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今天的语文课是一位外地来的老师给我们上的。老师说,上课可以有以下四种上法。她请我们选择。(最多选两项)
我的选择是( )。
A.老师讲,我们听。 B.老师教,我们学。
C.老师和我们一起学。 D.老师帮助我们自己学。
十六年前的回忆
预 习 单
1.读课文至少两遍,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2.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正确写正确。
3.思考: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
预 习 单
1.读课文至少两遍,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学 习 单
读完课文,我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李大钊的女儿( )。李大钊是在( )年( )月( )日被害的,年仅38岁。
李星华是在( )年写下这篇文章的,这年她32岁。
李星华
1927
4
28
1943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
李大钊是在(1927)年(4)月(28)日被害的,年仅38岁。
李星华是在(1943)年写下这篇文章的,这年她32岁。
预 习 单
2.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正确写正确。
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含糊地回答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 不能轻易离开北京
神情非常安定 心被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立刻就会意了
父
亲
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 侦探冷笑着
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
敌人
局势越来越严峻 几声尖锐的枪声
一间僻静的小屋 在法庭上
环境
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含糊地回答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 不能轻易离开北京
神情非常安定 心被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立刻就会意了
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 侦探冷笑着
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
局势越来越严峻 几声尖锐的枪声
一间僻静的小屋 在法庭上
父
亲
敌人
环境
预 习 单
3.思考: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
那年春天
4月6日早晨
十几天后
4月28日
烧书籍文件
被害
最后一面
(被提审)
思考题
李星华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表达( )。(最合适的一项)
A.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B.对父亲被害的悲愤之情。
C.对父亲的怀念与敬意。
D.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2—29自然段,找出描写“父亲”的动作、神态、语言、外貌
的语句。想一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用合适的词语做批注。
2.将自己的批注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3.整合组内同学的批注,将词语写在纸上。(字写大;一个词语一张纸。)
4.依次张贴。
忠于革命
语言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动作
神态
从容镇定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他们仔细地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大义凛然
外貌
神态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爱护家人
语言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思考题
李星华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表达( )。(最合适的一项)
A.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B.对父亲被害的悲愤之情。
C.对父亲的怀念与敬意。
D.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思考题
李星华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表达( )。(最合适的一项)
A.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B.对父亲被害的悲愤之情。
C.对父亲的怀念与敬意。
D.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