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08 15:5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区域定位,再现时空
秦朝疆域图
西汉疆域图
西域
西域是今天的什么地区?西汉王朝为何能管理这些地区,又会发生什么不平凡的事呢?
西域
穿越时空的旅行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时代背景·史料实证
材料一: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至匈奴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后汉书》
西域社会状况:
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奴役
P67
时代背景·史料实证
材料二:文景时期,继续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匈奴从西域向中原发动进攻
汉初和匈奴关系:
招 贤 令
  我大汉王朝,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
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络西域的大月氏国,夹击匈奴。
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国。事成,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
从“招贤令”中可以看出,汉朝通西域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是谁应募出使?
当时没有人去过西域,传说西行之路上有寸草不生的漫漫黄沙,还有烈火熊熊的火焰山,日落后昆仑山上还有长着豹尾的食人怪兽。
--译自《山海经》
中原人认知的西域:
人烟罕至、荒凉、危险
郎官张骞,愿出使月氏
张骞:汉代杰出外交家、探险家。他原是一名郎官,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成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
【问题思考】
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
10余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
精神:不屈不饶、敢于探索、坚持不懈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知识补充:这幅壁画位于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是发现的最早的一幅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绘画,其中传递的历史信息可以辅证汉武帝时期的中外交往。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P67-69
时间 目的 结果
第一次 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第二次 前119年 联络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意义:张骞出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
甲骨文(商)
素纱禅衣(汉)
两张图片可以说明什么?
我国丝织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做工优美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把这条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二、陆上丝绸之路
西域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中亚
西亚
欧洲
①路线:
陶器
苜蓿mùxu
苜蓿
葡萄
汗血马
丝绸
胡琴
核桃
铁器
造纸术
魔术
佛教
凿井技术
瓷器
魔术
胡琴
佛教
玻璃
玻璃
核桃
西域传入中原
中原传入西域
瓷器
造纸术
丝绸
铁器
陶器
凿井技术
②路线:
二、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开辟,为各种宗教文化传播到中国提供了条件,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来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各种域外宗教涌入中国。
--摘自李明伟《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
丝绸之路是一条 之路
宗教文化传播
二、丝绸之路
材料二:乐舞杂技、服饰......也随着丝路东传。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乐舞交流在汉代达到一个高潮,形成了汉代突出的乐舞特色,即“百戏”
--于民《丝绸之路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是一条 之路
艺术文化传播
二、丝绸之路
材料三:自宛以西至安息国......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铁。及汉使亡卒,教铸作它兵器...... --《汉书·西域传》
丝绸之路是一条 之路
科技文化传播
③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丝绸之路黄沙漫漫、道路艰辛。这么遥远的路途,商人们的货物安全吗?谁在保护他们的安全?
三、对西域的管理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
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西域正式归属汉朝版图,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东汉明帝时,班超出使西域。西域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班超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课堂小结
通西域
张骞通西域
开丝路
丝绸之路
护丝路
西域都护府
奠基
保障
目的
意义
路线
意义
时间
机构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