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美国著名作家巴金笔下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主要细致地描绘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气晴朗时和有黑云时不同景象,勾画了一幅海上日出的壮观画卷,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以及对美好、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强的独立识字和阅读能力。在阅读方面,能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比较难领悟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指导法,以读促思。同时,学生可能没有真正地观察过日出,缺乏对日出的感性认识,对课文的细致描写比较难有感同身受的体会。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多收集视频、图片、资料等来辅助教学,从而学生感受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美好的向往之情,陶冶学生欣赏美的情操。。
教学目标
1.会认“扩、荷、刹、镶”等5个生字,会写“范、怒、镶”等9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分辨”的意思,积累词语“夺目、分辨”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3.学习按照事物的描写顺序展开想象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感受海上日出壮观景象。
教学难点
学习按照事物的描写顺序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法、朗读指导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海上日出的图片学生欣赏观看。
2.谈话: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日出吗?日出时候的景象是怎样的呢?请同学小组交流后说一说。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日出的课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海上日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句子,生字词标注出来多读几遍。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分别写了海上日出的什么景象 日出时的景象是怎样的?
(二)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
扩(kuò ) 荷(hè) 镶(xi ng) 刹(chà)
指明读——教师正音——学生齐读
2.理解重点字词
3.一刹(chà)那 :一瞬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带入文中句子中理解:“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分组读,教师指导读出刹那、快速的感觉)
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吗?
“一霎那、顷刻间、转瞬即逝”
镶 (xiang):嵌入,把物体的一边嵌入另一物体的周边。
带入文中句子理解:”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时的画面)
3.探讨:课文哪一部分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分别写了海上日出的什么景象
小组交流讨论后汇报
3—5自然段,分别写了天气晴朗时和有黑云时的不同日出景象。
明确;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描写的
4.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点明“我”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及海上日出前的景象。
第二部分:(3-5自然段)分别写天气晴朗时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
第三部分:(第6段)写作者观看日出的感受。
三、细读课文,领悟情感
学习第1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讨论:第一段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学生: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及环境。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天还没亮、船上、非常清净”
师:观察地真仔细!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常常”一词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作者不是第一次看日出,
师:对!不是第一次看,而是经常看,常常看。说明作者怎样的情感呀?
生:对海上日出、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学习第3段
重点句子:”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霄,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非常可爱。”
小组讨论探究
思考:划线的句子用得好不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明确:“冲破、跳出”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日出写得非常生动可爱,从中也看出了作者非常细致的观察,对日出的赞美和喜爱。
四、小结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你都收获了什么呢?噢,你们知道了作者观察日出的时间地点及环境,以及初步了解了海上日出时的景象,下一节课我们再进一步观察吧!
五、作业布置
1.多读几遍课文和生字词。
2.抄写你喜欢的词语,句子。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家人的陪同下看一看日出。
六、板书设计
日出前(1-2段):时间、地点、环境
海上日出 日出时(3-5段):壮观、美丽
日出后(第6段):赞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