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一、教学分析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要求冲破旧体制的束缚。英国、美国和法国先后爆发反对封建专制或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第六单元主要讲述近代以来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本课讲述的美国独立战争是早期资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承第16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下启第18课《法国大革命》。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
本课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分别为独立战争的序幕、华盛顿与独立战争、《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子目的呈现方式是以历史的时序性为原则,独立咱证的序幕讲述的是北美独立战争前的社会状况和社会矛盾;华盛顿与独立战争这一子目讲述的是独立咱证初期的史实;《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讲述的是在《独立宣言》的鼓舞下,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美国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面对独立后出现的问题,制宪会议最终制定出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为美国的腾飞奠定了基石。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
从《五月花号公约》到《独立宣言》,从《邦联条例》到1787年宪法,美国人不仅为创建民族国家和民主政治提供了杰出范例,也在完善对自由的认识。美国建国的历史就是人们不断实践启蒙思想、追求自由的历程。本课教学内容就是把教材的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华盛顿与独立战争、《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邮寄整合,设计为三个部分:到彼岸去追寻自由、激情战斗争取自由、制度创新保障自由,三个内容是以历史事件的时序逐步推进的逻辑关系。
二、教学目标
了解美国独立与建国的背景、过程与结果,知道这一新型国家的创建在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掌握从历史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时空观念),掌握从文献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历史情境中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感受美国人追求自由的精神和重视规则、善于妥协、讲究务实的政治智慧,懂得民主和法治是保障自由的基石。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美国独立与建国的经过
2. 难点:美国的联邦制度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1)出示图片《自由女神像》和材料《自由女神碑底诗作》:欢迎你,那些疲乏了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那熙熙攘攘的被遗弃了的,可怜的人们。把这些无家可归的饱受颠沛的人们一起交给我。我高举起自由的灯火!
(2)问题:你知道自由女神像的来历吗?自由女神左手握着的是什么?
2. 正课讲授。
第一部分:到彼岸去追寻自由
环节1:解读《五月花号公约》
(1)教师讲述“五月花号”的故事。
(2)幻灯片展示《五月花公约》的内容
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问题:《五月花公约》体现了哪些精神?
环节2:讲述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1)展示地图和两段言论
弗吉尼亚人、宾夕法尼亚人、纽约人和新英格兰人之间的界线不再存在。我不是一个弗吉尼亚人,而是一个美利坚人。
——帕特里克·亨利(当地人)
(他们)高傲地珍惜自己的自由,忍受不了任何限制,几乎不能容忍高高在上的权力的控制,甚至有这种想法他们都受不了。
——伯恩(外国游客)
概括:相对集中的生活区域、统一的市场、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认同、共同的心里和价值观,使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欧洲移民凝聚成了同一个民族——美利坚民族。
环节3:探讨独立战争的背景
展示表格
1.规定糖、烟草、棉花、木材等一切物品只能运销英国
2.不得直接进口欧洲其他国家的商品
3.禁止殖民地居民到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开荒
4.严格限制产品品种、规格、行销地区和工人人数
5.契约、广告、执照、新闻纸类等所有的印刷品都需缴纳印花税
6.对进口的玻璃、纸张、颜料、茶叶等课以重税
——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课件
问题:英国对北美经济发展的态度?
展示表格和图片
1764年4月《糖税法》
1765年3月《印花税法》
1767年6月《汤森税法》
1770年1月《茶叶法》
1773年5月《茶叶条例》
问题: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北美倾销茶叶,价格是走私入境茶叶的一半。为什么殖民地民众要抵制便宜的茶叶?
第二部分:激情战斗争取自由
“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之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
——莱克星顿战役·纪念碑
环节一:梳理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给学生4——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85-86页,根据让学生根据教科书内容以及幻灯片上呈现的图片,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在草稿纸上整理出美国独立战争重大事件时间轴。
时间 事件
导火线
开始
建军
建国
转折
结束
签约
环节二:解读《独立宣言》
(1)展示《独立宣言》的一段内容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统治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
问题:这段内容体现了哪些重要的思想?
(2)教师总结:这段文字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我们看到了启蒙思想在美国独立过程中的第一次实践。殖民地民众正是以启蒙思想作为他们捍卫自由的理论武器。因此《独立宣言》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与初上大陆的英国清教徒相比,此时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北美人对自由有了更深的认识。正是《独立宣言》中的精神感召了美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民族的独立。
第三部分:制度创新保障自由
战后的美国从英国那里获得了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袤土地。
问题:面对扩大的领土,美国将建立怎样的新制度进行管理呢?
环节一:解读《联邦条例》
(1)展示《邦联条例》片段
合众国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13个州组成的带有协商性质的松散的国家联盟。各州保留其主权、自由和独立,国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只拥有处理外交和州际事务的权利,没有常设的行政和司法机关。
——1777年《邦联条例》
思考:对照《邦联条约》的内容,思考这样的制度对美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2)展示华盛顿的两段言论
“要么,我们在一个领导之下,成立联邦而结合为一个国家;要么,我们就保持13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永远互相争吵。”
“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陷;惟有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才能恢复我们的尊荣的地位和成果。”
———华盛顿
环节二:剖析《美国宪法》
展示材料和图示
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纸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
问题1: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哪些权利?
问题2:根据宪法,联邦政府是如何产生的?
问题3: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如何分配的?联邦政府的权力又是如何制约的?
教师总结
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共和政体。
●一位美国学者曾说:“1787年宪法是一种由天才设计,并可由蠢材运作的体系。”
●易中天:“正是这个设计,使一个稚嫩的国家从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环节二:品读华盛顿
1789年,华盛顿成为美国首届总统,并连任成功。两届任期届满之时,华盛顿向公众发表了《告别辞》。他认为自己已经为政府贡献了最大力量,现在年事已高,应该退休了。
他说:“按照我的选择并经过慎重考虑,我应当退出政坛,而且,爱国心也容许我这样做。”于是,他再次回到农庄,成为一名普通公民。
问题:你怎么看待华盛顿的举动。
3. 课堂总结。
400多年前,一群颠沛流离的清教徒为了追求自由而来到美洲,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200多年前,一群桀骜不驯的美利坚人为了捍卫自由而宣布独立,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几年后,一群卓尔不凡的政治精英为了保障自由而制定宪法,创造了一种新的制度。
从《五月花号公约》到《独立宣言》,从《邦联条例》到《合众国宪法》,美国人不仅为创建民族国家和民主政治提供了杰出范例,也在完善着对自由的认识。美国建国的历史就是人们不断实践启蒙思想、追求自由的历程。
六、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式 图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