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世界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30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走进化学世界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30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08 09:0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走进化学世界
二、什么是化学?
一、化学发展史
四、物质的性质
三、物质的变化
第一讲:走进化学世界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实际上,人类社会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化学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尽管当时的人没有使用“化学”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已经具备处理某些化学变化的能力。
1.我国商代有了青铜器,春秋晚期能炼铁,战国时期能炼钢,唐代有了火药。
一、化学发展史
2.十九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道尔顿
阿伏伽德罗
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提出的原子论和分子论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先创造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1869年门捷列夫绘制的元素周期表手稿
教科书上的元素周期表,现已成为探究化学世界的基石
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最早接触的化学现象是火
B.古代炼丹术违背了自然规律,对化学的发展毫无作用
C.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提出的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D.门捷列夫编制的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
B
练习一下
二、什么是化学
美丽的化学反应
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
唯物主义:物质 唯心主义:意识
我们选择唯物主义世界观~~~因此化学是???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
的自然科学。
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③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
练习一下
三、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水结冰
木材制成的桌子
生成蓝色絮状物铜氨配合物
判断方法:是否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
大小变化、形状变化、三态变化等
化学变化:
颜色变化、沉淀产生等
1、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木已成舟
C 百炼成钢 D 大浪陶沙
C
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不同的是( )
A 酒精燃烧 B 冰雪融化
C 汽油挥发 D 矿石粉碎
A
练习一下
练习一下
3、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 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B 淋雨后,自行车生了锈
C 葡萄酿成酒
D 用电暖器取暖
D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讨论:点燃蜡烛燃烧,涉及到哪些变化?
点燃蜡烛时,蜡烛先受热熔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 ( )
A.状态和颜色发生改变 B.发光、放热
C.有气体放出 D.有新物质生成
2.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冰块熔化
C.汽油挥发 D.瓷碗破碎
练习一下
D
A
3.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4.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积土成山 B.蜡炬成灰
C.破釜沉舟 D.刻舟求剑
B
日照香炉生紫烟?
5.说明镁条燃烧实验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发强光 B.放热
C.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 D.镁条变短
C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海市蜃楼
C.面包发霉 D.制作雪雕
C
四、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
往往有“能、会、可以、易、难”等字眼
蜡烛在燃烧
-ing
过程、变化
蜡烛能燃烧
can
性质、特征
VS
可燃性
助燃性
稳定性
毒性
(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等)
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
水在结冰
-ing
过程、变化
VS
水能结冰
can
过程、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
练习一下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结论: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镁带可以燃烧,发出白光—烟花
石墨能导电—干电池
物质的
变化
反映
物质的
性质
决定
决定
反映
用途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 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铝在空气中会被氧化
练习一下
D
2.2015年8约12日晚,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此次爆炸造成一百多人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爆炸现场储存了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有七百多吨剧毒物质氰化钠.下列有关氰化钠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白色颗粒 B.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
C.易溶于水 D.有剧毒
D
3.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4.下列用途中,只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氧气作供氧剂 B.碳酸钙作补钙剂
C.活性炭作吸附剂 D.小苏打作发酵剂
C
A
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 B.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C.用氮气防止食品变质 D.用二氧化碳气体灭火
D
6.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判断错误的是(  )
A.硝酸钠有咸味-物理性质
B.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
C.亚硝酸钠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D.亚硝酸钠有毒-化学性质
B
本章小结
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变化
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是否优新物质生成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
1氢(qīng) 2氦(hài) 3锂(lǐ) 4铍(pí)5 硼(péng)
6碳(tàn) 7氮(dàn)8 氧(yǎng) 9氟(fú)10 氖(nǎi)
11钠(nà) 12镁(měi) 13铝(lǚ)14 硅(guī)15 磷(lín)
16硫(liú) 17氯(lǜ) 18氩(yà)19钾(jiǎ) 20钙(gài)
初中必备前20号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