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物质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属性,有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有些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例如:氧气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助燃性。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什么性质呢?而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又属于氧气的什么性质呢?
一、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毒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电解性、热解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3、确定方法:
物理性质是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量;
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二、影响物质性质的因素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描述物质的性质时要注明条件。
例如:加热冰会融化,加热水会沸腾。液体的沸点会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改变。
实验与探究
实验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实验2: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防止刺激性气体刺激呼吸道。
实验与探究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实验2
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情况下,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氧气中:木条燃烧得更旺
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交流与讨论
上述实验结论中哪些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哪些是它们的化学性质?
实验1中的气体无色、无味,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实验2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是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
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交流与讨论
实验方法 操作步骤 现象及论结论
1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2 分别向两瓶气体中滴加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氧气。
物质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其中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区别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是静态的。
联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由于物质具有某种性质,才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
四、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语言描述上的区别: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可”或“可以”、“能”或“能够”等。如:蜡烛燃烧属于变化,蜡烛能燃烧属于性质。
五、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性质
用途
决定
反映
例如:酒精灯里的酒精具有可燃性,酒精用作燃料;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来灭火;石墨黑色、质软在白纸上一划能留下黑色痕迹,用作铅笔芯。
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2.本质区别: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
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体现出性质
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性质
用途
决定
反映
归纳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