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08 16:2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教学分析
1. 单元地位分析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是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的内容。主要介绍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要求冲破封建统治的束缚,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较之前两课的资产阶级革命事件,难度提升,是一场较为彻底、跌宕和复杂的资产阶级革命。
2. 课标与本课呈现子目分析
课标: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本课由“旧制度的危机”“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三个子目构成。后两个子目分别与课标一一对应,第一子目介绍了法国革命的条件,对于理解法国革命具有重要作用。
3.教学内容逻辑关系
本课三个部分之间按时间顺序呈现,并有紧密的联系。旧制度的危机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条件,拿破仑帝国的建立是对法国大革命成果的巩固,但不断的对外战争致使帝国的覆灭。
(1)旧制度的危机:18世纪法国的社会等级森严,出现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新旧势力主张下的根本是封建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由此引发危机
(2)新制度的建立:在制宪议会的迅猛改造下取得第一阶段的成果;在国民公会的大胆决议下取得第二阶段的成果;在罗伯斯庇尔的血腥拯救下取得第三阶段的成果。
(3)新制度的巩固:拿破仑以颁布《拿破仑法典》、建立拿破仑帝国、对外征战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维护了法国确立的新制度。
二、教学目标
1.时空观念:能够准确表述法国的地理位置,能借助年代尺说出法国大革命的阶段性的事件和成果,能梳理拿破仑帝国的兴亡过程。
2. 历史解释:通过阅读材料,分析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主张;通过给予的材料,分析归纳拿破仑为巩固大革命成果作出的贡献;通过分析《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的条文,得知其在革命过程中的作用。
3. 家国情怀:将人类对民主共和、人权法治的追求落于中国,能思考为中国的民主、法治、平等、自由社会构建贡献力量。
4、唯物史观:通过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引导学生客观(一分为二)评价历史事件。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人权宣言》的内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2. 难点:法国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统治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图片导入:展示法国国歌图片及歌词节选:(这帮国王和那卖国贼......),教师讲述:这些歌词总能将我们带回法国人民为自由、民主、平等而战的革命岁月,由此引入法国大革命的学习。
2. 正课讲授
第一篇章:旧制度的危机
展示《查理曼帝国的分裂》图,定位法兰西王国的空间位置及历史由来,在此基础上概述18世纪的法兰西王国:传统的农业国、专制的封建王国、被进步思想家称之为“旧制度”下的国家,旧制度的危机日益显露。
(1)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
展示《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图,介绍法兰西王国的等级情况,再展示《被压迫的法国农民》,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感知。
(2)日益强烈的理性之光
呈现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的话语,设问:材料反映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有哪些主张?
归纳:旗手伏尔泰提倡开明君主治理国家;卢梭主张国家主权在人民手中,孟德斯鸠主张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结:他们共同主张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3)新旧势力的对比
呈现旧制度下新旧两股势力的主张,主张的根本在于:封建专制统治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
三级会议的召开,路易十六(特权等级)与第三等级的矛盾白日化,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学生阅读课本,梳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第二篇章:新制度的建立
第一阶段:制宪议会的迅猛改造
成果一:通过《人权宣言》这部纲领性文件。呈现《人权宣言》的部分内容,设问:这宣言表达了当时法国人民的哪些诉求?(自由、平等、人权、法治、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成果二:颁布《1791年宪法》。该宪法以《人权宣言》为前言,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只能依据法律治理国家。这部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第二阶段:国民公会的大胆决议
成果是: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教师讲述:路易十六给予欧洲君主干涉的建议,马赛义勇军进入巴黎的史实、罗伯斯庇尔的话语,判处死路易十六的情景及处死国王的照片
第三阶段:罗伯斯庇尔的血腥拯救
成果是:平息国内的叛乱,打退反法联军
教师讲述:第一次反法同盟进攻、雅各宾派的严厉措施、呈现《法国大革命反思》的材料、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
梳理大革命的过程及阶段性的成果。法兰西等待一位英雄横空出世,巩固大革命的成果。1799年,它终于等来了这样一位英雄——拿破仑。
第三篇章:新制度的巩固
教师讲述并呈现材料: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时威信日增,此后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新政府。
展示材料,设问:归纳拿破仑为巩固新制度做了哪些贡献?
材料一:《拿破仑法典》的节选,分析可得:该法典再一次以法律形式重申了《人权宣言》的基本原则,将法国大革命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材料二:《拿坡仑时代》节选,分析拿破仑帝国巩固法国大革命方面的作用:保障法兰西的安全和稳定。
材料三:《全球通史》节选,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极作用之一:横扫欧洲大陆,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结合课本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梳理拿破仑在1799至1815的主要事迹,由此呈现拿破仑帝国的兴衰;拿破仑至今为人们崇拜和怀念的缘由。
3. 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从制度废立的角度学习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法国从旧制度的废除到新制度的建立和巩固,经历了制宪议会的迅猛改造,国民公会的大胆决议,罗伯斯庇尔的血腥拯救,拿破仑以法典和战争的方式巩固,促使法国焕然一新。与英国革命相比,法国革命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更为彻底性,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的开启,具有世界性影响。这段历史为法国的民主共和奠基,同时也为世界的人权法治添色,之后的拉美独立运动、中国的民族救亡运动等都受到它的影响与鼓舞。原来民主共和、人权法治不仅是法国人的追求,也是各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追求。
今天的中国,也正努力构建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的社会,为此,我们可以做哪些努力呢?
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式 图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