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08 16:2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画中的列宁拿着扫把,清扫扫了以沙皇为首的封建残余势力以及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侵略等反动势力。
漫画:列宁清扫地球
国外
国内
联合起来
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
俄国国内的地主、资本家和沙皇军官
制度不同!
苏俄单独退出一战!
不甘失败!
苏俄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它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苏俄三年国内战争
(1918-1920)
当时,苏俄约3/4的国土被占领;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的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把一切人力物力集中起来战胜敌人,保证战争的胜利...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年)
①农业:
②商业:
实行余粮征集制
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等
为了战胜敌人,苏俄宣布一切工作纳入战时轨道
粮食垄断政策,禁止一切私人买卖粮食;
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将其余全部粮食收归国有。
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余粮征集制
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没有取消,反而强化。征收的不仅仅是余粮,必需的口粮和饲料粮都被征收。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农民不堪忍受。
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的灾荒,三千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有些地方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推行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收粮队不得不配备手枪、机关枪等武器才能完成。
你刚才说不交是吧
1921年春,在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
【问题】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叛乱,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政策探索?
列宁与农民亲切交谈
一、新经济政策
①农业:
②劳动力:
③商业:
④工业:
⑤分配: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1921年)
实行自由贸易;
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
特点: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影响: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列宁:“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苏联的成立:
1922年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易混提醒:不同时期的俄国的名称
1547 1917 1922 1991
沙俄
苏俄
苏联
俄罗斯
经济上--
政治上--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
成立“苏联”
1924年1月21日,列宁因病去世,终年54岁。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
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思考】斯大林接手的苏联,面临哪些问题?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到。”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①苏联工业落后
【思考】斯大林接手的苏联,面临哪些问题?
“如果苏联不能在短期消灭这种落后性,不发展工业,不建立军事工业,不迅速巩固国防,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发动军事干涉和侵略,扼杀苏维埃政权。”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②受帝国主义威胁
【思考】斯大林接手的苏联,面临哪些问题?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火箭炮
大型钢铁厂
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共建成6 000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工、电力等工业部门,形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第聂伯河水电站--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二、苏联的工业化
1.原因:①苏联工业落后
②受帝国主义威胁
2.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3.成就:1928--1937年,先后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占全世界的比重
4.特点: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①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控制人财物资源
②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
③经济管理权限过分集中
④国家包购包销,企业无权销售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B.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①积极性:
②危害:
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
材料:“苏联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实施,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倍增,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目的: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苏联集体农庄宣传画
集体农庄庄员田间用餐
农业集体化就是把农民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
三、农业集体化(20世纪30年代)
①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
②支持集体农庄建设,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
③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内容:
材料: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农民都要加入集体农庄。农民的住宅、家禽、家畜等一律公有化。”
危害: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需要从法律上肯定。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
国家性质: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着
苏联模式形成
苏联模式(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
经济上: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以行政
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各级部门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
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
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苏联模式的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材料: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材料:在1928年至1952年这25年中苏联的工业产量增加了三倍半,这一发展速度超过了世界上同一时期其他任何国家……从而大大有助于在二战中打败希特勒。 --《全球通史》
①积极: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6年-1940年农轻重增长比较
行业 增长/倍 年均增长速度%
重工业 18.4 21.2
轻工业 6.2 4.1
农业 0.26 1.5
《蹩脚巨人》
②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没有尊重经济规律,后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