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9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9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9 19:5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7张PPT)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圈点与批注
你了解老北京的人力车夫吗?
1.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2.学习运用圈点与批注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主要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骆驼祥子》 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走近名著
写作背景
作品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那个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而又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虐,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而在城市中,军阀特务、资产阶级们严酷的剥削和压迫,迫使这些讨生活的底层劳动人民不得不走向灭亡。
主要内容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北京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小说艺术性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再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苦难一生。它深刻地揭露了民国时期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人民痛苦生活的图景。
思维导图
骆驼祥子
第一部分
(1-2章)
祥子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不久被大兵抓走,车也没了。
第二部分
(3-12章)
祥子逃出军营,将牵走的三匹骆驼卖掉,再一次拼命攒钱买车。后来,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部分
(13-24章)
祥子与虎妞结婚后买了邻居的车。后虎妞难产而死,为给虎妞办丧事,祥子卖了车,并一步步走向堕落。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从农村来到北京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
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祥子连人带车被乱兵劫走了,自己趁乱逃走,
但是车没了。
二起:卖骆驼剩下三十块钱,拼命拉车,省吃俭用
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祥子拼命工作,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一空。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
又有车了。
三落:虎妞难产而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
卖掉了车。
祥子的际遇
三起
三落
(1)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
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
(2)卖骆驼又攒了买车钱
被孙侦探抢了买车钱
(3)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
最后下葬虎妞卖了车
人物介绍
祥 子
性格特点:
(前期)纯朴善良 勤劳正直 自尊自强 吃苦耐劳 对未来充满希望
主要事件: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努力工作三年凑足了买车的钱;为多挣两块钱而走危险地带,连人带车被乱兵抓去充军;逃出兵营时牵走三匹骆驼,卖掉骆驼后打算再买一辆车;被孙侦探要挟,敲诈走所有积蓄,买车的希望再一次落空。
祥 子
(后期)自私懒惰 狡猾说谎 好占便宜 自暴自弃
主要事件: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卖车给虎妞办丧事;满怀希望去接小福子,却得知她的死讯,彻底颓废,变卖了所有自己不用的东西;拉车故意使坏、能偷懒就偷懒、借钱不还,为了一点赏钱出卖阮明。
虎妞
性格特点:大胆泼辣、粗俗凶悍、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充满市侩习气。
主要事情:与父亲共同经营人和车厂,管人、收账、喝酒、赌钱;引诱祥子后假装怀孕,欺骗祥子与自己结婚;为与祥子在一起,和父亲断绝关系,和祥子出去租房住;趁二强子急于用钱卖车时,为祥子低价买了车。
刘四爷
性格特点:自私贪婪、奸诈圆滑、残忍霸道、不顾亲情。
主要事情:因反对女儿虎妞和祥子的事,与虎妞吵得不可开交后断绝关系;恼怒女儿嫁给祥子,卖掉人和车厂,带着钱去各处见识;虎妞死后意外与祥子相遇,被祥子恶言恶语顶撞并赶下车。
曹先生
性格特点:为人和气、善良正直、关心同情底层劳动人民。
