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学生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学生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5 18:12: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新课标达标测试卷(解析版)
第八单元
【考查范围:25.古人谈读书 26.忆读书 27.我的“长生果” 语文园地八】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40%)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sònɡ dú jiù fù piān zhānɡ shù shuō
fán suǒ kān wù jiào huì zhì pǔ
二、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1.她不仅喜欢看精彩有趣的唐代传(zhuàn chuán)奇,还喜欢看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zhuàn chuán)》。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我们要“读万卷(juàn juǎn)书,行万里路”,还要用胶卷(juàn juǎn)记录精彩的生活。21教育网
3.分配任务时要力求公平,不能搞“差(chā chāi)别待遇”,总把美差(chā chāi)分给某一个人。2·1·c·n·j·y
三、选出正确的字,打“√”。(4分)
教(诲 悔) (岂 凯)旋 (缺 决)少 (扑 朴)素
盛(哀 衰) 烦(琐 锁) 书(刊 刑) 背(诵 颂)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味道:①滋味; ②趣味,情趣; ③气味; ④感觉。
1.鱼的味道鲜美,营养也非常丰富。 ( )
2.好朋友如陈年佳酿,时间越久,味道越纯正、绵长。 ( )
3.榴莲有一股特殊的味道,有人喜欢,有人厌恶。 ( )
4.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 )
五、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8分)
①一______半______ ②______ ______如生 ③如______似______
④囫囵______ ______ ⑤不______而______ ⑥别出______ ______
1.上面词语中意思相似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
2.李老师画的麻雀像真的一样,可以用词语________来形容。(填序号)
六、快乐积累屋。(5分)
古往今来,关于读书学习的名句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告诫我们学习态度要端正,不要不懂装懂;他还用“__________,好古,_________”教育我们每个人并非生下来就是天才,而要靠好学,勤勉;他也用“________,犹恐失之”劝告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上进心。朱熹先生既讲授了读书方法:“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又在《观书有感》(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21·cn·jy·com
七、关于下列作品表述不正确的是( )。(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该作品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九成宫醴泉铭》。
B.该作品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
C.该作品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
D.该作品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
八、句子练习。(5分)
1.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亲切教诲。(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3.我之所以把“诸”念作“者”,是因为我只学过“者”字。(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4.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仿写)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0%)
九、课内阅读。(15分)
忆读书(节选)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21cnjy.com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www-2-1-cnjy-com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在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作者开始自己读书是在_____岁,读的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让“我”去睡觉,“我”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决定”说明“我”迫不得已才读的《三国演义》。
B.“居然”强调“我”读书有了一定的收获,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C.这句话写出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对“我”的诱惑之大。
5.结合作者小时候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读书不求甚解”这个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爱书如命的人
鲁迅是个爱书如命的人。在他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鲁迅小时候酷爱读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眼睛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本有趣的书深深吸引着鲁迅,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可把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虽然不识字,但她探亲回来时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接过纸包打开书看了起来。后来,鲁迅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时大人给他的“压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而是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
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他就亲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鲁迅获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是与他抄书的爱好密切相关的。21*cnjy*com
鲁迅特别爱护书籍。每次买书回来,他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今天,鲁迅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修书的。鲁迅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但是归还时,如果看到书面上有破边卷角等损坏的情况,是会不高兴的。对于那种不爱护书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蹂躏”过的书再被还回来。【来源:21cnj*y.co*m】
鲁迅从小养成的爱书如命的习惯,贯穿了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生。他读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没有一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是破散的。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梦寐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获益匪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与短文开头画“﹏﹏﹏”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3.文章按照_______的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构,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出处:21教育名师】
4.短文第2自然段主要是通过( ),说明鲁迅从小酷爱读书的。
A.对比 B.列举事例 C.作比较 D.讲道理
5.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6.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向鲁迅先生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30%)
十一、习作。(30分)
