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8.2 立体图形的直观图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知识梳理
一、 投影与直观图
2.直观图
(1)直观图是观察者站在某一点观察一个空间几何体获得的图形.
(2)立体图形的直观图通常是在平行投影下得到的平面图形.
1.投影的定义
由于光的照射,在不透明物体后面的屏幕上可以留下这个物体的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影.其中,我们把光线叫做投影线,把留下物体影子的屏幕叫做投影面.
二、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平面图形的直观图
1.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的位置关系与度量特征用口诀简记为:
九十度,画一半,横不变,纵减半,
平行关系不改变,画出图形更直观.
点拨:斜二测画法中“斜二测”的意思:
斜二测画法中,“斜”是指把直角坐标系xOy变为斜坐标系x′O′y′,使∠x′O′y′=45°(或135°);“二测”是指画直观图时,平行于x轴的线段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三、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1.画几何体的直观图时,与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相比,只是多画一个与x轴、y轴都垂直的z轴,并且使平行于z轴的线段的平行性和长度都不变.
2.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的主要步骤
①画轴;②画底面;③画侧棱;④连线成图.
一. 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画法
常考题型
【方法归纳】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画法步骤
(1)画轴
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两轴相交于点O,画直观图时,它们分别对应x′轴和y′轴,两轴交于点O′,使∠x′O′y′=45°(或135°),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
(2)定点
根据“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原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的规则,确定平面图形的关键点.
(3)连线成图
连接已确定的关键点,把坐标轴擦去,得到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
训练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个数为 ( )
①相等的角,在直观图中仍相等;
②长度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仍相等;
③若两条线段平行,则在直观图中对应的线段仍平行;
④若两条线段垂直,则在直观图中对应的线段也互相垂直.
A.0 B.1 C.2 D.3
B 解析:由斜二测规则易知,只③有正确
【名师点拨】
1.在已知图形中建立直角坐标系时,尽量利用原图形的对称性和垂直关系.
2.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多边形的关键是确定多边形的顶点位置,顶点位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坐标轴上或在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上,这类顶点比较容易确定;另一类是不在坐标轴上且不在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上,这类顶点一般通过作过此点且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将此点转化到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上的点来确定.
二.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的画法
例 画正六棱柱(底面是正六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的直观图.(底面边长与侧棱长尺寸不作要求)
训练题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正六棱锥P-ABCDEF的直观图,其中底面ABCDEF为正六边形,点P在底面的投影是正六边形的中心O.(P点位置不作要求)
【方法归纳】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的四个步骤
(1)画轴
通常以底面上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为x轴、y轴,高所在直线为z轴建系.
(2)画底面
根据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画法确定底面.
(3)确定顶点
利用与z轴平行或在z轴上的线段确定有关顶点.
(4)连线成图
画图完成后,擦掉辅助线,看得见的部分用实线,被遮挡的部分用虚线(或不画),就得到了几何体的直观图.
三. 由直观图还原平面图形
四、 平面图形及其直观图中长度和面积的计算
五、 易错易混问题——忽视直观图中线段长度的变化致误
【防错有术】
求直观图中的垂线段的长度就要在直观图中求,不能受原图形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