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历史概念复习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历史概念复习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08 16:1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历史概念复习
一 历史概念的含义
内涵——是历史概念的质,反映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含义,
外延——是历史概念的量,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所包含的范围或过程。它是对历史概念内涵的一种解释和延伸,使历史概念的内涵更加丰富。主要有背景和原因、过程和表现、结果和影响等。
二 历史概念学习的重要性
1.历史概念学习是历史课程教学与考试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2.历史概念学习是历史学科学习的基础
历史概念作为历史学习的基础和准备,在历史课程学习、历史框架建构、知识考核选拔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只有掌握好基础的历史概念,了解和分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真正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3.历史概念学习是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基础
历史知识体系的形成有赖于历史概念逻辑关系的科学处理,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演绎。历史概念的时序性和相关性,为不同历史知识结构的建构和实践提供基础,也在不同的知识结构体系中丰富自身的内涵和意义,相互融合相互发展。
4.历史概念学习是学生历史思维培养的重要过程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没有概念就无法形成思维,就没有思维。历史概念既是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分析、总结,也是开始新的历史概念学习、形成历史概念系统的开端。
历史史实概念可以分为:历史人物概念、历史事件概念、历史现象概念、历史制度概念、历史史料概念等五类。
(1)历史人物概念。只要是在历史上出现过的人(史料记载的人物、口耳相传的人物)都属于历史人物概念。历史人物是这样一类人: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有一定身份地位。一般从三个方面对历史人物进行了解:人物身份(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群众等)、生平主要活动、对历史的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2)历史事件概念。指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典型的如历史上的无数次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这些事件往往发生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持续时间或长或短,有许多历史人物参与(起领导作用领袖是其中的代表),演绎出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对参与事件的各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 历史概念的分类
(3)历史现象概念。人反映的是历史上较长时间内存在的比较稳定的风气(或风尚)与特性,这种风气与特性发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经济现象如经济重心的南移、银贵钱贱。政治现象如贞观之治、藩镇割据等。文化现象如百家争鸣、西学东渐等。
(4)历史制度概念。它概括、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典章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土地赋役制度、军事制度、司法制度等。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郡县制、皇帝制、三省六部制等。经济制度如均田制、两税法、一条鞭法等。
(5)历史史料概念。它以一定的物质形式存在于过去和现在的历史中,这些概念的实物在今天依然存在,是历史的见证。史料概念包括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典籍图书、文献著作、法典条约、文件宣言等,如司母戊方鼎、甲骨文、《史记》、《南京条约》、《北大西洋公约》等。
四 例说历史概念学习法
代议制
(一)代议制的内涵
(二)代议制的类型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 ——钱乘旦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责任内阁制
关键词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
英国政体的运作模式
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 ②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③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德意志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
专制主义
军国主义
关键词
确立
政体 皇帝
宰相
议会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联邦制
君主立宪
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对外政策、主宰议会等大权
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普选产生,作用很小。
①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法律等权限
②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立法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节选: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官吏任免权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军事权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对议会控制权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外交权
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正是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
——易中天
关键词
三权分立
制约平衡
总统
最高法院
国会
可否决国会的法律
以2/3以上多数再次通过
任命最高法官
宣布总统行为违宪
总统任命法官需经参议院通过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违宪
(行政权)
(立法权)
(司法权)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法国共和制的基本内容:
众议院
参议院
选 民
(普选产生)
(立 法 权)
(行 政 权)
参众联席会议选出
负责
选举
组成国民议会
(间选产生)
同 意
得 到
解 散
总 统
内阁部长
组成政府
可 以
任命
1特点:
2 根本原因:
3 确立途径:
4 最终确立时间:
5 理论来源:
民主选举、议会立法、权力部门间相互制衡。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
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
启蒙思想
(三)代议制的外延
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制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
——列宁《论国家》
6 评价
进步性:
局限性:
1)否定了君主专制。
2)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1)维护资产阶级内部民主;
2)在欧美部分国家仍尚未成熟
3)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广泛影响。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行政权
立法权
权力中心
特点
相同点
君主立宪制
首相
内阁
皇帝
宰相
民主共和制
总统
总统
内阁
国民议会
国会
上下两院
议会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
君主虚位
议会至上
皇帝权重
三权分立
制约平衡
艰难反复
1.民主选举 2议会立法
3.都权力分立并制衡
7历史规律
以17世纪的英国为开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逐渐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建立的资本主义政体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列宁
历史规律
横向比较:
体现出多样与统一、特色与本质。
纵向比较:
体现出继承与发展、创新与质变。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把民主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节选自十八大报告
“民主”一词在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69次。
——《英国金融时报》
依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中国民主的认识?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国民性都由之决定。
——钱乘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