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写作素材积累之走进散文名家 课件(共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写作素材积累之走进散文名家 课件(共5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9 19:4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走进散文名家
学习内容
了解名家的相关基本情况
运用名家的相关人物素材
阅读作品并分析侧重内容
原上曾经有白鹿,
人间从此无忠实。
——陈忠实
2016年4月29日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在西安逝世。
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我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
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
《白鹿原》的创作,构思与准备两年,提笔写作四年。1992年,《白鹿原》面世,这部50万字的作品展现了陕西关中农村的历史变迁。
【白鹿】
①白鹿的意义。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②,“白鹿”已经具有了超越现实的能力,上升到一种神灵化的精神境界,体现了神灵崇拜的神话意识。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历史。
——【法】巴尔扎克
故乡
陕西西安灞水地区
春秋时期,秦穆公不断向外扩张,称霸西戎后将其改名为霸水
后来在“霸”字旁加上三点水,成为灞水。
灞 河
原:陕西人对黄土高原的称呼。
白鹿原:陈忠实的故乡。
白鹿原
白鹿原真的存在吗?
有白鹿游于西原
——《蓝田县志》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

白鹿原在历史上还叫做霸陵原
城东闲游
【唐】白居易
宠辱忧欢不到情,
任他朝市自营营。
独寻秋景城东去,
白鹿原头信马行。
白鹿原真的存在!
陈忠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西安灞河边的白鹿原上度过的。从读小学到当民办教师,在公社工作,后调至区文化局工作,他没有离开过那片土地。
【思考】
作家的作品创作与其乡土是否会有依存关系?
沈从文家乡的沅水成就了《边城》的世界。
鲁迅在故乡绍兴写出《社戏》这样的风光景色和童年生活画卷。
萧红所写的《呼兰河传》树立在了她从小生活的黑土地的旁边。
迟子建在东北的漠河用极光的风采写出了神秘莫测的小说《世界上无数个夜晚》。
【“民国四大才女”】
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
贾平凹在商州的文化里面创造出了无数魅力无穷的作品。
莫言在山东高密地里用民俗的文字描绘了无数瑰丽的画面,例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蛙》。
陈忠实则在白鹿原,在灞河水上,写出了伟大的作品,民族历史——《白鹿原》。
作家和自己乡土世界的关系:
从乡土世界中,获得创作的灵感。
【讨论】
艰苦环境是否能使作家写出绝世佳作?
孩子多,生活负担重,家里的老屋破败不堪却无钱修缮。陈忠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创作的,遇到下雨天,家里甚至找不到一块不漏雨的地方睡觉。后来,陈忠实就借住在亲戚家的小屋中,一张小桌、一个板凳,成为他笔下中国乡村历史风云变幻的发源之地。
人物:【西】塞万提斯
代表作:《堂吉诃德》
举个例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作家和艰苦环境的关系:
苦难中往往成就大师。
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
秦 腔
别名:梆子腔
地位: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特点: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感,生活化,技巧性。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下面这段话是怎么来表现老腔技艺高超的?
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腔的声音比作“渭水波浪的涛声”、“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等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腔撼人肺腑的神韵以及老腔与关中乡村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老腔对作者带来的震撼。
②联想。从老腔的强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
③排比。几个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
④引用。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对老腔文化的喜爱。
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尝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做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合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下面这段话是怎么来表现老腔技艺高超的?
文章的结尾处通过主持人濮存昕的动作行为,表现了现场观众与老腔艺术的完美融合,以及我的心灵震撼。从侧面描写出发,渲染了了老腔的艺术魅力。
对老腔文化的赞叹。
关注乡土 聚焦历史
热爱文化
可用素材
1.作者与乡土之间的关系:从乡土世界中,获得创作的灵感。
<鲁迅、萧红、迟子建、贾平凹、莫言>
2.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苦难中往往成就大师。
<塞万提斯>
红尘里就有菩提
人间中则有清玄
——林清玄
出生地:高雄
林清玄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那时家里穷,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有一天,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就对父亲说:“长大了我要去埃及看金字塔。”父亲生气地拍了一下他的头说:“真荒唐,你别总做梦了!我保证你去不了。”
不想做农夫的林清玄,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每天早晨4点就起来看书写作。他每天坚持写3000字,一年就是100多万字。谁也不会想到,那些在他父亲看来十分荒唐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十几年后他都把它们变成了现实。他每天坐在家里写作,出版社或报社就会源源不断地给他家里邮来稿费,他用邮来的稿费去埃及旅行。站在金字塔下,抬头仰望,林清玄想起小时候爸爸说过的话,心里默默地对父亲说:“爸爸,人生没有什么能被保证!”
有才华 有理想 有志向
【当代散文八大作家】
林清玄、汪曾祺、余秋雨、张中行、冰心、余光中、贾平凹、陈所巨。
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菩提十书》、《身心安顿》、《清净之莲》、《桃花心木》、《生命的化妆》。
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有着浓重佛教文化情愫的作家。

