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和米
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同学们思考一下他们在干什么?
说一说,情境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
2庹宽
5拃长
4个脚长
测量就是用长度单位量
动手操作
用拃作为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注意:测量时,可以在1个单位长度结束处做出明显的标记,测量过程中注意保证长度单位的一致。
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人同样是用拃量,而且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感悟: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这样才能获得同样的结果。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单位。
为了准确、方便地测量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刻度0
刻度线
刻度4
认识1厘米
观察情境图,大拇指与食指指尖的距离就是1厘米,即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尺子上刻度1到刻度2,刻度3到刻度4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尺子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厘米可以用“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实物感受1厘米的长度
食指宽大约1厘米
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图钉的长度大约1厘米
观察上图可以发现: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长等相对比较短,所以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用厘米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际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即数出这一段长度里“长度单位”的个数。
因为纸条长度比较短,所以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方法一:
物体的左端对着刻度0,右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测量时,物体的左端要对准刻度0,而不是对准尺子的左端。如图所示:
因为纸条的右端对着5,所以纸条的长度是5厘米。
方法二:
以尺子上任意一个刻度为起点,对准物体的左端,再找到物体的右端所对的终点刻度,终点和起点的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
把尺子的刻度2和纸条的左端对齐。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7,纸条的长度就是7-2=5(厘米)
课堂练习
看一看,铅笔长( )厘米。
一放正
二对“0”
三读数
8
课堂练习
量一量
纸条长( )厘米。
纸条长( )厘米。
4
5
课堂练习
估计下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长,再量一量。
估计:( )厘米
测量:( )厘米
估计:( )厘米
测量:( )厘米
3
3
4
4
课堂练习
√
课堂练习
谁说的对
√
√
课堂练习
一把破损的刻度尺只能看到3个刻度(如下图),用它可以直接测量出哪些长度 (单位:厘米)
3厘米,8厘米,5厘米
以刻度2为起点:可以量出刻度2到刻度5的长度,是3厘米;
可以量出刻度2到刻度10的长度,是8厘米。
以刻度5为起点:可以量出刻度5到刻度10的长度,是5厘米。
课堂总结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
2、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际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即数出这一段长度里“长度单位”的个数。
3、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4、测量物体长度:一放正,二对“0”,三读数。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