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2017年)科学五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 第1课 有关光的思考 教学设计
课题 1.1 有关光的思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科学思维: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能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
探究实践:能在实验中感悟到,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态度责任: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能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
难点:认识到没有光就看不到物体。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聚焦:光的思考(预设5分钟)1.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光从哪里来?你对光有什么了解?2.学生讨论,关于光,我知道什么?我还想了解什么?3.揭题:大家对光的了解可真不少!虽然光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但它也包含了很多奥秘,本节课让我们先来进行一些有关光的思考。(板书:有关光的思考)
课程学习 二、探索探索一 认识光源1.提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一说你平时见到过的光?它们都是光源吗?2.出示本课教材中的部分图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图片中的物体,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并简单说明理由。3.通过对比得出结论: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4.提示: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5.进一步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蜡烛和电灯一定是光源吗?怎样表述更科学?6.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前提是该物体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发光,然后正在发光且是自身发出的光,而不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这样的物体才是光源。如蜡烛本身不是光源,而燃着的蜡烛是光源。探索二 黑暗中的红苹果1.引出问题:我们能看见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的红苹果吗?2.作出假设:预测一: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多长的时间。预测二: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预测三: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的影子。(学生讨论做出猜想)3.模拟实验:出示黑色盒子和苹果,将苹果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盒子中。如果把实验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灯全部关掉,把门关上,然后把眼睛贴在盒子的孔上,再用一块黑布盖住你和盒子,不让一点光进来。你能看见这个红苹果吗?请说明理由。4.交流: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5.小结:只有来自光源的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当没有光的时候,就不会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也就不会看到这个红苹果。三、研讨1.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 2.学生讨论:会对植物、动物、人类、生态圈都会造成影响。四、拓展:夜视仪原理1.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看到物体?2.讨论:借助工具,正常人的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黑暗中的物体,但是可以借助仪器拓宽人的视野并看清目标。3.展示:夜视仪: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夜视仪一般是安装在照相机中的一种发光仪,它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发出人眼看不到的光,这种光能照亮物体并被照相机感知。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在屏幕上显示出我们能看到的图像,从而让我们看到物体。夜视仪的种类很多,无论哪一种,它们也都需要光,才能让人们看到物体。
课堂小结 自身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想要看到物体必须要有光,如果没有光,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无法看见物体,绿色植物也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光对人类、对所有的生命体、对世间万物都是不可或缺的。
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教学反思 五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光源和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经有所了解,但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的认知可能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而这种已有的认知又是很难纠正的。本节课结合生活现象,通过比较不同的发光物体,引出光源的概念,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的能力。最后通过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视野,感悟光对人类、对生命、对世间万物都是不可或缺的,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圆满地完成了本课各项教学任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