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春》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8 20:2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你知道古人描写春天的哪些诗句呢,说给大家听听!




第一课时
重点:
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识记本文生字词。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文章的景物之美。
考点:
作家作品及生字词,把握景物特点。
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识记本文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欣赏文中的优美风景,感受春之美。
自学方法:
1.亲爱的同学们,请结合课下注释,先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相关知识,用笔圈画出重点信息,并大声背诵两遍。
2.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词,并通过问同学、老师或查阅工具书的方式,读准字音,弄懂词意,并识记、积累。
3.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朗读时,语速应该轻松、舒缓;对强调的部分,应该重读;有时为了表达需要,有的地方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自己先试着读一读,然后挑你喜欢的段落读给你的同桌听。看谁读得更有感情。
4.想一想,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内容?试着给这些描写段落分别起个好听的名字。
小组合作,讨论以下内容:
1.我来介绍作者朱自清!
2.我能读准字音!
蓑笠 朗润 嗡嗡 酝酿 卖弄 应和
嘹亮 黄晕 烘托 风筝 静默 舒活 抖擞
3.我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我来划分段落并给每幅画取个名字!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
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
蓑笠 朗润
嗡嗡 酝酿
卖弄 喉咙
应和 嘹亮
黄晕 烘托
风筝 静默
舒活 抖擞
suō lì
wēng wēng
mài nong
yìng hè
huáng yùn
fēng zheng
shū huó
lǎng rùn
yùn niàng
hóu long
liáo liàng
hōng tuō
jìng mò
dǒu sǒu
盼春
绘春
颂春
第一部分(1)
总写
第二部分(2-7)
具体写
第三部分(8-10)
总写
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通过五幅图画,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动人景象。
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
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春风图(风唱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绘春
基础题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窠巢(kē)黄晕(yūn)繁花嫩叶(nèn)
B.应和(hè)喉咙(hóu)披蓑戴笠(shuāi)
C.筋骨(jīn)嘹亮(liáo)呼朋引伴(yǐn)
D.薄烟(báo)抖擞(sǒu)花枝招展(zhāo)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春,是四季的第一季,有三个月,即农历一月(孟月)、二月(仲春)、三月(季春)。
C.在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天的节气有四个: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D.“东风”在古典诗词中,多指春风,它是春天的象征。
拓展题
写出两个含“春”字的成语及一句含“春”字的古诗。
成语( )( )
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题
古人描写春天的诗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第二课时
重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
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并进行描绘的写作手法。
考点:
掌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人物或事物……特点,抒发……感情。
2.拟人:运用比拟修辞手法,把……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人物或事物……特点,抒发……感情。
3.反复:运用反复修辞手法,强调人物或事物……特点,抒发……感情。
5.排比: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写出……内容,抒发……感情,增强语言气势。
目标:
1.了解作者写景的各种手法。
2.品析文章美妙的语言。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自学方法:
1.亲爱的同学们,请你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步:用横线从文中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并反复朗读;第二步:请你用笔圈画出你喜欢的语段中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副词,传神的动词以及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第三步:请你赏析这些词语和修辞在语段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第四步:在品味这些词句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请同学们认真品读文章最后三段,说说作者眼中的春天具有怎样的特点,并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出来,进而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大自然变幻多彩,四季都有着不同的风姿,请你试着用优美的语言(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描绘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并说出你的理由。
小组合作,讨论一下问题
1. 我来赏析我喜欢的句子。
2. 我来说一说最后三段春的特点。
(注意用一个字)
盼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喜春的感情。
运用反复手法,生动地表达出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诵读第1段,思考它和文章主体绘春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运用了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
①开篇点题
②总领全文
③引出下文
④奠定欢快、活泼的感情基调。
⑤表达作者喜春的感情。
在第③段里,作者运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描写春草?分别表现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偷偷地” “钻”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小草人的情态;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以及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赞美和喜爱。
“绿绿的”写小草的色泽,更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
“满是的”写出小草长势旺盛。
春草图
绘写春花,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花颜色的绚丽多彩,增强了气势,加强了语气;
表达出了作者对花朵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春花图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闹”字换成“叫”好不好?
不好,“闹”字写出了蜜蜂嗡嗡劳作的声响,呈现出繁忙热闹的景象,侧面写出春花的多,甜,艳的特点。
“叫”字只是写出了声音,缺乏美感。远不如“闹”字意蕴深厚,因此不能换。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的情态;
表达了作者对花朵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朱自清先生在描绘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时,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分别突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春风图
引用南宋志南和尚“吹面不寒杨柳风”
以“母亲的手”作比,突出了春风的温暖。
“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 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突出了春风的芳香。
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突出了春风的柔和。
触觉
嗅觉
听觉
春雨图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
屋顶上全龙者一层薄烟。”这句用了什么修辞?突出雨
的什么特点?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突出雨的细密、晶莹、
绵长的特点。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比喻: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突出春天的“新”。
比喻:把春天比作“小姑娘”,突出春天的“美”。
比喻: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突出春天的“力”。
赞春
本文最后三段用了什么修辞来描写春天的?它们分别突出了春天什么特点?(用三个字概括)
主旨
通过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我来描绘我最喜欢的季节。
我最喜欢的季节是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题:
1.下列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D.红的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___________________;一阵杜鹃啼,______________;一阵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
③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拓展题:
在美丽的日月湖边寻找春天的踪迹时,有的同学践踏的路边的草坪,你会怎样劝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题:
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