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上第4章 光的折射强基习题含答案
苏科版第4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一、选择题。
1、光从空气射人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 )
A.0° B.30° C.45° D.60°
2、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小李认为,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产生的效果可能会使车身局部产生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失去光泽,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 水滴相当于平面镜,能使车漆发生折射而失去光泽
B. 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而产生高温
C. 水滴相当于凹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而产生高温
D. 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发散光使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
3、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如图所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
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
4、小明的爷爷戴有度数为400度的透镜,则此透镜的焦距是( )
A.0.25m B.0.5m C.4m D.2.5m
5、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得到放大的像
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6、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如果折射角不断地增大,则入射角一定( )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无法断定
7、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 一定小于L B. 一定大于L
C. 可能等于L 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8、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9、如图所示是人眼的结构简图.如果长期近距离看书,将导致该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焦距比正常眼的要短,则下列关于此类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类眼睛是远视眼
B. 此类眼睛应该用“老花镜”矫正
C. 远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将在视网膜前面
D. 远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将在视网膜后面
10、下列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 ( )
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
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的视力
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
11、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1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会聚于S1点,则该光学元件一定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无法确定
13、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14、不正确用眼等原因都会导致患上近视眼,有近视眼的人大多数是采用戴近视眼镜进行矫正,现取一块近视眼镜片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镜片的中央比边缘薄 B. 对光有发散作用
C. 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 是一块凹透镜
15、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 )
A.显微镜、放大镜 B.放大镜、放大镜
C.显微镜、显微镜 D.放大镜、显微镜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a、b是在水中物点发出的光经水面折射后的两条光线,用A、B分别表示该物点(或像点)和它的像点(或该物点)
其中A表示_______。
17、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_.
18、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____(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像。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19、如图是用同一相机拍摄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州留园·曲溪褛”的景色期片,由图可知,拍摄甲照片时相机镜头到景物的距离 ,拍摄乙照片时相机底片的镜头的距离 (选填“大”或“小”).
20、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2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
22、在图中所示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 ,属于凹透镜的有 ,d对光线具有 作用。
三、简答题。
23、我们观看电影的胶片是一幅幅画面,为什么放映机放出来时我们看到的人物、车辆等的动作是连续的
四、实验题。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了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它们中心在一高度上。
(1)如图甲,当他将蜡烛、光屏位置固定后,左右移动透镜,发透镜在①②两个位置时,屏上都能得到倒立的像,则镜在①位置相比在②位置时,所上得到的像 (选填“较大”或“较小”)。
(2)当他将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在屏上都不能得到像(光具座足够长),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凸透镜 (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移动一些。经过调整,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发现若将凸透镜用纸遮住,屏上将得到 (选填“完整”或“一半”)的像;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 (选填“上移”或“下移”)。
(3)如图乙,他把“上”形状的遮光板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屏上观察到的形状是 。
A.上 B. C. D.下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上第4章 光的折射强基习题含答案
苏科版第4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一、选择题。
1、光从空气射人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 )
A.0° B.30° C.45° D.60°
【答案】A
2、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小李认为,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产生的效果可能会使车身局部产生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失去光泽,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 水滴相当于平面镜,能使车漆发生折射而失去光泽
B. 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而产生高温
C. 水滴相当于凹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而产生高温
D. 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发散光使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
【答案】B
3、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如图所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
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
【答案】C
4、小明的爷爷戴有度数为400度的透镜,则此透镜的焦距是( )
A.0.25m B.0.5m C.4m D.2.5m
【答案】A
5、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得到放大的像
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答案】C
6、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如果折射角不断地增大,则入射角一定( )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无法断定
【答案】B
7、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 一定小于L B. 一定大于L
C. 可能等于L 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答案】D
8、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答案】A
9、如图所示是人眼的结构简图.如果长期近距离看书,将导致该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焦距比正常眼的要短,则下列关于此类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类眼睛是远视眼
B. 此类眼睛应该用“老花镜”矫正
C. 远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将在视网膜前面
D. 远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将在视网膜后面
【答案】C
10、下列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 ( )
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
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的视力
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
【答案】B
11、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答案】D
1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会聚于S1点,则该光学元件一定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无法确定
【答案】B
13、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14、不正确用眼等原因都会导致患上近视眼,有近视眼的人大多数是采用戴近视眼镜进行矫正,现取一块近视眼镜片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镜片的中央比边缘薄 B. 对光有发散作用
C. 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 是一块凹透镜
【答案】C
15、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 )
A.显微镜、放大镜 B.放大镜、放大镜
C.显微镜、显微镜 D.放大镜、显微镜
【答案】A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a、b是在水中物点发出的光经水面折射后的两条光线,用A、B分别表示该物点(或像点)和它的像点(或该物点)
其中A表示_______。
【答案】像点
17、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_.
【答案】焦距
18、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____(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像。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答案】反射 凸透镜 会聚
19、如图是用同一相机拍摄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州留园·曲溪褛”的景色期片,由图可知,拍摄甲照片时相机镜头到景物的距离 ,拍摄乙照片时相机底片的镜头的距离 (选填“大”或“小”).
【答案】小 小
20、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答案】望远镜 放大镜
2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
【答案】小于 大于 不变
22、在图中所示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 ,属于凹透镜的有 ,d对光线具有 作用。
【答案】acd;bef;会聚
三、简答题。
23、我们观看电影的胶片是一幅幅画面,为什么放映机放出来时我们看到的人物、车辆等的动作是连续的
【答案】人的视觉暂留效应
四、实验题。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了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它们中心在一高度上。
(1)如图甲,当他将蜡烛、光屏位置固定后,左右移动透镜,发透镜在①②两个位置时,屏上都能得到倒立的像,则镜在①位置相比在②位置时,所上得到的像 (选填“较大”或“较小”)。
(2)当他将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在屏上都不能得到像(光具座足够长),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凸透镜 (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移动一些。经过调整,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发现若将凸透镜用纸遮住,屏上将得到 (选填“完整”或“一半”)的像;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 (选填“上移”或“下移”)。
(3)如图乙,他把“上”形状的遮光板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屏上观察到的形状是 。
A.上 B. C. D.下
【答案】(1)较小; (2)远离;完整;下移; (3)C
眼角膜
眼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