主要事情:祥子在曹宅拉包月时,对祥子很和善;因没有给学生阮明及格的分数而被阮明报复告发,逃到上海去避风头,后又回到北京;给来找他的祥子出主意,并同意收留祥子和小福子。
小福子
性格特点:善良、有爱心、不善表达、勤俭。
主要事情:被父亲卖给军官当小老婆后被抛弃,孑然一身回了娘家;为养活两个弟弟被迫走上卖身的道路;虎妞死后想跟祥子在一起,祥子说等混好了再回来找她;被父亲卖到窑子里,不堪屈辱,绝望自杀。
圈划批注
分析人物
挖掘
根源
理解
主题
阅读方法
圈点与批注法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其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读的方法。好的阅读方法能使我们的阅读事半功倍。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做到高效阅读呢?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有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传统有效的阅读方法——圈点批注法。
毛泽东读《南史》批注
圈点批注
圈点批注法是一种边阅读边勾画标记的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考查,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在历史上有多个批注版本,毛泽东每读一本书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多种符号,在空白的地方写上很多评语。可见圈点批注法确实是一种常用而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1.关于圈点批注法。
根据教材P80的“读书方法指导”可知,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运用圈点批注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符号。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
(2)圈点。阅读时圈点勾画出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3)批注。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4)反复阅读,圈点批注。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语句的理解,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
圈点批注
圈点
含义:阅读时用一套固定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进行圈点勾画。
内容: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注意:①要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
②要根据阅读目的圈点勾画。
圈点
圈点符号参考
圈点符号 符号意义
①②③…… 段落标号
?(问号) 质疑
●(圆点)或 (小圆圈) 关键词语
(直线) 关键语句
﹏﹏﹏﹏(波浪线) 佳妙句
圈点符号系统是个人在广泛的阅读中形成的,形成自己的符号系统后不要随意改动。
圈点批注
批注
含义:批注,“批”:评论、质疑、鉴赏。“注”:注释、解释或提示。
内容:词语理解、作品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或补充原文,或写心得体会等
注意:①要用最简洁的语言作出批注。
②批注要和圈点勾画相结合。
反复阅读: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 重点语句的理解 全篇内容的把握
圈点批注
位置:眉批、旁批、夹批、尾批
眉批:批在书头上。
旁批:批在字、词、句的旁边,书页的左侧或右侧。
夹批:批在字行的中间。
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批注的位置
赏析式:从关键词、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等方面进行赏析。
评价式:对书中的字词句段,从内容、写法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品评鉴赏。
感想式:就文章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或者想象。
质疑式:针对阅读内容提出疑问。
批注的类型
2.实例分析。
结合刚刚学习的圈点批注法,分析教材P80的批注示例。看看课本上运用了什么样的符号进行圈点,相对应地从哪个角度进行了批注。
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即使人们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佬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及至人们问到,“认识呀?”他就又像装傻,又像耍俏地那么一笑,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这是祥子的生意经(内容批注)
“嘴慢气盛”写祥子的性格,优劣分明(关键词点评)
祥子的相貌气质是他的保护色吗?(思考评价批注)
坐车人和拉车人,到底谁在揣摩对方上更胜一筹?(思考评价批注)
语言简洁,憨态可掬。(语言点评)
运用了加点和画横线两种圈点符号。批注的角度有:内容批注——这是祥子的生意经;关键词点评、人物神态性格的分析——“嘴慢气盛”写祥子的性格,优劣分明;语言点评——语言简洁,憨态可掬;思考评价批注——祥子的相貌气质是他的保护色吗?坐车人和拉车人,到底谁在揣摩对方上更胜一筹?
