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 4 喜看稻菽千重浪 探界者钟杨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上册 4 喜看稻菽千重浪 探界者钟杨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6 17: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二单元学习目标
人文主题:
劳动光荣
目录:
4.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杨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6.芣苢《诗经 周南》
7.插秧歌
通讯报道
古诗
新闻评论
任务一:阅读资料,感知文体
什么是人物通讯?
任务一:阅读资料,感知文体
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报道内容,重在表现人物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
通讯:有记叙文的特点,可以记叙描写,有人物和事件;有新闻的特点,必须真实,有时效性。同时通讯又具有二者没有的特点;可以加入作者的观点和评论。
人物通讯类型
1.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也很常见。
3.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通讯具有
新闻性(新闻)
文学性(记叙文)
评论性(作者评论)
人物通讯中的主角类型:
①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②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③在不同岗位上辛勤劳动和创造,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巨大贡献的普通人。
④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喜看稻菽
千重浪
沈英甲

xiān
niè
biǎn
gěng
jīng






标题引用了谁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喜看:高兴地看到。菽:豆类的总称。千重浪:一层层波浪,喻指随风起伏的大片庄稼。
引用毛泽东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任务一:文章梳理,概括精神
段落结构 概括具体事件 人物形象及展现角度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合作:分析具体事件,从中总结出人物精神,并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立场
段落结构 概括具体事件 人物形象及展现角度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段落结构 概括具体事件 人物形象及展现角度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发现天然杂交水稻杂种第一代,但试种失败
严谨认真的实践者
(工作态度)
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失败
赞扬了袁隆平的实践精神
段落结构 概括具体事件 人物形象及展现角度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发现天然杂交水稻杂种第一代,但试种失败
严谨认真的实践者
(工作态度)
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失败
赞扬了袁隆平的实践精神
寻找并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
创新坚韧的研究者(学术品格)
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
赞扬了袁隆平的创新精神
坚持真理的捍卫者(道德操守)
用事实反驳对杂交稻的贬斥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和平大度
赞扬袁隆平实事求是、捍卫真理的态度
规划并培育超级杂交稻
心怀天下的寻梦者
(理想志向)
高度评价袁隆平的贡献
勇于担当,
不断进取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林为民
中国零售70年:从张秉贵到李佳琦
张秉贵与李佳琦,两位跨时代的销售明星,同样将卖货这一普通的商业行为变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表演。他们一个在百货大楼的柜台里、一个在直播间面对着手机镜头,折射出的,是属于中国零售业不同年代的风景。
票证时代:一货难求
  张秉贵生前工作过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创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大型百货商店,被称为“新中国第一店”。
  在这座百货大楼开门营业的同一年,中国发行第一张粮票,掀开了票证时代的大幕。
 新中国成立之初,商品供应匮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按照人口定量发行粮票、布票、油票等专用购买凭证。没有票证,即使有钱也无法购买到这些生活必需品。上世纪80年代,要是想买一台电视机,电视票发售的前一天晚上就要开始排队,去晚了就抢不到。
1993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退出历史舞台,长达近40年的商品紧缺时代才宣告结束。
中国零售70年:从张秉贵到李佳琦
改革开放时期:自由挑选
1952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277亿元。到2018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了38万亿元,年均增长11.6%。
中国零售70年:从张秉贵到李佳琦
电子商务时期:选择更多样
零售的场景由线下发展到PC端的网页。随着智能手机和5G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又让手机成为线上购买的主要入口,在社交领域,直播和短视频风靡一时。
在直播期间,李佳琦需要不断地说话,不断地展示他所销售的商品。他曾经在一场直播中亲身试色189支口红,以全方位地向顾客展示这些口红的特性。他的表现力和张秉贵很像。消费者爱看李佳琦的直播和短视频,不仅仅是因为想买他销售的产品,更多的是被他独树一帜的“表演”而吸引。
  但不同的是,张秉贵生活的年代,生活必需品供不应求,那样的场景早已成为历史。大部分商品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消费者不再担心买不到某类商品,让他们烦恼的往往是选择太多。因此,人们需要像李佳琦这样引导人们购买的KOL(关键意见领袖),他们被认为比普通消费者掌握更多、更准确的产品信息,他们的意见,可以作为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的重要参考。
1.明确文章写了哪些事件,这些事分别体现了人物哪些方面品质?
