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宿建德江》。(重点)
2.通过品词赏句,了解古诗《宿建德江》主要内容。(重点)
3.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一、介绍作者 1.同学们,你们了解孟浩然吗? 孟浩然(689—740年) 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他的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代表作品:《过故人庄》《春晓》《早寒江上有怀》等。 2.今天,我们又将学习孟浩然的一首诗——《宿建德江》。 二、方法导学 学习古诗,要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宿建德江》时,先勾画出诗句中描写的景物,了解景物的特点,想一想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结合文中的“客”“愁”等关键字,感受诗人流露的淡淡哀愁。 三、初读感知 1.师范读 学生注意字音,朗读节奏。 2.释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3.师小结:对,这首诗就是描写作者在建德江边看到的景色。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再听老师吟诵这首古诗。 4.闭眼想象: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四、明诗意,悟诗情: 通过刚才的诵读,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宿建德江》。当然,同学们肯定还有疑惑的地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句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1.第一句: (1)读句子,说诗意。 重点理解:泊:停船靠岸 烟渚: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州。 日幕:黄昏时分 客:指诗人自己 诗意: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齐读这句诗) (2)读着读着,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找的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来,一起把这句诗读一读。 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对,是思乡之愁。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是思乡之愁呢?对,客。 我们知道这里的客就是指诗人自己,因为他此时身处异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王维的那首诗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思亲,我们都能够理解,而此时是什么勾起了孟浩然的思乡之情呢?是啊,诗人独身途经建德江, 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不禁满怀的愁绪涌上心头。来,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满怀的愁绪。读出诗人的思亲之愁,寂寞之愁,思乡之愁。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诗人淡淡的哀愁。) 过渡:满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 出示第二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第二句: 读句子,说诗意。 重点理解:野旷:原野空旷辽阔。 天低树: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诗意: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指导朗读 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了家乡去。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 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看不到熟悉的家乡山水,听不到亲切的乡里乡音。这里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忆故乡甜如蜜,思故乡愁满怀。 此时此刻,作者有的只是“愁”。是呀,这又是怎一个 “愁”字了得。罢了罢了,还是看这里,有的只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体悟诗情: 诗人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结果科举未中,他孤身一人失意东归,开始了漫游吴越的生活。面对迷蒙的江中小洲,诗人又难免产生理想幻灭之痛、前途暗淡之忧。 故此,《宿建德江》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五、拓展延伸 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 请同学们齐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六、全诗回读,情感共鸣 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进了一轮明月。这是孟浩然、李白、杜甫等诗人曾经守望过的月,也是我们的月。学习了本首诗,我们已然体会到了诗人在日暮时分,“人在江中,心随月去”的满怀愁绪。让我们将这愁情托付江中的月儿,以解他愁肠百转的孤独与寂寞。
板书设计
(泊)烟渚
宿建德江 客(愁)新 孤寂情怀
野 天 树 江 月 人
(
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