学以致用 批注练习
1.祥子,在与骆驼这个外号发生关系以前,是个年轻力壮的洋车夫。
批注:小说开门见山,一开始就点明主人公祥子,以及祥子的身份。
2.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就是在地狱里,仿佛也能做个好鬼。
批注:这是祥子美好心灵最形象的说明。“地狱”和“好鬼”贴切地说明当时祥子生活环境的特征,以及祥子的社会角色。
3.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毛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
批注:简洁而又传神的白描式肖像描写,干净简练又富有情趣,紧扣其个性特征,彰显了年轻的祥子憨厚壮实、乐观而又富有朝气与活力。
任选一个句子试着做批注
4.他的腿很长,所以跨出去的每一步都很大……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
立马就能站住。
批注:精细而又简洁地描写了祥子的跑法;步子大,腰坚稳,说站住立马就能站住。这些都说明了祥子经过两三个星期的练习之后已经成长为一个专业的车夫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祥子既聪明又刻苦的品格。
5.外面的谣言他不大往心里去……也和别人一样急忙收了车。
批注:山雨欲来风满楼。作者在看似描写祥子专心致志地拉车,两耳不闻窗外事,却不露痕迹地介绍了动荡不定的时事。貌似闲笔,实则大巧,颇具匠心,暗示并推动情节发展。
6.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希望多半落空,祥子也不例外。
批注:前几句写出了祥子的希望与开心,最后一句是过渡句,为下文祥子遭遇挫折,希望落空埋下伏笔。
7.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批注:新车竟然给祥子带来新生,他对生活的要求就是这样简单,他就是这样易于满足,可见其原来的生活是多么窘困。
自主探究实践
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下面专题,也可以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另外选择专题,进行探究。
探究专题
专题一:给祥子写小传
专题二:探寻悲剧原因
专题三:品析“京味儿”
【专题探究】
专题一:给祥子写小传
本书以主人公祥子的奋斗和毁灭作为线索,可以说是祥子一生的记录。请根据作品的内容,写一篇祥子的小传,完整地勾勒出祥子的经历。写完后注意对照作品进一步修改,力求做到准确无误。
示例:
祥子是一个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的青年劳动者,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拉洋车,他年轻力壮,有着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善良淳朴、积极上进、任劳任怨、坚强隐忍,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为此,他经历了三起三落:第一次买车,整整的三年,他省吃
小传(传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籍贯、身份、职业、性格特点、主要经历、事迹
俭用凑足了一百块钱,终于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结果连人带车都被乱兵带走,后来他趁乱逃出军营,顺手牵走了三匹骆驼,转手卖了三十五块钱,并因讲出这件事得到“骆驼祥子”的外号;第二次,祥子为能再买一辆新车,他将卖骆驼剩余的三十块钱放在刘四爷手中,拼命工作,结果车还没买,所有积蓄被孙侦探敲诈一空;第
三次,祥子被虎妞诱骗,他选择妥协,与虎妞结婚,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没过多久,虎妞难产而死,祥子不得不卖掉车为虎妞置办丧事……再后来,祥子听到他心爱的小福子上吊死了,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就这样,经历一连串无情打击的祥子对生活感到绝望,曾经勤劳朴实的车夫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专题二:探寻悲剧原因
读完全书,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无疑会给你强烈的震撼。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气勃勃的人?悲剧的原因何在?带着思考精读一些章节,并查找资料,写下你的探究结果,然后和同学就此做一次深入的讨论。
示例:
1.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这个简单的梦想却是奢望。祥子历尽艰辛,三起三落,最终沉沦。因为横在他面前的是军阀的乱兵、政府的侦探、自私贪婪的车行老板,身处这样一个黑暗、病态的社会,他不可能凭
一个人的力量与之抗衡,只能成为这个病态社会的牺牲品。因此,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旧社会。
2.受到周围各色人等的影响。虎妞是祥子的妻子,她使用各种手段促成自己与祥子的婚姻,得到的却是一份畸形的爱情,随着她难产而死,祥子失去所有,她将祥子一步步拽入堕落的深渊;小福子是祥子真正所爱的人,但是祥子被迫放弃小福子,后来小福子不堪受辱,
自缢而死,祥子的精神彻底崩溃,思想发生巨大变化,沦为“城市垃圾”;还有以刘四爷为代表的典型的旧社会剥削阶级和以孙侦探为代表的捣毁像祥子这样的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命意志的旧社会黑暗势力……这些人都是造成祥子悲剧的重要诱因。
3.祥子自身性格的局限。一方面祥子有着普通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他精神软弱、胆小怕事,也有着保守的思想意识。当祥子知道被虎妞诱骗后,他选择妥协,继续维持与虎妞的婚姻,这表现了他精神的软弱;当面对孙侦探的敲诈时,祥子无可奈何地拿出自己万分珍惜的积蓄可以看出他胆小怕事;当高妈教祥子将手里的钱放出去收利时,他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也稳当,这体现了他保守的思想意识。
明确方向方法
我们从课本中的“精彩选篇”出发,继续运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进行专题探讨,深入阅读。
探究专题:话说“洋车夫”
探究方向:书中除了祥子外,还写了形形色色的洋车夫,留下了关于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的珍贵历史记录。请根据书中内容进行梳理,从职业特点、人员构成、生活状况等方面介绍洋车夫这个行当的情况。
探究方法:圈点批注法
1.圈画标记。
熟读《骆驼祥子》之后,在书中圈画标记出写其他洋车夫的重点章节或段落。
书中哪些章节部分写到了其他的洋车夫?
