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 9.18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件-(24张PPT )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 9.18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件-(24张PPT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2019)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8-08 09:56:29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中国古代歌曲
思考并回答:中国古代歌曲的由来,出现的时间,形式,发展的过程阶段,以及她的意义。
中国古代歌曲
一、作用:劳动人民用这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时间: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并发展了。
三、形式:诗词+曲调
四、阶段:中国古代歌曲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发展阶段。
五、意义: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为唐宋以后的曲艺和戏曲艺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人情致
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曲》
添加文字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请在此处添细描述文本
添加文字
创作背景: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诗人送友人元二远赴安西都护府,从长安一带送到渭城客舍,到了最后分手之地,作这首七绝送别。
诗意: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周边的柳树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请在此处添细描述文本
添加文字
聆听并思考:何为三叠?情感有变化吗?
一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二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先已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尽的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三叠:将诗词诵三遍,或者唱三遍,用一个曲调做三次变化,达到情感层次上的递进、变化。与《梅花三弄》中的三弄是相同的意思。
① 一叠:抒发惜别之情
二叠:因离别而产生的忧伤之情
三叠:期待再次相逢
添加文字
拓展一:配乐朗诵《阳关三叠》
注意:1.注意汉字的咬字,平仄清晰
2.速度不宜太快,配合诗词的主题和 音乐,感受诵读。
3.整体把握诗词的情感变化,前紧后松。
古诗的节奏和歌曲的节奏基本一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李白
拓展二:创编
扬州慢
姜夔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时姜夔二十余岁。根据词前小序所说,其时作者初访扬州。这是经过最近两次战乱洗劫过的扬州。作者见到城内、城外一片萧条景象,联想到古时繁华的扬州,尤其是诗人杜牧笔下的扬州,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因作此曲并填词,以寄情感。
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两阕的写作手法都是运用一种鲜明对比,用昔日扬州城的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聆听并思考:
请对歌曲的情绪、结构、音调做出简 要评论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楚辞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1.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形式。
2.欣赏《阳关三叠》和《扬州慢》,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诗词与曲调完美的契合。
课堂小结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分析断句、重音以及情感变化,以诗配乐的形式形成音频作品。下节课一起鉴赏。
课后作业:
谢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