的某个地方画了1条线,说:“这里面,线圈减少16圈,就行了。”大家一开始还不太相信,你是谁呀 火眼金睛 怎么能从外面看到里边
但真的拆掉16圈后,电机转起来了,一切技术指标均好。福特公司经理很高兴,问他要多少报酬,他说:“1万美元。”经理吓了一跳,这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就说,你给我拉个明细表吧,把这1万美元的各项费用依据都写清楚。
斯坦门茨想都没想就说:“不用写了,用粉笔画1条线,值1美元;但知道在哪里画线,值9999美元。”这个回答让经理对斯坦门茨刮目相看,他当即决定以福特公司的最高薪酬把这个罕见之才挖了过来,那1万美元当然也照付了。
一条线与一万美元
许多技术作品是源于生活的需求
设计问题的来源
用户指定的设计问题
设计者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地发现的设计问题
人类生存遇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设计问题的来源
设计问题的来源
例如:为了解决进食,人们设计了勺子、筷子,西方人发明了刀叉。
第一种情况:人类生存遇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设计问题的来源
又如:为了解决如何清洁牙齿的问题,人们设计出了牙刷和牙膏。
第一种情况:人类生存遇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设计问题的来源
例如:桥梁的设计、房屋的装修设计等
第二种情况:用户指定的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的来源
第二种情况:用户指定的设计问题
又如:为了解决空气阻力问题,汽车、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需要不断改进设计。
第三种情况: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问题
设计问题的来源
例如:中国进行的深空探测计划,
现在我国的火箭推力不足,必须
研制大推力火箭。
第三种情况: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问题
设计问题的来源
又如:贝尔是治疗耳聋的医生。他的工作使他对声音如何用电来传递产生了兴趣。
1876年贝尔电话研制成功。
第一、第二种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较明确,主要是针对一般的和已有的问题提出的。
第三种问题是全新的,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思考、细致入微的工作、独具慧眼的发现。它既可以挑战和拓展我们的能力,又有可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必然碰到的
别人给出的
主动发现的
生活(衣、食、住、行等)
需要(别人发现不足)
主动思考(开发新产品)
问题来源
立即行动
日常生活是设计问题的重要来源。
请同学们主动去发现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来源,以教室为例,可以从课桌、椅子、讲台、黑板、黑板擦等等方面,去发现你认为值得探究的设计问题。
擦黑板板书时,粉尘很大。
课桌容量不足,放书本不方便。
经常看黑板眼睛易疲劳,容易近视。
立即行动
案例
观察生活
发现问题
实地调查
收集信息
明确问题
设计构想
基础的、一般的问题
衣、食、住、行等
别人发现的问题、需求
设计者主动发现的问题
既可以挑战和拓展我们的能力,
又有可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1、设计问题一般都来自三种情况:第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的问题,如人类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第二种是__________的设计问题,如桥梁、房屋的装修设计等;第三种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设计问题。
课堂练习
2、以下设计,哪一项是设计者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发现的( )
A、个性化蛋糕的设计 B、房屋的设计
C、桥梁的设计 D、双肩包书包的设计
A
人类生存遇到的必须
解决
用户指定
设计者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发现
4、“盲人防溢水杯”的发明者,是在看到他的一个盲人朋友倒水时,用手指插进杯里试探水的高度,他认为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卫生,从而萌生了发明“盲人防溢水杯”的动机。这个事例说明( )
A、因为和盲人时朋友而产生发明动机
B、观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萌生发明动机
C、受盲人之托而萌生发明动机
D、只要看到盲人倒水就能产生发明动机
课堂练习
B
3、小明每次发现用吸管喝饮料的时候,吸管总是折了吸不到,为了解决问题他发明了折叠弯管,问题的发现通过( )
A、观察日常生活 B、收集和分析信息
C、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 D、他人上门求助
A
6、下列哪种发现问题更具挑战性,更利于技术的进步( )
A、人类生存遇到的必须解决
B、别人提出的需要设计者解决的问题
C、设计者自主发现并要解决的问题
D、以上皆是
课堂练习
5、英国詹姆斯·哈格里活斯有一次无意中碰翻了家里的纺纱机,他发现纺车锤竖立时仍能转动,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新式纺纱机,这个案例说明问题的来源是( )
A、日对常生活的观察 B、技术试验、技术研究
C、收集信息 D、灵感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