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高一—人美版—美术—第五单元 淳朴之情—民间美术
主题一 文化与习俗 — 从泥土中诞生的“美”
画中人物身体卷成一团,
衣着华丽,头上梳着两个发髻,脖子上佩戴着长命锁,手棒一卷轴,脚穿孩子气的鞋子。像似一个活泼天真,憨态可掬女童形象。
其意思是指生活中人与人交往态度讲求和气、和蔼、和善,可以招财纳祥。上升到国家社会就是和睦相处、和平共处,才能合作共赢。
这个奇特造型的人物形象
到底表达什么含义?
这幅《和合致祥 一团和气》是我国苏州桃花坞最具代表性的一幅传统民间年画,其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呈圆型,寓意“圆满、圆润和谐”。
《和合致祥 一团和气》
但仔细一看人物的样貌表情,鱼尾纹、大眼袋,弯眉笑眼,又似一个老妇人的形象,给人一种喜气祥和之感。
主题一 文化与习俗
— 从泥土中诞生的“美”
一.什么是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和文人美术,由劳动人民群众为满足生活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美观实用且流传广泛的美术作品。
民间美术的创作者主体是乡村的普通劳动者,以农村妇女居多。
民间美术可以说也是母亲的艺术。
虎头鞋
鱼形耳枕
绣花鞋垫
二、民间美术的分类
民间美术品种极多,根据其用途的不同,民间美术一般可分为六大类:
1.祭祀类 2.起居类 3.穿戴类 4.器用类 5.装饰类 6.游艺类
皮影
(游艺类)
广彩
(器用类)
灰塑
(起居类)
(穿戴类)
虎头帽
窗花剪纸
(装饰类)
(祭祀类)
神像面具
三.为什么民间美术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
民间美术源自于是乡村普通劳动者的创造,由此可见,农村生活、农业文明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产生土壤。所以民间美术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
福寿临门(门笺剪纸)陕西安塞
猪、狗、马、羊、鸡、牛
寿字
白头鸟
鱼
如意头
六畜兴旺
四、民间美术对传统民俗的传承有何作用
佩带香囊
(端午节)
张贴的门神
(春节)
放风筝
(清明节)
挂灯笼
(中秋节)
请说说以下民俗里的民间美术活动与哪些中国传统节日相关联?
民间美术的产生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那么来源于农业社会的传统民俗与民间美术的联系更是紧密,这其中尤其以中国传统的节日民俗与民间美术的关系最为密切。
(也称放殃)
学校在中秋节举办
汉风古韵,诗意中秋游园活动视频
四、民间美术对传统民俗的传承有何作用
民间美术已成为中国传统民俗的重要承载者
学校在中秋节举办
汉风古韵,诗意中秋
学生游园活动
穿汉服
猜灯迷
诗画接龙
巧手剪纸
投壶比赛
五、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及其主题内涵源于哪里
民间美术的造型及其内涵与传统美术有很大的不同,这其中有很多的形象还带有原始神秘的气息,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经验有些距离,我们也不容易看懂。那么民间美术的这种独特的造型意识与内涵到底源自哪里呢?
仰韶文化鸟衔鱼彩陶缸
汉墓鸟衔鱼画像石
汉代鸟衔鱼旋转纹陶盘
汉代鸟衔鱼陶盆
商代殷墟出土鸟衔鱼纹
大家可以结合对远古社会的想象,猜猜古人创作这一纹饰想表达什么含义?
鸟衔鱼纹
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及内涵与原始宗教图腾信仰密切关联
鱼纹和鸟纹源自于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
并从远古图腾中衍生出来吉祥美好的寓意,绵延至今
鱼鸟相斗
鱼鸟相融
双鱼纹(原始纺轮)
双鱼纹(剪纸)
龙凤纹 (传统吉祥纹样)
蛇盘兔(陕西安塞)
蛇面花(山西石楼)
距今4000多年陶寺文化盘蛇纹彩陶盆(山西襄汾)
五毒肚兜
汉代的“五毒”画像砖
蛇盘兔纹
双鱼纹
龙凤纹
这些图形纹饰都源自于远古的祥瑞崇拜和原始的宗教信仰。
其内涵象征美满幸福、生命永恒、趋吉避凶等的吉祥寓意,一直绵延至今。
双鱼纹(原始纺轮)
双鱼纹(剪纸)
龙凤纹 (传统吉祥纹样)
蛇盘兔(陕西安塞)
蛇面花(山西石楼)
距今4000多年陶寺文化盘蛇纹彩陶盆(山西襄汾)
从这些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我们可以看出,寓意性和象征性是民间美术重要的艺术特征。
五毒肚兜
汉代的“五毒”画像砖
蛇盘兔纹
双鱼纹
龙凤纹
这些图形纹饰都源自于远古的祥瑞崇拜和原始的宗教信仰。
其内涵象征美满幸福、生命永恒、趋吉避凶等的吉祥寓意,一直绵延至今。
文化与习俗 — 从泥土中诞生的“美”
情境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在各种饱含着声光电刺激的多媒体工具的影响下,很多淳朴的民间美术形式已经很难在大都市寻觅,甚至也只有在少部分的农村地区才有保留,因此,有些人认为民间美术太“土”了,是一种落后的“文化”行为。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观点。对于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解析:民间美术发端于农业文明,托体于农村社会。实际上民间美术的乡土气息(“土气”),源自于这个数千年生生不息、不断繁衍的乡土文化环境。民间美术作品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乡村的文化生态与精神意境,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由此可见,民间美术并不是一种落后的“文化”行为。
拓展与探究
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面对民间美术在当下生活中所面临的现状,如何更好地传承与保护民间
美术,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这也是学习这节课之后所要积极思考和创想的问题。
拓展与探究: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在各种饱含着声光电刺激的多媒体工具的影响下,这些淳朴的民间美术形式已经很难在大都市寻觅,甚至也只有在少部分的农村地区才有保留,因此,有些人认为这些民间美术太“土”了,是一种落后的“文化”行为。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观点。对于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解析:最好的传承就是创新!通过创新,将传统的民间美术融入于我们的现代城市生活,这也是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有效途径。相信未来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深深扎根于农村土壤的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以及相关的传统民俗活动也必将在这一进程中焕发出新的魅力与光彩。
文化与习俗 — 从泥土中诞生的“美”