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牧场之国》
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毡、犊、眺、膘”等10个生字。
2.会正确读写“仪态、端庄”等词语表中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优美的文字中欣赏荷兰牧场独特风光,体会牧场上小动物们的情趣。
4.积累文中优美词句,仿写比喻句、拟人句。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体会文中描写的小动物们的情趣。
教学难点
欣赏牧场风光,体会动物们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入新课。
1.播放荷兰风光图片:风车、郁金香、运河、奶牛。
2.师介绍荷兰的特点。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国家,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它独特的风光。师相机板书:牧场之国。
3.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熟的字词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阅资料。师巡视指导。
2.学习生字,课件出示本课要求认的字。①抽生读生字并组词。②同桌互读生字并相互纠正错误字音。③全班齐读生字。
3.学习要求会写的字。课件出示生字。①引导学生观察本课生字。对生字按结构进行归类,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这些字各自的特点,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②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纠正学生错误写字姿势,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的生字。
4.学习本课词语,课件出示词语。①“仪态端庄、骏马远眺、阻挡、飞驰”等词语。②多种形式读词语。③理解词语意思。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荷兰牧场主要写了些什么?
6.过渡,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课文继续学习。
三、再读课文,感受风光。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1.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引导学生,这句话中的两个是点出了荷兰这个国家与众不同的特点,也点出了课文要写的是荷兰牧场的特点。这句话在全文是总领全文的作用,开门见山地点出了荷兰的特点。
4.生再读第一自然段。在脑海中留下对荷兰深刻的印象。
5.过渡,荷兰的牧场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些特点的呢?我们的目光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注意到了牧场?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件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1.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在这牧场里,我们看到了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他们的?请生用笔勾画出来。
3.同桌交流。抽生回答。
4.课件展示句子。“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鸟,白头黑牛白腰蓝,最黑牛在低头吃草。”①生齐读句子,抓住“一条条”一词体会荷兰是水之国的特点。②抓住“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等词体会牛的种类极多,数量极多的特点。
5.课件展示句子。“极目远眺四周、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①抓住“极目远眺、全是”等词,体会牧场的辽阔特点。②抓住“碧绿的丝绒般”词语,感受牧场的柔顺丝滑的特点,令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仿佛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头牛的头,专注地吃着草。
6.过渡,这么多不同种类,这么多数量的牛在牧场上专注地吃着草,他们没有同伴地争抢,没有牧民地打扰,牧场是多么的宁静和谐啊!作者用优美的词语,也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7.课件展示比喻句。“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家长,无比威严。”①抓住“贵夫人、仪态端庄、威严”等词语,体会比喻修辞手法,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②仿写比喻句。③生读句子,感受动物可爱的情趣。
8.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牧场的美丽风光,感受动物可爱的情趣,感受动物在牧场的自由以及牧场的宁静和谐之美。
9.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新词,初步感受了荷兰的美丽风光及动物的可爱情趣,对荷兰牧场有了初步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牧场之国,感受其他动物们的可爱情趣。
四、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语,背诵并摘抄第二自然段优美词句。仿写比喻句、拟人句。
五、课堂延伸,借助资料,了解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