写到其他洋车夫的主要有第一章的开头部分对北平洋车夫的介绍、第十章茶馆偶遇老马祖孙、第十三章刘四爷过寿时、第十四章和虎妞结婚时、第二十一章祥子从夏家出来得病之后、第二十三章祥子再遇到老马。
书中除了祥子,还主要写了哪些洋车夫?
除祥子外,主要写了二强子、老马、小马以及人和车厂的车夫们。
2.梳理概括。
梳理小说中描写其他洋车夫的章节内容,小组讨论、概括。
作者根据年龄、环境与知识的差异,将北平洋车夫的人员构成大致分了几类?
第一类: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
第二类: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
第三类: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挣的钱少,可是无须快跑。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一行儿,因为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那四十岁以上的,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
第四类: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以前没做过车夫,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时被迫无奈做车夫,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拉最破的车,生意艰难,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
第五类:专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不屑于三五个铜子的穷凑。
第六类:东交民巷的车夫,会说外国话,专拉洋人,跑法很特别,不穿号坎,而一律是长袖小白褂,特别体面。
小结:洋车夫的代表人物祥子基本属于第一类人员,老马和小马属于第三类人员,二强子属于第四类人员。
这些洋车夫的职业特点和生活状况是什么?
职业特点:这些洋车夫大多数是租赁车行的车,拉散座,如果拉得好能拉上包月,而能买一辆自己的车则是祥子之类的车夫的梦想。
生活状况:洋车夫们属于社会底层,生活一般都比较困窘,有时连温饱都成问题,不知哪天就瘫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像尘埃一样消失在这世界上。
小结:通过探究“话说‘洋车夫’”这一专题,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的情况,也可以从中看出洋车夫们或者说当时所有底层劳动者的共同命运——勤劳奋斗一生却连基本的生存都很难维持。揭露了当时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现实。
专题三:话说“洋车夫”
示例: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也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的
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夜间,当然比白天需要更多的留神与本事;钱自然也多挣一些。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他们只能早早地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有时他们到瓜市,果市,菜市,去拉货物。此外,因环境与知识的特异,又使一部分车夫另
成派别。生于西苑海甸的自然以走西山,燕京,清华,比较方便;同样,在安定门外的走清河,北苑;在永定门外的走南苑……这是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可是他们还不如东交民巷的车夫的气儿长。气长也还算小事,一般车夫万不能争这项生意,大半还是因为这些吃洋饭的有点与众不同的知识,他们会说外国话。
专题四:品析“京味儿”
作品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等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阅读中你一定感受到了其中散发着的浓浓“京味儿”吧。请选择一个角度,摘抄一些片段,说说其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差事得搁下,敢!打听明白他们放饷的日子,堵窝掏;不还钱,新新!将一比十,放给谁,咱都得有个老底;好,放出去,海里摸锅,那还行吗?你听我的,准保没错!”
