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导学案
课 题:《示儿》 第 2 课时 时间:
课 型:新授 教研组: 主备教师:
学习 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2、我能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至死不忘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学习 重点 我能读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理解为何本诗称为悲壮之作的原因。
学习难点 。我能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至死不忘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课前预习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朗读和背诵古诗。 2、完成预习生成单;
学 习 过 程
环 节 学 案 导 案
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 1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想不想知道这位老人是谁,他手里那张纸上写的是什么?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问题导入:看图由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奄奄一息的躺在病床上,旁边有一支即将烧尽的蜡烛,想到什么成语?(风烛残年),他手里还拿着一张纸,这位老人就是陆游,那张纸上写的是他临终前的绝笔诗——《示儿》导入课题,既为学生积累了课外知识,又引出了今天的课题,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合作探究引导点拨质疑对抗交流展示 初读感知:1、自读全诗,想想意思。2、组内交流诗意,提出不理解的字词。3、全班交流。3、齐读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2、我能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至死不忘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二、合作探究、大胆质疑:1、筛选问题:拿出预习生成单,小组同学一起筛选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或跟同学说说自己的预习收获。2、展示问题:问题预设:(1)谁告诉儿子?告诉了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2)陆游既然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合作探究:问题:1、诗人为什么而悲? 2、你能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是怀着怎样一份感情写下这首诗的吗?3、诗人临终时最牵挂的是什么?学习要求:1、组内选择一个喜欢的问题,独立思考。2、小组长带领组员确定好学习方式(对学或群学);3、组际展示、评价;三、理清文本主旨,对文本进行总结归纳。我们走进陆游的内心世界,了解到陆游在临终之时,悲伤的不是——(自己的命运、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没有见到祖国的统一。这样执着的爱国情怀怎能不让爱国的读者怦然心动。是的,陆游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又是何等的悲愤!四、提高升华、互动共享: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组内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话题,组际展示汇报。 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诗,让学生对诗有一个整体印象,体会诗人至死不忘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2、多媒体出示课件; 3、结合学习目标,大胆质疑;二、合作探究、大胆质疑: 1、组织学生汇报预习收获,大胆质疑,适时进行奖励评价,关注学困生,指导他们学会筛选问题。2、组织学生展示筛选出的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组内合作完成,指导学生做好这一环节的回答或评价,及时评价,老师对重难点作出强调。。3、引导学生开展组内合作学习(对学、群学)。鼓励对子同时汇报、相互补充、人人发言、充分展示;组际评价时,做到客观公正。三、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系统的梳理。 《示儿》这首诗通俗易懂,写出了诗人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示儿》为陆游绝笔之诗。此诗言简意深,要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领略陆游的爱国思想,颇有难度。因此,此诗言简意深,要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领略陆游的爱国思想,颇有难度。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介绍,紧扣诗眼“悲” 字,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四、提高升华、互动共享: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鼓励学生大胆自信,有感情地开展组际交流汇报。
目 标 检 测 口语交际:我们学习《示儿》这首诗有什么意义?说说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希望离开了,他的遗愿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总 结评 价 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学习重点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合作学习、组际互动、质疑交流、行为习惯等进行评价总结,评选本节课的优胜小组。
作业布置 学完课文后,以“陆游,我想对您说 ” 写一段话。
学习收获及课后反 思 一、创设情境,充实体验 针对这样的一首古诗,学生的体验也只是停留在诗句“但悲不见就州同”中的“悲”,根据书本上的注释,能够体会的就是诗人陆游因见不到国家统一的那份遗憾,与自己不能参与抗金复国的悲哀。让他们在学习时,走进文本,走进能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情境中,往往比枯燥的、生硬的反复朗读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 二、引导朗读,巩固体验 感情朗读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如上述片段中的陆游对儿子的最后遗嘱“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的是一个爱国诗人的最后一段话,对儿子的千叮万嘱,让学生朗读时犹如自己就是诗人,怕儿子忘记自己的话,所以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吟诵,达到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