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历史现象,认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在经济 、政治和文化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动。
通过运用唯物史观解释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理解其政治立场,掌握百家争鸣局面的意义。
【预习新知】5’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与社会转型
1. 春秋时期,有些人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还有个力士叫牛子耕
2.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祝聃射王中肩,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 ——摘自《左传》
3.孔子周游列国,14年间,带着学生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历史现象:1.春秋时期有的人以牛、耕、犁作为名字,说明此时已经出现牛耕
2.春秋时期郑伯与周王作战,且伤及周王,说明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增强。
3.孔子与学生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说明私学兴起,士阶层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试图影响现实政治。
【探究解疑】
二、用唯物史观的观点解释以上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15’
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必备知识】
三、商鞅变法5’
四、春秋孔子、老子和战国百家争鸣5’
时期 学派 人物 主要思想
春秋 儒家 孔子 “仁”;“为政以德”;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有教无类”;私学;《论语》
道家 老子 “道”;朴素的唯物论(天人合一)和辩证法;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战国 儒家 孟子 人性善,“仁政”
儒家 荀子 人性恶,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 逍遥自由
墨家 墨子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法家 韩非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以法为工具治理国家;中央集权
阴阳家 邹衍 “相生相胜”
五、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10’
春秋战国时期(前 770 年~前 221 年)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社会转型时期,也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时期,呈现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生产力提升,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小农经济产生并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工商业繁荣。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增强,分封制逐渐瓦解,礼崩乐坏,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各国进行变法,富国强兵,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文化上,春秋时期打破西周“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私学兴起,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各学派提出政治主张,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也成为后世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出现“定于一”的思想,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民族关系上,春秋时期,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战国时期,周边各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
【反馈练习】5’
(2021·山东合格考)从春秋到战国,我国民族关系出现重要变化,主要表现在周边各族
A. 大量迁居黄河流域 B. 生产方式迅速封建化
C. 华夏认同不断发展 D. 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
(2020·山东合格考)春秋战国时期,主张统治者应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的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2021·山东高考)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
(2020·山东高考)2.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