品析“京味儿”
品析:这是高妈教祥子将手里的钱放出去收利的一段话,语言干脆利落、生动鲜明,是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北京方言中的四字语“秃尾巴鹰”“海里摸锅”以及“一个子”“搁下”“新新”等都散发着浓浓的“京味儿”,从侧面反映出作者老舍对北京语言的熟悉。
专题探究四
艺术特色
《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有以下几点:一是以写人为中心,围绕人物命运展开故事情节;二是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三是大量运用细致动人的心理描写;四是运用了独具特色的“京味儿”语言。
完成专题探究后,写一篇读书报告,并在班里举行读书交流会,共同分享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
读书报告
一、书名:《骆驼祥子》
二、作者:老舍
三、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
四、主要人物:祥子、虎妞、小福子、刘四爷、曹先生、高妈、孙侦探、二强子、老马和小马儿等。
五、主要内容:从农村到北京谋生的样子选择做一个人力车夫,凭自己的力气挣口饭吃。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他梦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为此,他经历了三起三落,最后,祥子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自甘堕落为“城市垃圾”。
六、读后感:
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老舍笔下的祥子诠释了这句话,祥子虽然只是北京城里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但他那充满热情的心中却装着一个“伟大”的梦想,他为这个梦想奋斗不止。
祥子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拉车,只因他怀揣着一个梦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为了这个梦想,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祥子从一个上进好强的青年劳动者逐渐沦为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对于祥子的悲剧命运,我们为之叹惋,但是祥子对自己梦想的执着追求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伏尔泰说:“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每人的心中都怀揣着自己的理想,但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理想的人却寥寥无几,实现理想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常常充满了坎坷与艰险,只有那些对自己的理想永不放弃的人才能够笑到最后,即实现自己的理想,到达成功的彼岸。
《骆驼祥子》——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一个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骆驼祥子》——一个上世纪三十年代社会现实的写照
《骆驼祥子》——一部京味儿语言的宝库
《骆驼祥子》——老舍先生的巅峰之作
走近名著
总结存储
老舍不愧为语言大师。他用明畅朴素的叙述笔调,机智生动的“京味儿”语言,简洁有力地描绘出富有北京特色的生活画面,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作者真实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抒发了对现实强烈的不满,也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这是作者的悲悯,也是文学的悲悯。
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他用一种明畅朴素的叙述笔调,机智生动的北京口语,简洁有力地写出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写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凝练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功。
——王瑶
语言
人物
走近名著
小说惊心动魄地写出了,恶魔般的社会环境怎样残酷地、一点一点地剥掉祥子的农民美德,将他的性格扭曲变形,直到把“树”一样执拗的祥子连根拔起,抛到城市流氓无产者的行列中。更足以显示作者现实主义艺术的深刻性的是,作者不只从社会环境,而且从这些人物自身发掘他们悲剧的原因,写出生活给予这些人物的限制。
——赵园
情节
主题
走近名著
洋车夫、老妈子、便衣警探、车厂老板、妓女、摆小摊的,……在老舍的笔下,他们都有了生命,有了灵魂,并且活色生香!俗语云:“点铁成金”,有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唯有《骆驼祥子》才当得起。
——司马长风
走近名著
中考真题
1.(2019·广西河池)名著阅读。
他(祥子)扯开大步,去找A_____。心中已看见了那个杂院,那间小屋,与他心爱的人;只差着一对翅膀把他一下送到那里。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此刻的急切又超过了去见曹先生的时候,曹先生与他的关系是朋友,主仆,彼此以好换好。
(1)该选段出自______(填作者)的小说《骆驼祥子》,在祥子心中可依靠的人,一个是A______(填人名),另一个是把他当作朋友的曹先生。
(2)后文中曹先生被学生阮明出卖,全家被迫离开北平,阮明出卖曹先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舍
小福子
曹先生没有答应,他被退学,就想把曹先生也拉下马,
他整天忙于
社会活动,功课不及格,却要求曹先生让他及格,
马,便到党部诬告曹先生是“乱党”
2.(2019·吉林)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的走。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便和驴马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上,永不起来。
连祥子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
