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圆明园的毁灭
1、自学生字,理解词语。
估量、销毁、瑰宝、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奇珍异宝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找出评价圆明园的词语或短句。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从句中带颜色的词语你体会到了
什么?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写出了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
1、读拼音。规范地书写词语。
Sǔn shī xiāo huǐ qīn luè huī jìn
( ) ( ) ( ) (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不可( )量 金碧辉( ) 玲珑( )透
奇( )异( ) 众星( )月 诗( )画意
亭台楼( ) 田园( )(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 ),饱览着( ):流连其间,仿佛( )。
②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 )的皇家园林。它由( )、( )、和( )组成,所以也叫(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两、南三面,( )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1、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体现在哪儿?请用( )括出相关语句,标出关键词,写上体会,并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用直线画出相关句子,标出关键词,写上你的感受,并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3、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一:
布局美
结合图片的内容,说说“众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什么?说说对“众星拱月”一词的理解。
圆明园
万春园
长春园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朗读:
建筑美
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二:
园中景观多而美
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热闹的“买卖街”
山乡村野
海宁的安澜园
苏州的狮子林
平湖秋月
雷
峰
夕
照
蓬
莱
瑶
台
武陵春色
金碧辉煌的殿堂
亭台楼阁
买 卖 街
山乡村野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安 澜 园
狮 子 林
蓬莱瑶台
民族建筑
西 洋 景 观
西洋景观
圆明园中,有( ),也有( );有( ),也有(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 ),苏州的( ),杭州西湖的( )、(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 ),( )。园中不仅有( ),还有( )。
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安澜园
狮子林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民族建筑
西洋景观
填一填
文物美
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三:
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青铜礼器
收藏文物最珍贵
青 铜 礼 器
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
名 人 书 画
收藏文物最珍贵
名人书画
和各种奇珍异宝。
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根据参与劫掠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回忆: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夺取财宝,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资料袋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从句中带颜色的词语你体会到了
什么?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凡是”“统统”说明侵略者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任意”写出侵略者想怎样就怎样。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野蛮、残暴。
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
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
这一把火曾把耻辱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圆明园里,荒野的风,
呜咽地讲述着——
一个古老的故事;
残留的柱,
痛苦地书写着——
一个国家的耻辱。
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希望大家从这扇门出发,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这才是这节课的学习的真正的目的。
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这样写是为了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圆明园曾经拥有的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而这样的辉煌被毁灭了更能引起我们的愤怒。
课后作业
1、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