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鸦 片 战 争课时作业
选择题
1.1800年前后,铜钱一千文,可换白银一两;到了1838年前后,则需要铜钱一千五六百文,才能换白银一两。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清朝对外贸易的繁荣
C.鸦片走私使白银外流
D.战争失败后支付了巨额赔款
2.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担当的民族。下表空白处与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 )
民族英雄 戚继光 郑成功 林则徐
历史事件 抗击倭寇 收复台湾
A.抗击沙俄 B.禁烟运动 C.出使西域 D.东渡日本
3.下图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对这幅浮雕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浮雕反映的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浮雕反映的事件宣告清政府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
C.浮雕反映的事件是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D.浮雕反映的事件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1840年6月,英国军舰16艘,武装轮船4艘,运输船28艘,海陆军共计4 000余人,到达广东海面。自此( )
A.鸦片战争开始
B.鸦片战争达到高潮
C.鸦片战争结束
D.清政府被迫求和
5.鸦片战争中,英军在1841—1842年的入侵路线是( )
A.珠江口→厦门→定海→天津
B.珠江口→厦门→定海→南京下关江面
C.珠江口→福州→定海→天津
D.珠江口→福州→镇江→南京下关江面
6.对于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原因的探究,几位同学作了如下阐述,正确的是( )
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②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③清朝落后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④清朝武器落后,军备废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的是( )
A.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
B.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C.中国赔款2 100万银元
D.英国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8.《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此项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 )
A.司法主权 B.领土主权
C.关税主权 D.独立主权
9.19世纪50年代,一名英国人在通商口岸伤人,只能依据英国法律制裁这名犯人,清政府的律法不能处置他。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10.“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表明鸦片战争( )
A.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B.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C.使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D.使闭关锁国政策被终止
11.“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B.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C.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2.“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该材料( )
A.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C.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 D.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13.“清朝也给予英国和美国‘治外法权’,意指这些国家的国民即使在中国涉嫌犯罪,也只会由这些国家的法律及法院审判。”清政府给予英、美等国的这一特权侵犯了中国的( )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14.“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12.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
A.棉纺织品 B.机器
C.鸦片 D.枪炮
16.“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
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 )
A.力主禁烟 B.缉拿烟贩
C.收缴鸦片 D.虎门销烟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禁烟运动)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发表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英国“要狠狠地教训”清政府的根本原因是禁烟运动吗?为什么?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请你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通商口岸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放通商口岸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1842年9月,清朝政府官员董宗远上书道光皇帝,认为《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董宗远认为“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的依据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有何感想?
18、材料一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烧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材料二 林则徐给道光帝上书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材料一、二揭示了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材料三 1839年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材料四 一八四二八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割让香港岛给英,赔款二千一百万。广州、厦门和福州,宁波、上海五口岸。英商货物税协商,一八四三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2)材料四中的“运动”“战争”指的是哪两个事件?有人说,没有这场“运动”就不会有这场“战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材料五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从鸦片战争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答案
1-5CBDAB 6-10ABCBC 11-16BACBCD
17、(1)不是。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迫使中国开放更多的港口,实质上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A:广州;B:厦门;C:福州;D:宁波;E:上海。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通商口岸成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3)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有理即可)
18、(1)鸦片的输入使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加重人民的负担;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削弱;腐蚀统治机构;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总之,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运动:虎门销烟。战争:鸦片战争。不同意。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3)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勿忘国耻,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