(选自老舍《骆驼祥子》,人民教育出版社)
(1)语段体现了当时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写道“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 联系全书,简要回答祥子如此拼命拉车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风,天气炎热。
他想买一辆车,通过勤奋劳动过上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3.(2019·湖南岳阳)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段后的问题。
①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②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③在他赁人家的车的
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④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⑤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1)文段中的“他”是______,是老舍塑造的一个典型文学人物。
(2)根据示例对①至③句,从内容、语言两方面各写一个批注,表达你的心得体会。
下面是就④⑤句写的两个批注示例。
内容:他想要一辆车的心情多么迫切。
语言:把车比作自己的手脚,生动地表达了他认为拥有车就拥有了自由与独立的想法。
祥子
请你就①至③句写两个批注。
内容:他为拥有这辆车付出太多。
语言:铺陈他为拥有这辆车所付出的时间、汗水之多,陀螺的比喻,具体、生动地展示了祥子的艰辛。
自主阅读推荐《红岩》
罗广斌,1924—1967,重庆忠县人,194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国民政府逮捕,关押于重庆渣滓洞,后越狱脱险。
杨益言,1925—2017,四川武胜人,早年参加革命工作,后被国民政府逮捕,囚禁于重庆渣滓洞,1949年成功越狱。
走近作者
主要内容
《红岩》讲述了1948年国民党的统治下,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他们以《挺进报》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组织罢工、罢课,揭露黑暗,支持解放战争;保卫城市,粉粹反动派炸毁城市的图谋;等等。其中,集
中笔墨描绘了被捕的地下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开展争取自由、反对压迫的革命斗争,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英勇斗争的共产党人形象,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
红岩
思维导图
狱外斗争
狱内斗争
双线交叉
学生、工人运动
华蓥山根据地
渣滓洞集中营
白公馆集中营
狱外斗争
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与国民党特务的斗争不是战场上的冲锋陷阵,而是隐藏在日常生活后面的、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毅力与智慧的较量;反动派疯狂镇压,地下斗争残酷,但仍浇不灭共产党人的信念和热情。
狱内斗争
表现出了特定历史时期共产党人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一方面当生命被摧残、被毁灭时从容不迫,另一方面面对凶残的敌人他们永远是精神的强者。
人物介绍
许云峰:谨慎、沉着、敏锐、镇定、果断、胆
识过人、刚正不阿。
江姐:冷静、勇敢、坚贞不屈。
成岗:刚直、意志顽强、谨慎小心。
刘思扬:忍辱负重、信念坚定、机智勇敢。
艺术特色
《红岩》没有采取围绕一个中心人物贯彻始终的手法,而是围绕着狱内、狱外复杂的斗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故事结构宏伟而严谨,错综复杂而有条不紊。此外,注重心理活动的描写和环境氛围的渲染也是《红岩》的一个鲜明的艺术特色。
《创业史》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人。当代著名小说家。
代表作品:《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等。
走近作者
《创业史》讲述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告别老一辈单打独斗、创立家业的狭隘思维,坚持互帮互助,为建设农村合作社事业而奋斗的故事。小说展示了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历史风貌
主要内容
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其思想主题——如何将分散的、孤立的个人组织为集体,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获得作为生活主人的尊严——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创业史
(第一部)
题叙
上卷
(1-17章)
梁三的创业历程及梁家父子之间的矛盾
思维导图
下卷
(8-30章)
结局
梁生宝买稻种、“活跃借贷”失败、互助组进山
自发势力破坏互动组、互动组分裂、白占魁入组
互动组获得大丰收,集体创业获得认可
人物介绍
梁生宝:忠厚善良、淳朴勤恳、任劳任怨、拥有
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梁三老汉:自私、思想落后、狭隘、保守,同时
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的
品质。
郭振山:自私自利、装腔作势、自高自大,但
也有善良的一面。
姚士杰:外善内奸、贪婪狡黠、心狠手辣、精
明谨慎。
徐改霞:坚强独立、追求自我。
艺术特色
《创业史》将宏大的结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的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相结合,深刻而生动地绘制了20世纪50年代前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同时,对比手法的运用,很好地突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增强了人物的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