(1)用糖哄哭闹的小孩,表现了他的耐心细致、周到体贴。
(2)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表现了他体贴入微、急人所急、解人所解的品质。
(3)热情接待了气呼呼的女顾客,表现了他的热情大度、主动耐心、和蔼亲切。
(4)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他的服务态度,表现他的隐忍克制、爱岗敬业、公私分明。
(5)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质问后受到触动,表现了他自我反省、不断成长的品质。
(6)忆往昔被兵痞打,今天却收到女顾客的水果而感慨不已,表现了他懂得感恩、乐于奉献的品质
(7)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自己的商品知识,当好顾客的参谋,表现他主动求知、严于律己、视“为人民服务”为服务宗旨的品质。
(8)去吃夜宵,因座无虚席,厨房大师傅特地给他拿凳子而受启发,表现他善于剖析小事,思想觉悟高。
总而言之,他是一位热情体贴、细致周到、诚恳细致的优秀售货员。
“探界者”钟杨
叶雨婷
段落结构 概括具体事件 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人物品质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英雄”少年
种子达人
科学队长
“接盘”导师
生命延续
段落结构 概括具体事件 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人物品质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英雄少年
种子达人
科学队长
接盘导师
生命延续
从学习无线电专业转向研究植物学
“不安分”
有主见、勇于追求
赞扬钟杨有主见,勇于追求
主动到西藏采集种子的植物专家,为人类建立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
“钟大胆”
爱岗敬业
热心博物馆和科技馆的科普工作,撰写科普著作
赞扬了钟杨对科学的大胆、执着追求
“愿意教人”
热心科普
赞扬钟杨在科普方面的贡献卓越、影响广泛
培养学生,鼓励、帮助西藏研究生
“暖”
担当关爱
赞扬钟杨作为教育专家的责任与担当
甘为“先锋者”探索生命的边界
“先锋者”
牺牲忘我
高度评价了钟杨的“生命高度”
任务二:人物比较,归纳异同
比较三篇主人公的劳动贡献都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异同。
共性
三篇人物通讯员的主人公都是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在不同岗位上辛勤劳动与创造,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异性
(1)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水稻,培育杂交稻,勇于建立创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的途径,体现了对革命性科学创新的引领;
(2)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中用“一团火”温暖无数顾客,诠释出劳动模范的现实意义;
(3)钟扬身兼多重身份,在他工作的每一个方面都竭尽所能,致力于“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探索自己的边界”,思考和践行生命的意义。
2004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词——袁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2018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词——钟扬
颁奖词:立心天地厚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任务四:人物通讯,
4.总结 比较三篇人物通讯,总结人物通讯的一般写法
内容选材:选取的是具体、典型的事例
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辅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
人物形象:(1)运用典型的事件表现人物
(2)多方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
(3)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4)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展示人物的内心形象。
谋篇布局:(1)以小标题布局谋篇精细巧妙,运用倒叙的方式(1.3)
(2)倒叙写法。(1.2)
主旨意义: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人物新近行动表现人物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
这篇人物通讯写了哪几个方面?
这几个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一)探究人物品质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写袁隆平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注重实践,用于探索。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写袁隆平的学术品格,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写袁隆平的道德操守,坚持事实,实事求是
写袁隆平的理想志向,目标远大,不断进取,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这篇人物通讯写了哪几个方面?
这几个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一)理清层次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写袁隆平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注重实践,用于探索。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写袁隆平的学术品格,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写袁隆平的道德操守,坚持事实,实事求是
写袁隆平的理想志向,目标远大,不断进取,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总结写作特点
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
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
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
叙述顺序:采用倒叙的手段记录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
追述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发起挑战):发现特异稻(欣喜)——护理特别稻(满怀希望)——试种特异稻(失望)——分析研究(自信)——发现真理(收获)
本文在内容选材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选材?
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
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使人物生动,个性丰满,如立面前。
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① 2001年春节后第二天,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淡泊名利)
②1961年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92年发表文章,用事实说明杂交水稻能够“既高产,又优质。”。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⑤1986年以来,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
(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1)运用具体、典型的事例塑造人物
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一位老人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这几百亩试验田。他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不时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接着挽起裤腿走下了稻田。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2)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丰满人物形象、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
本篇人物通讯的写法:
内容选材:选取的是具体、典型的事例
人物形象:通过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传神。
运用具体、典型的事例塑造人物
谋篇布局:以小标题布局谋篇精细巧妙
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辅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
叙述顺序:采用倒叙的手段记录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
通讯:
第一、强调报道内容事件的真实性、时效性,彰显新闻的传播价值。
第二、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貌去教育人、感染人
第三、可以加入作者的观点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