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mm
2.主要经历:
①朱元璋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
②17岁时,父母、大哥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寺庙做和尚。
③元末农民起义后,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起义军的首领。
朱元璋:实现布衣到皇帝的逆转
1.原名:朱重八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明朝的建立、巩固
mm
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mm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今南京)
mm
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布衣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mm
据材料,概括行省长官有哪些权力?
材料一: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行省长官掌管地方的行政、财政、军事。
mm
地方分权将会威胁中央政府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1.在地方的措施
②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mm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元:
行省制度
地方
明:
地方
布政使司
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
民政、财政
司法
军务
mm
据材料分析朱元璋杀胡惟庸的原因
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有害于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mm
丞相权倾朝野,朕寝食难安啊
2.在中央的措施
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mm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目的何在?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朱元璋《皇明祖训》
目的: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
mm
废除丞相制度有何弊端?
“据统计,洪武17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3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处理批审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
后来,明成祖建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mm
有一些大臣把持着军政,军队都掌握在他们手中,这可不得不防啊!
2.在中央的措施
②将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mm
朱元璋是通过哪种方式知道宋濂请客的事情的?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
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mm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一切都在朕的掌控之中,甚好甚好。
3.特务机构
①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
②明成祖又成立了特务机构东厂。
mm
锦衣卫+东厂=“厂卫”
职能:
作用:
监视官民
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锦衣卫由皇帝的侍卫亲军组成
mm
4.思想文化
那些读书人如果自以为是,出现大逆不道的想法怎么办?
实行“八股取士”
mm
假如身处明朝,根据甲乙丙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三个谁会高中状元?
甲:喜欢标新立异,观点独道,想象丰富
乙:富有才情,尤其是写诗词歌赋
丙:记忆力强,能够一字不漏按照《四书集注》上的观点答题。
mm
①考试范围:
②答题限制:
③文体格式:
明朝科举考试细则
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八股文
mm
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②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八股文
通过八股文才能中举做官的途径被成为
“八股取士”。
mm
八股文有什么危害之处?
顾炎武:“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凡四百六十余人也。”
①八股文内容空梳,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②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mm
八股文有什么危害之处?
危害:禁锢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新能力,阻碍了中国科技文化的进步。
朱熹
mm
科举制度发展史
隋朝创立
唐朝完善
宋朝发展
明朝僵化
隋炀帝设立进士科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创殿试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实行八股取士
经济的发展
mm
农业 手工业 棉纺织业
丝织业
制瓷业
商业 mm
玉
米
甘薯
马铃薯
花生
辣椒
向日葵
1.农业的发展--
引进新品种
mm
农业 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手工业 棉纺织业
丝织业
制瓷业
商业 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制瓷中心——景德镇,所产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①北京、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mm
晋商:
徽商:
山西商人
徽州籍商人的总称
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足迹
遍布全国乃至海外,出现了有名的商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