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08 21:2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题型一:确定“四线三角”
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 ′是界面
D.MM ′的右边是玻璃
2.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__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___,玻璃在___________侧。
3.如图所示,MN是甲、乙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且甲乙两种介质中一种是空气,另一种是玻璃:OA、OB、OC是3条光线。
(1)通过入射点O作出法线,由此推断___________是入射光线,介质___________是空气,介质___________是玻璃。
(2)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___________是反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__________。
(3)由光的折射特点可知,___________是折射光线,折射角等于___________。
4.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
C.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介质表面的夹角 D.灌满水的池子看起来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5.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B.折射角就是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C.发生光的折射时,折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 D.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6.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会发生折射现象 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 D.只要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速就会改变
7.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和B.
若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应使水面__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题型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1.在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在地平线上看到高楼大厦,热闹的集市。实际海上或沙漠中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做“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  )
A.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折射
B.光在云层上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在海面上或沙漠上反射
2.美丽的公园中总有一些靓丽的风景让人们流连忘返。人们游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的“白云” B.阳光下游客的影子 C.水中游动的鱼 D.垂柳在水中的倒影
3.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______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_______位置(选填“甲”或“乙”)。
4.传说乾隆皇帝傍晚在月色下散步,看到江边树上鸟儿栖息,倒影映水中,水中鱼儿游动。便吟道:“月挂树梢,鱼游枝头鸟宿水”,随后讨对下联,竟无人对出。你认为此联中的(  )
A.“鱼”和“鸟”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B.“鱼”是折射现象,“鸟”是反射现象
C.“鱼”和“鸟”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D.“鱼”是反射现象,“鸟”是折射现象
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瞄准时“两点一线”是利用___________的道理。
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A. B.C. D.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B.C. D.
8.下列光现象:①树荫下的圆形光斑;②池水变“浅”了;③水面倒影如镜;④海市蜃楼;⑤在潜水艇中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⑥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⑦用照相机拍摄美丽的风景。属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9.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下列关于两水池中标杆的影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题型三:叉鱼、照鱼、射水鱼
1.如图所示,小明用鱼叉去叉所看到的鱼,老王则用手电筒去照亮所看到的鱼,有关两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应叉“鱼”的下方,老王应对准“鱼”照
B.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叉和照
C.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的下方叉和照
D.小明应对准“鱼”叉,老王对“鱼”的下方照
2.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A和半球形玻璃砖B放在报纸上,若正方体的边长和半球的半径相同,则从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  )
A.A和B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
B.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
C.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
D.A和B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
3.如图所示,一口井装满水,在井底正中央趴着一只青蛙;若青蛙的眼睛用P点表示,青蛙此时观察井外事物范围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射水鱼通过向树枝上的昆虫射水,使昆虫落入水中成为它的食物,如图所示。水中的射水鱼看见的昆虫,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如果它想要射到昆虫,就应偏向所看到的昆虫的_________(选填“下方”或“上方”)射水。
5.孩子在湖边观鱼,所看到的是鱼的________像(填实像或虚像),看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光从__________(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气中)时,光发生了_________现象,来自鱼的光线在折射时_____________(靠近或远离)法线。
6.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有一小黑点a,将一个半球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球心与a重合,在斜上方透过玻璃砖观察a,如图所示.则看到a的像(  )
A.在a的正上方 B.在a的正下方
C.在a的位置上 D.在a的右上方
7.如图所示,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_________的虚像。
(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αc;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αB,则αB_________αc。
8、如图是水中金鱼经过光的折射成像的光路图,真正的金鱼在水中_______(选填字母B/C/D/E/F)处。当用激光笔从A点可向_________(选填字母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金鱼照亮,依据的光学知识道理是_____________。
题型四:光的色散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雨后天空的彩虹 B.水中的月亮 C.黑板“反光” D.小孔成像
2.夏季,雨后天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常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彩色光带,就该情景中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只对光起反射作用
B.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C.彩虹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3.初二(1)班同学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同学们在白色光屏可以看到多种色光,图中所示最上面的色光是_________光;最下面的色光是________光,一位同学用绿纸将光屏包住,这时在光屏上只能看到_________光。
4.冬天的寒气还没有完全退尽,公园里的梅花已经悄悄地开放了。如图,小华正在用放大镜观察一朵红色的梅花。之所以梅花呈现红色,因为它________(选填“发出”、“反射”、“透过”或“折射”)红色光;若透过蓝色镜片观察它,梅花是_________色。
5.白光透过绿色玻璃后如果照射到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呈_________色;如果照射到小白兔上,小白兔的身体呈__________色,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___________色。
6.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出。当舞台上方的红色追光灯照射到她时,观众看到她一身艳丽的红色服装;当灯光操作员改用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观众看到她上装为绿色而裙子为黑色。那么,这位演员服装的实际颜色是( )
A. 上装和裙子都是红色 B. 上装和裙子都是绿色
C. 上装为绿色,裙子为黑色 D. 上装为白色,裙子为红色
7.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
(1)我们在光屏上看到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_________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色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白光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最单纯的光。
(2)下列现象属于色散现象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水中月亮 C.雨后彩虹
(3)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如图乙),则光屏上就出现____________。
(4)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___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8.
园艺家为何失败
一个爱园艺的人,发现植物叶子多数呈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光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可是园艺家失败了。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欢的,只给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缺少所需的其它色光而生长慢,甚至枯萎。
(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2)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为什么看到叶子是绿色的?
题型五:全反射以及实验专项
1.炎炎夏日,老王开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在平直的柏油马路上。前方大约300米的路面上能够形成倒影,路面上好像有一滩水。于是他加速上前查看,但发现这滩“水”也在向前移动,总是和他保持大约300米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滩“水”是由洒水车洒水形成的 B.老王看到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老王看到的倒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老王看到的倒影与海市蜃楼的成因相同
2.(2017 安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使人射角 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γ_______________(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人射角 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γ 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________;
(3)若继续增大人射角 ,将会发现不再有________光线,而只存在_________光线.
3.小宇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
(2)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若不断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入射角到一定值时,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其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甲所示;
②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③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0° 30° 45° 60°
折射角 0° 17° 24° 30°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中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__。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是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偏离”)法线偏折。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___________。(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不变”)
(3)小聪换用水、盐水等其它介质重做以上实验,如图乙,请对小聪的做法进行合理评价。
5.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这些做法是为了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3)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________(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