走进书籍世界,体验精彩人生。爱读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你一定读过不少好书。与书为友,以书会友,请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题,谈谈这本书的基本内容以及你喜欢它的理由,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这本书,让这本书成为更多人的朋友。要求: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字数400左右。
【答案】诵读 舅父 篇章 述说 烦琐 刊物 教诲 质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读及书写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先正确拼读音节,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相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检查所写词语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诵、舅、篇、述、琐、诲”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及易错点,做到书写规范、正确和美观。
【答案】1.chuán zhuàn 2.juàn juǎn 3.chā chāi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读准字音,能够区分好前后鼻音、平舌翘舌以及容易混淆的字音。
【答案】诲 凯 缺 朴 衰 琐 刊 诵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辨析。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答案】 ① ② ③ ④
【解析】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多义词的辨析。
1.味道:指鱼的鲜美的滋味,所以选①。
2.味道:指朋友间的情趣越来越深,所以选②
3.味道:指榴莲发出的气味,所以选③。
4.味道:指对事物的感受,所以选④
【答案】知 解 栩栩 饥 渴 吞枣 言 喻 心裁 ① ④ ②
【解析】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及词语理解。
一知半解:意思是指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如饥似渴:这则成语意谓如同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般,比喻迫切需求。其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囫囵吞枣:原指把枣儿整个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后用来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不言而喻:意思是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
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答案】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我非生而知之者 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 心到 眼到 口到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析】本题考查名人名言积累和诗句识记。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先秦佚名的《论语十章》。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摘自《论语·述而篇》。意思是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摘自《论语·泰伯篇》。意思是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出自宋代朱熹的《读书要三到》。意思是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识记能力。
A.《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不是王羲之的作品,题干描述错误。
【答案】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亲切教诲呢? 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课外书。因为我只学过“者”字,所以把“诸”念作“者”了。语文是凉爽的秋风 心旷神怡
【解析】(1)本题考查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
①判断陈述句的肯定词(能、是、会等)前是否含有否定词“不”。如有,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前的否定词去掉;如没有否定词,要在肯定词(能、是、会等)前加否定词“不”;
②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③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
根据上述方法,可将句子改写为: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亲切教诲呢?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作答时要先判断所给句子的病句类型,再根据修改病句的方法进行修改。常见病句类型包括: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分类不当、重复啰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不合事理、指代不明、含糊不清、标点用错、比喻不当、关联词语不当。修改病句的方法是增、删、调、换。
“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这句话归类不当,“《中国少年报》”不是课外书,是一种报刊,要删去“和《中国少年报》”,句子修改为: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课外书。
(3)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认真审题可知,本题要求把所给句子改写为“先因后果”的句子,即:把原因放在前面,结果放在后面。句子改写为:因为我只学过“者”字,所以把“诸”念作“者”了。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的方法是:
①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上与结构上的相同点。
②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相同点改写不同点。
③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修辞要恰当、符合要求。
根据例句“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仿写时要运用“语文是……,让人……”的句式及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如:语文是舒适柔和的阳光,让人倍感温暖。本题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答案】1.点题,统领全文
2.七 《三国演义》
3.“我”急切地想知道故事下文,可是不得不去睡觉,因此才哭了
4.A
5.冰心儿时读《三国演义》是由兴趣引发的,一知半解地读,字音都读不对,居然越看越明白,因此,老师和家长在孩子的阅读上应该放低要求,尊重孩子的兴趣。
【解析】
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中心句。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中心句相关方面的知识。通过平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一般来说,短文的首句或尾句一般为全文的中心句,它起着总领或总结全文的作用。此文的首句为全文的中心句,它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从以下语句: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文章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我”的舅父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三国演义》,“我”急切地想知道故事下文,可是不得不去睡觉,因此才遗憾地哭了。
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句子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决定”说明:“我”自己太喜欢《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了,所以,“我”要自己去读《三国演义》。
5.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文章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不求甚解,汉语成语,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同学们言之有理即可。我们在做此题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我们要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语句表达出来,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合题目要求。
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答案】1.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期望。 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
