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听听,秋的声音》,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听听,秋的声音》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课文皆在让学生们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使学生初步接触诗歌,走进诗歌,感受诗歌从而热爱诗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事物有观察,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是此阶段学生还处于感性思维,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要了解诗歌的含义还有些困难。教学时要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尝试仿照诗歌的格式,续写诗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重点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因此本课以点燃情感、自读精思、呼唤悟性、探究延伸为主。整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教师的适当引导、点拨,以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
蟋蟀在唱着……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
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的声音,(课件)
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5.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板块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当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板块五、课堂总结
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配上音乐一起读读整首诗,会背的可以背。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挺突出。一些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很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在这次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重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所有学生体验了做诗人的感觉。同时,能够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基本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纬度。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有遗憾的地方,这节课也不例外。不足之处:
1、虽然孩子们对局部把握了,但由于教学上的不足,致使学生对全文的把握不够,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没有很好的理解。
2、解读文本还是不够深入,学生还不能创造性地将课文中的语言加以运用。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提供给学生更优质的课堂。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