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北宋
西夏
辽
民族政权的并立
1.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
2.掌握辽宋战争、“澶渊之盟”、
宋夏和战的有关史实。
3.认识到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习目标
反映了北方契丹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天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
相关史事P34
穹庐:圆顶帐篷;畋猎:打猎
tián
隋唐
时期
唐末
时期
9世纪
后期
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北方汉人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契丹已有了农耕、冶铁、
纺织等产业
1.契丹族的生产生活情况:
P33
2.契丹的建立:
时 间:
建立者:
都 城:
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湟府
(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P33
一、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于916年建立起契丹国;积极向中原汉族王朝学习。
辽朝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辽太宗)夺取燕云十六州,将国号“契丹国”改为“大辽”。
3.契丹的统治:
契丹文字
契丹货币
契丹鸡冠壶
措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增强
P33
1.党项族的生产生活情况: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过着游牧生活。
隋唐时内附中原称臣,受唐王朝赐李姓。
李元昊
P34
2.党项族的建立:
时 间:
建立者:
都 城: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府
(宁夏银川)
P34
西夏货币
西夏文字
鎏金铜牛
3.西夏的统治:
①仿制唐宋制度
②发展农牧经济
③创制西夏文字
P34
崛起原因:重视学习中原文化,制定各项制度、创制本民族文字;重视农耕,发展经济。
【问题】归纳契丹和西夏逐渐兴起的原因?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辽太宗时
宋太祖时
宋太宗时
宋真宗时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P35
燕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
大致包括今北京、河北、山西大部分地区,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这些地方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路
后晋皇帝
石敬瑭
辽太宗
耶律德光
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
辽出兵支援石敬瑭得到了帝位
五代时期,后唐节度使石敬瑭,他为了达到称帝的目的,屈膝勾结契丹贵族,甚至认比自己小11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
【问题】辽占燕云十六州对北宋有何影响?
占领燕云十六州不仅使辽的国力大增,
还使辽直接南下进入中原地区,威胁到北宋政权。
燕云十六州:宋辽战争的焦点
北宋建立后,最大心愿是夺回燕云十六州,解决北方边患问题。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辽太宗时
宋太祖时
宋太宗时
宋真宗时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保持友好关系,互通使节
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
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发生澶州之战,签订澶渊之盟
P35
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军事家,阅读课文P35,完成澶州之战的军事档案。
交战双方
交战地点
关键人物
战争结果
宋真宗
澶州之战
辽军打到澶州
威胁都城开封
宰相寇准力劝
宋真宗亲征
宋军打退辽军
宋辽盟约:澶渊之盟
内容:
①辽军撤退
②宋朝给辽岁币
【岁币】宋朝每年要给辽朝金银珠宝,
以换取边境的和平。
榷场:在边界地区开设贸易市场
宋朝
辽、西夏
丝织品
稻米
茶叶
羊
马
骆驼
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北宋还有一个更为难缠的西北荒漠狼--西夏威胁着北宋安危!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宋夏冲突:
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宋朝损失惨重。
【问题】西夏和北宋达成议和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2、宋夏议和:
元昊
宋朝
向宋称臣
给西夏岁币
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材料:(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中的“朝廷”指的是什么政权?
“蕃”在这里主要指哪一少数民族?
“与朝廷和好年深”是从什么事件开始?
北宋
契丹族
澶渊之盟
为什么北宋打胜仗还要签订盟约?
澶渊之盟表明了北宋统治集团的软弱无能
重文轻武,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
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北宋
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材料:“自此,河湟百姓,几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
据材料,为什么说澶渊之盟“未为失策”?
岁币的支出(30万)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宋朝节省了巨额的战争支出。
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对北宋:
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对辽朝:
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增强了辽国的经济实力。
对中华民族:
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
促进了民族融合。
★议和影响:
①积极:
②消极:
使双方边境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和议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赋税负担,
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P33: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对民族关系的认识:民族关系有战有和;民族友好、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对民族关系的处理:加强民族间的交流;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P27: 第二单元:民族关系发展
政权 民族 建立 建立者 都城 重大事件
辽 契丹族 10世纪初 耶律 阿保机 上京 (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澶渊之盟
北宋 汉族 960年 赵匡胤 东京 (河南开封) 重文轻武
西夏 党项族 11世纪前 元昊 兴庆 (宁夏银川) 宋夏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