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同步练习(word版含部分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同步练习(word版含部分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10 17:5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若∠B=∠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OE≌△COD B.△ABD≌△ACE
C. AE=AD D.∠AEC=∠ADB
2.如图,在2×2的方格纸中,∠1+∠2等于(  )
A.60° B.90° C.120° D.150°
3.如图,,,,添加一个条件______,即可证明≌.下列添加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已知,,则的根据是( )
A. B. C. D.
5.如图,已知OF平分,于D点,于E点,F是OF上的另一点,连接DF、EF.判断图中有几对全等三角形( )
A.1 B.2 C.3 D.4
6.在△ABC与△DFE中,∠B=∠F,AB=DF,∠A=∠D,能得到△ABC≌△DFE的方法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7.如图,把两根钢条AB,CD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卡钳)只要量得AC的长度,就可知工件的内径BD是否符合标准,这是利用的什么数学原理呢?( )
A.SSS B.SAS C.ASA D.AAS
8.如图,在中,已知AB=AC,求证:∠B=∠C.分析问题可知:需添加如图所示辅助线AD,进而证明.下列说理中:①取BC的中点D,连接AD,证明的依据是SSS;②作的角平分线AD,证明的依据是SAS;③过点A作AD⊥BC于点D,证明的依据是HL.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9.如图,已知∠1=∠2,要根据ASA,判定△ABD≌△ACD,则需要补充一个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符合题意结论的序号是_____.
11.如图,在和中,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请你再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使.
12.如图,已知,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并说明理由.
13.如图,点B、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AD,AC=AE,BC=DE,若,则∠3=______°.
14.如图,点E是CD上的一点,Rt△ACD≌Rt△EBC,则下结论:①AC=BC,②AD∥BE,③∠ACB=90°,④AD+DE=BE,
成立的有 _____个.
15.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则_______.
16.如图,在中,已知AD是平分线,于点E,,则点D到AB的最短距离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如图,点E、F在CD上,且∠A=∠B,ACBD,CF=DE.求证:ΔAEC≌ΔBFD.
18.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F为直线AD上的点,连接BE,CF,且BE∥CF.
(1)求证:△BDE≌△CDF;
(2)若AE=13,AF=7,试求DE的长.
19.己知:如图,点E,F是BD上的点,∠AED=∠CFB,AE=CF,BE=DF.
求证:AB∥CD,AB=CD.
20.已知,,,垂足分别为E,F,.
(1)如图1,求证:;
(2)如图2,连接AD交BC于点G,请直接写出图2中以点G为一个端点的相等线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C
6.C
7.B
8.D
9.∠BAD=∠CAD
10.①②③
11.
12.AB=AC(答案不唯一)
13.47
14.1
15.
16.2
18. (2)DE=3
19.
20. (2)GE=GF,GD=GA,GC=G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