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茉莉花》教学设计
一、课题: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教材内容分析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设计了一系列以我国某一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主题的单元,本课是《江南小曲》这一单元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充分领域该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丰富多样的色彩与风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学唱《茉莉花》,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以及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比较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比较不同地区的《茉莉花》的不同风格。
四、教学重点
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演唱《茉莉花》
五、教学难点
识别旋律卡片上的节奏。
六、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件播放美国萨克斯演奏家肯尼基的独奏曲《茉莉花》
1、课前唱几首欢快的歌曲
2、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呢,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对花的认识。请看大屏幕上的图片,说出它的名字,并用一个词语形容它。
荷花(出水芙蓉、玉洁冰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菊花(春兰秋菊、傲霜枝)
梅花(凌寒独放、不惧严寒)
3、师:一点也难不倒你们,接下来老师加一点点的难度,听听这些歌是唱的什么花?
小小牵牛花,我爱雪莲花,兰花草,茉莉花
4、介绍茉莉花
师:这首乐曲是江苏民歌,名字就叫《茉莉花》(出示课件),你见过茉莉花吗?它有什么特点呢?(欣赏图片)
师介绍:茉莉花原产于印尼、菲律宾等国,在宋朝时期传入我国,它洁白无瑕,芳香无比,看,老师把茉莉花带来了,同学们闭着眼睛闻一闻感觉怎样?茉莉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它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用来熏制茶叶,想必那茉莉花茶也是极香的。
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歌曲就是这首来自江苏的民歌《茉莉花》(板书课题)
(二)、学习歌曲
1、师范唱
师:你听到了些什么?说歌词,歌曲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
(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如此美丽的茉莉花,叫人怎能不爱她,
2、朗读歌词
3、初次识谱
(1)贴上打乱顺序的旋律卡片音符,学生根据自身音乐能力识读。
(2)识别卡片,师弹出旋律,要求学生识别出相应的卡片卡片,最终确定整首歌曲的演唱顺序。
(3)演唱歌谱
师:同学们唱得不错,我们在演唱时要注意唱好有连音线的地方,样唱的流畅连贯,我们再来一次。
(4)师:我们带上歌词,由老师唱你们接(提示学生用柔美的音色,流畅的气息有感情地演唱)。
(5)以小节为单位分别由不同的学生领唱。
(6)跟着范唱演唱(播放范唱)
(7)跟着伴奏演唱(老师弹琴),完美演绎。
4、延伸
美丽的茉莉花真是让人爱不释手。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曾伴随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以它抒情秀美、婉转流畅的旋律和即纯美又含蓄地音乐形象政府了外国人民的心,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精彩的一幕。
(播放影片《茉莉花》)
茉莉花以它独特的芬芳美丽和朴实无华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我国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性格、习俗的不同,因此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南方音乐柔美清秀,而北方音乐热情高亢,这正是我国民歌的地域特点,今天我们学习了江南小曲《茉莉花》,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到的是来自河北的民歌《茉莉花》。
(播放影片《茉莉花》)
江南小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它抒情、委婉、细腻、流畅的特点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以后,我们还会感受更多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