2.①鲁迅从小养成的爱书如命的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3.总一分一总 酷爱读书 爱好抄书 特别爱护书籍 爱书如命
4.B
5.鲁迅先生生活清贫,但是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读过很多书,知识渊博,这些宝贵的藏书就是证明。
6.我虽然也喜欢读书,却不怎么爱惜书。今后我也要做-一个不但爱读书,而且爱惜书的人。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解释,这类题首先可以运用串字成句的方法或拆分组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上下文运用语境联系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梦寐以求:意思是指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文章中指鲁迅期盼着拥有一本《山海经》
获益匪浅: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受益匪浅、获益不浅、受益不浅。说明获得的益处很多。 文章中指鲁迅抄书使他受益匪浅。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中找出照应的句子。
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
从“鲁迅是个爱书如命的人。在他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来看可以体现书对鲁迅的重要性,所以相照应的句子应为: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 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从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来看一个是总起鲁迅爱书如命,一个是总结书在鲁迅的生命中是财富。文章内容中分别从酷爱读书、爱抄书、爱护书进行了分写来突出鲁迅爱书如命。所以属于总分总的结构。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
第二段从内容上看主要写了鲁迅得知《山海经》、盼望《山海经》、长妈妈买来《山海经》写出了鲁迅从小酷爱读书。所以属于运用举例子来体现。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
这类题首先要先从字面进行表层义的分析,然后结合内容与主旨分析其深层含义。
从“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没有一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是破散的。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可以看出鲁迅对书的爱护,但是从文章来进行分析,写出了鲁迅爱书如命,虽然生活清贫,但是内心及精神上因为有这些书的陪伴是非常富有的。
6.本题属于探究题,答这类题要仔细审查题干从中筛选重要信息。如:
我虽然爱读书,但是不爱惜书,对书总是一时兴起,没有认真阅读过。今后我也要做-一个不但爱读书,而且爱惜书的人并且也要学习鲁迅仔细品读书的习惯。
【答案】范文: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是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说的。《老人与海》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告诉我们要有永不言败、宁折不弯的精神。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老人常年独自在海上打鱼的生活。有一次他遇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成群的鲨鱼。老人使出浑身的解数和鲨鱼搏斗,鲨鱼把能吃的肉全部吃光了。结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鱼骨架。
我很佩服老人这种永不言败,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精神,而我正缺少这种精神与挑战困难的勇气。记得有一次,我在家做数学练习题,由于辅导书是小姨从外地带回来的,我对于一些题型并不熟悉,遇到难题就一跃而过了。这时,爸爸看见了,就让我仔细读题,一遍读不懂再读一遍,直到读懂为止。在那时,我想起了那位老人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吗?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迎难而上,把这些难题攻克。渐渐地,我喜欢上了做练习题,这也是对我学习的一种挑战和锻炼。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这种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等着我们,只有像那位老人那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难,遇到困难锲而不舍、永不言败,才能闯过这些暗礁险滩,战胜困难这只拦路虎,创造美好的明天。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是命题作文。谈谈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及喜欢它的理由。要认真阅读书籍,然后写出内容。
开头:设置写作背景,说明读这本书的原因,用何种心情完成阅读。
中间:简短介绍书籍的主要内容。接着写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节部分,接着结合对应生活片段写感悟。
结尾:升华主旨,写出自己从书中学习到了什么,打算怎样去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新课标达标测试卷
第八单元
【考查范围:25.古人谈读书 26.忆读书 27.我的“长生果” 语文园地八】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40%)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sònɡ dú jiù fù piān zhānɡ shù shuō
fán suǒ kān wù jiào huì zhì pǔ
二、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1.她不仅喜欢看精彩有趣的唐代传(zhuàn chuán)奇,还喜欢看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zhuàn chuán)》。【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我们要“读万卷(juàn juǎn)书,行万里路”,还要用胶卷(juàn juǎn)记录精彩的生活。21·世纪*教育网
3.分配任务时要力求公平,不能搞“差(chā chāi)别待遇”,总把美差(chā chāi)分给某一个人。2-1-c-n-j-y
三、选出正确的字,打“√”。(4分)
教(诲 悔) (岂 凯)旋 (缺 决)少 (扑 朴)素
盛(哀 衰) 烦(琐 锁) 书(刊 刑) 背(诵 颂)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味道:①滋味; ②趣味,情趣; ③气味; ④感觉。
1.鱼的味道鲜美,营养也非常丰富。 ( )
2.好朋友如陈年佳酿,时间越久,味道越纯正、绵长。 ( )
3.榴莲有一股特殊的味道,有人喜欢,有人厌恶。 ( )
4.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 )
五、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8分)
①一______半______ ②______ ______如生 ③如______似______
④囫囵______ ______ ⑤不______而______ ⑥别出______ ______
1.上面词语中意思相似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
2.李老师画的麻雀像真的一样,可以用词语________来形容。(填序号)
六、快乐积累屋。(5分)
古往今来,关于读书学习的名句很多。孔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告诫我们学习态度要端正,不要不懂装懂;他还用“__________,好古,_________”教育我们每个人并非生下来就是天才,而要靠好学,勤勉;他也用“________,犹恐失之”劝告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上进心。朱熹先生既讲授了读书方法:“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又在《观书有感》(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21cnjy.com
七、关于下列作品表述不正确的是( )。(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该作品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九成宫醴泉铭》。
B.该作品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
C.该作品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
D.该作品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
八、句子练习。(5分)
1.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亲切教诲。(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cnj*y.co*m】
3.我之所以把“诸”念作“者”,是因为我只学过“者”字。(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4.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仿写)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0%)
