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教材分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童话,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怎样描写动物。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他是谁:“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游啊游。”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生:小蝌蚪。
2、对。他就是——小蝌蚪。(课件出示小蝌蚪画面。)
老师收到一封求助信,我们一起来看看。
3、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帮助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4、复习生字词。
二、学习第一段,认识小蝌蚪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小蝌蚪特征的句子。
三、学2-6段,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找一找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动物,他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最终小蝌蚪找到自己妈妈了吗?
2、请同学回答小蝌蚪找妈妈是首先遇到了谁?这时候小蝌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长出了两条前腿,在黑板上板书)
(学生回答:小蝌蚪只遇见了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
迎上去是怎样的?请同学表演一下。 小蝌蚪游啊游,他又遇到了谁?
(学生回答:他们看见了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这段中“追”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结合插图理解“追”和“迎”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看到乌龟有四条腿,宽嘴巴,以为是自己的妈妈,害怕一不留神,妈妈又找不见了,所以跑上去用“追”。)
你说得很对。那乌龟说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这次他们有什么变化?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长出了两条后腿)
那老师有疑问了,鲤鱼妈妈说小蝌蚪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而乌龟妈妈却说,小蝌蚪妈妈是头顶上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谁说得对呢?
(说得都对)
师:嗯,那如果小蝌蚪要找妈妈,应该按什么样的条件找妈妈呀?
(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上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4,这时候的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这次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
生1:尾巴变短。
生2:他们看到荷叶上蹲着一只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上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的大青蛙。
课文哪一段描述了这一幅图?
生:第四自然段。
齐读第四自然段。
小蝌蚪认定青蛙是他们的妈妈吗?
生:认定了,他们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
同学们,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
同学们把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用横线画一画。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青蛙的动作的?
(蹲、披、露、鼓。)
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你们喜欢这样的青蛙吗?让我们带着对青蛙喜欢的心情再齐读这一段。
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尾巴已经不见了。
“已经”是什么意思?自己结合课文想一想。
生:事情完成了。
生:时间过去了。
说得真好,你们能用“已经”说一句话吗?
角色扮演读一读小蝌蚪的对话
四、整体回顾,总结。
1、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们再一次朗读全文。
2、小蝌蚪怎么找妈妈,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又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五、说收获,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