西


四 大 名 著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之一。
佛,意思是“觉者”。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禅 宗
禅法或称禅定,是指佛教修行坐禅中住心于一境冥思妙理。
禅定与持戒、布施、忍辱、精进、觉悟合称“六度”,是成佛的基本功夫,又是“戒、定、慧”三学中的重要过渡环节。
“我希望自己在心里出离心,但仍然做入世的事业,也就是说,我不要失去我的人间性。”
“我所信奉的佛法,并不是为了要切断我们的生命体验,或斩断我们与生活的关系而存在。相反的,我所信奉的佛法,是为了加深我们生命的体验,使我们与生活的关系更加和谐与圆满。”
——(《有情菩提自序》)
“禅思散文”:既是佛学的,又是人间的。
人间赞美
现实反思
自然感悟
林清玄禅思散文的思想内容
(一)对人间美好一面的赞美。
佛说:“避世出世、超脱红尘。
林清玄认为:往生净土的理想不能理解成“隔离人间”、“背弃人间”,人应该在人间修行,“红尘里就有菩提”。
“往生极乐”的思想倾向。
赞美博爱——博爱的精神、博爱的行为、博爱的人。
有妈妈的爱,像清晨的阳光,像清澈的河水,是我们心灵的永久的护岸。
——《心灵的护案》
但愿,但愿,但愿父亲的病早日康复。以前我在田里工作的时候,看我不会农事,他会跑过来拍我的肩说:“做农夫,要做第一流的农夫;想写文章,要写第一流的文章;要做人,要做第一等的人。”……然后父子两人相顾大笑,笑出了眼泪。
——《期待父亲的笑》
怀念父亲对自己特殊形式的关怀
称赞母爱之伟大
清欢
当一个人可以品位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觉比提鸟笼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
排比
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求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清欢”的境界是很高的,它不同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的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种尽情的欢乐。它也不同于杜甫的“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这样悲痛的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那种无奈的感叹。
赞美纯朴的生活
引用
小孩子纯真,没有偏见,没有知识,也不判断,他只有本然的样子,或者在小孩子清晰的眼中,我们会感觉那就像宇宙的某一株花、某一片叶子,他们的眼泪就是清晨叶片上的一滴露珠。”
——《姑婆叶随想》
赞美童心
比喻


“孩子就是我的禅师,他是为了教育和启发我而投生做我的孩子。”
林清玄文中的常见形象
从孩子身上发现了许多纯真而美好的品质
丰子恺随笔漫画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
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
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
失也。
童心说 【明】李贽
孩子气
(hé):通“何”,什么
(jù):急;突然。
用在句首,表将要发表、引出议论,不译。
认为
杜绝虚假
童心,实质上是真心,如果认为不该有童心,就是以为不该有真心。所谓童心,其实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本来应该具备的完整的人格。
童心说
“童心”就是赤子之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
(二)对现实弊端的反思。
林清玄写过:
祈望着众生都能在世间觉悟,都能在生活中的得到智慧,都能化烦恼为菩提”“能多一点点醒转,少一点点迷梦。
作为佛教徒的他满怀忧虑和悲切,却又带着宽容和期盼,带着“普度众生”的宏愿。
(三)对自然的感悟。
只看着菅芒花那样简单地生活着,我就充满了感动,生活里事实上充满了这样的感动,一片掉落的枯叶脉络,一颗被溪水冲圆的卵石纹理,一轮偶然从乌云中破出的孤月,一株被踩扁又挣扎站起来的小草,一片刚刚飘落拾起来还带着香气的花瓣……,但愿每天都有一些小小的感动,小小的悟,它们随着风飘进我的心窗……
——《凉菩提自序》
从自然中感悟出哲理,禅理,以禅的眼光去观察、表现自然。
化佛教思想为生命体验。
对佛教思想的诗意阐发。
可用素材
1.人生奋斗——人生没有什么能被保证。
2.挚爱亲情——父母之爱的赞美。
3.纯真天性——对童心的赞美。
4.社会现象——出现的弊端的担忧和反思。
5.人生哲理——对自然美景的感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