九、课内阅读。(15分)
忆读书(节选)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www-2-1-cnjy-com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在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作者开始自己读书是在_____岁,读的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让“我”去睡觉,“我”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决定”说明“我”迫不得已才读的《三国演义》。
B.“居然”强调“我”读书有了一定的收获,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C.这句话写出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对“我”的诱惑之大。
5.结合作者小时候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读书不求甚解”这个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爱书如命的人
鲁迅是个爱书如命的人。在他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鲁迅小时候酷爱读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在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眼睛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本有趣的书深深吸引着鲁迅,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可把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虽然不识字,但她探亲回来时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接过纸包打开书看了起来。后来,鲁迅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时大人给他的“压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而是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
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广泛了。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他就亲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鲁迅获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是与他抄书的爱好密切相关的。【版权所有:21教育】
鲁迅特别爱护书籍。每次买书回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今天,鲁迅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修书的。鲁迅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但是归还时,如果看到书面上有破边卷角等损坏的情况,是会不高兴的。对于那种不爱护书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蹂躏”过的书再被还回来。21*cnjy*com
鲁迅从小养成的爱书如命的习惯,贯 ( http: / / www.21cnjy.com )穿了他的一生。他读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没有一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是破散的。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梦寐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获益匪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与短文开头画“﹏﹏﹏”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3.文章按照_______的结构,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4.短文第2自然段主要是通过( ),说明鲁迅从小酷爱读书的。
A.对比 B.列举事例 C.作比较 D.讲道理
5.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向鲁迅先生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30%)
十一、习作。(30分)
走进书籍世界,体验精彩人生。爱读书的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读过不少好书。与书为友,以书会友,请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题,谈谈这本书的基本内容以及你喜欢它的理由,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这本书,让这本书成为更多人的朋友。要求: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字数400左右。
参考答案:
一、诵读 舅父 篇章 述说 烦琐 刊物 教诲 质朴
二、1.chuán zhuàn 2.juàn juǎn 3.chā chāi
三、诲 凯 缺 朴 衰 琐 刊 诵
四、① ② ③ ④
五、知 解 栩栩 饥 渴 吞枣 言 喻 心裁 ① ④ ②
六、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我非生而知之者 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 心到 眼到 口到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七、A
八、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亲切教诲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课外书。因为我只学过“者”字,所以把“诸”念作“者”了。语文是凉爽的秋风 心旷神怡
九、1.点题,统领全文
2.七 《三国演义》
3.“我”急切地想知道故事下文,可是不得不去睡觉,因此才哭了
4.A
5.冰心儿时读《三国演义》是由兴趣引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知半解地读,字音都读不对,居然越看越明白,因此,老师和家长在孩子的阅读上应该放低要求,尊重孩子的兴趣。
十、1.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期望。 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
2.①鲁迅从小养成的爱书如命的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21教育网
3.总一分一总 酷爱读书 爱好抄书 特别爱护书籍 爱书如命
4.B
5.鲁迅先生生活清贫,但是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读过很多书,知识渊博,这些宝贵的藏书就是证明。
6.我虽然也喜欢读书,却不怎么爱惜书。今后我也要做-一个不但爱读书,而且爱惜书的人。
十一、范文: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是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说的。《老人与海》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告诉我们要有永不言败、宁折不弯的精神。21·cn·jy·com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老人常年独自在海上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鱼的生活。有一次他遇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成群的鲨鱼。老人使出浑身的解数和鲨鱼搏斗,鲨鱼把能吃的肉全部吃光了。结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鱼骨架。www.21-cn-jy.com
我很佩服老人这种永不言败,面对困难毫不退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精神,而我正缺少这种精神与挑战困难的勇气。记得有一次,我在家做数学练习题,由于辅导书是小姨从外地带回来的,我对于一些题型并不熟悉,遇到难题就一跃而过了。这时,爸爸看见了,就让我仔细读题,一遍读不懂再读一遍,直到读懂为止。在那时,我想起了那位老人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吗?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迎难而上,把这些难题攻克。渐渐地,我喜欢上了做练习题,这也是对我学习的一种挑战和锻炼。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这种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许许多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困难与挫折等着我们,只有像那位老人那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难,遇到困难锲而不舍、永不言败,才能闯过这些暗礁险滩,战胜困难这只拦路虎,创造美好的明天。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